1935年2名红军首长神秘失踪引猜测,53年后,高僧主动揭秘2人去向
原标题:1935年2名红军首长神秘失踪引猜测,53年后,高僧主动揭秘2人去向
1935年2名红军首长神秘失踪引猜测,53年后,高僧主动揭秘2人去向
1934年8月,杨道明一路上骑着马,在两名警卫的护送下,从江西瑞金赶到了福建宁化县城。
当时,城里比较破烂,有一条河流从中间穿过,而那仅有的一座拱桥,就是宁化城关的主要交通要道。
过了桥,去往中沙的大路旁边的一座大民房,就是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也是杨道明前来赴任的地点。
随后,杨道明立即向闽赣省负责人邵式平报到,并正式接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职务。
此时,邵式平根据中央的指示,已任命宋清泉为省军区司令员,赖昌祚接任了闽赣省委书记职务。
不久后,邵式平就离开宁化,前往瑞金担任中央书记工作。
杨道明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开始布置“查田运动”的归属工作,同时动员群众回乡秋收、加强苏区警戒,防止敌特骚扰等工作。
深陷重围
1934年5月,为了加强对闽赣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党中央决定调杨道明前往闽赣省担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杨道明当时仅25岁,接到调任通知后,左右为难,觉得自己斗争经历不长,还需要继续锻炼,同时,他担心无法胜任这个重任。
于是,他向中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请求组织慎重考虑,让革命经验更丰富的同志担任“省苏主席”职务。
为此,毛主席亲自找到杨道明,告诉他“反围剿”斗争是长期的,同时也是艰苦的。中央正是看到他在前几次“反围剿”战斗中,保障后勤工作的出色表现,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同时,毛主席还鼓励他,年轻人不要有那么多思想负担,要相信中央的领导,咱们以后一定会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张闻天得知此事,也找了杨道明谈了几次,勉励他不要害怕,大胆去工作,在斗争中锻炼提高,在具体实践中获取工作经验。
中央领导对自己如此信任,杨道明也觉得不能辜负组织的培养,于是就服从了决定。
却不料,仅仅三个月之后,杨道明所在的闽赣省根据地,就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1934年11月,国民党派遣第50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大约9000余人的部队,开始疯狂对闽赣省苏区实行“大围剿”。
此时,宁化负责留守的红军部队只有两个团,无论是人员数量、武器装备等方面,都无法与敌人抗衡。
很快,敌人就开始攻打清流县城,一个月后即宣告失守。
省委经研究决定,由杨道明率领省级机关及军区伤病员开始从宁化撤退,同时调集各方面武装力量同敌人展开决战。
然而,部队从宁化撤出以后,只在顺昌附近打了一个消灭十几个敌人的小胜仗,此后就一直都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人员损失极大。
更加糟糕的是,闽赣省领导班子还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祜、参谋长徐江汉等领导人串通一气,逐渐掌握了省领导机关和武装部队的实际权力。
他们自以为是,根本不听中央“坚持在苏区,或者靠拢邻近苏区打游击战”的指示,并且开始刻意排挤和摆脱省委、省苏等主要领导,竟然将部队转入敌人力量较强的闽中、闽南地区,结果连吃败仗。
紫山突围
1935年1月,钟循仁奉命前来接任闽赣省委书记,经过两个月的艰苦战斗,才好不容易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追击,部队最后撤到了德化、仙游、永泰三县交界的紫山。
谁料,敌人并不愿善罢甘休,当红军刚到达半山腰,却听见山下枪声大作,永泰县国民党保安团率先闻风而来,开始在山下集结。
他们并没有急于搜山,估计是在等待德化、仙游的国民党保安团追上来汇合,然后把整个紫山全部包围起来。
终于,宋清泉、彭祜等人被如此险恶的斗争环境吓破了胆,对革命前景感到悲观失望、信心逐渐动摇,并开始暗中策划叛变投敌。
一天早上,永泰县保安团一个便衣特务悄悄爬上山来,与宋清泉、彭祜等人密谈了一整夜,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宋清泉还派人与便衣特务一起下山,估计是去商量投降事宜。
恰巧,杨道明早起到外面解手,发现了这个紧急情况。于是,他立即跑到彭祜的宿营地去质问。
“你们现在打算怎么搞,是不是派人现在去联系投降了?!”杨道明非常生气,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没,没有。”彭祜有些心虚,连忙否认。
杨道明早料到他会这么说,马上追问:“我刚刚看到杨良生陪着一个陌生人下山去了,那是怎么回事呢?”
彭祜知道瞒不住了,只好低着头敷衍:“只是去应付一下······”
“怎么应付呢?这么大的事情,现在连省委、省苏都不让知道,你们恐怕是早就谋划好了吧?”
彭祜无言以对,涨红着脸站在原地,半天接不上话来。
见对方默认了,杨道明心急如焚找到了省委书记钟循仁,立即向他报告了这个情况。两人商议后,决定率领部队继续向山顶转移。
期间,部队一边行军,一边开会,钟循仁组织了两次高层会议,对宋清泉、彭祜等人的悲观情绪进行了纠正。
同时,大家都认为他们犯了动摇革命的错误,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不过,宋清泉、彭祜等人在会议上一言不发,根本不理睬,由于他们的抵触和沉默,导致这两次会议都不欢而散。
下午,一个国民党军官模样的人,带着两个士兵抬着一头大肥猪,再次悄悄走上山来劝降。
侦查员战士发现了这件事情,马上报告了杨道明和钟循仁,可惜他们并没有直接指挥部队的权力,只能采取保守的措施。
到了晚上,为了以防万一,他们所带领的闽赣省委工作团队,最后安排在远离部队驻地宿营。
5月8日清晨,杨道明起床后,发现整个山沟里静悄悄的,跑到部队的宿营地一看,出大事了!发现宋清泉、彭祜等人早已将六百余人的部队都带走投敌去了。
因为问题严重,杨道明赶紧把情况报告了钟循仁,经清点人数,加上省委机关人员和一些掉队的战士,总共只剩下43人。
不久后,只听见山上一阵阵喧闹,一大批国民党保安团早已急不可耐,迅速包抄了上来。
杨道明、钟循仁只能立刻组织人员战斗,但是省委机关干部都是文职人员,并没有战斗经验,根本挡不住敌人的进攻。
经过激烈的战斗后,大家且战且退,最后还是被国民党保安团打死20余人,有10余人被当场抓捕。
杨道明、钟循仁、陈长青等9名同志因为隐藏在大森林深处,侥幸没有被敌人发现,得以幸存下来。
此时,紫山上早已被敌人围得水泄不通,还源源不断向紫山派出支援部队,为了突围下山,钟循仁决定派人去永泰县方向侦查。
侦察员回来报告,那里依然驻扎着保安团几百人,白天突围目标太大,如果晚上趁星光突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夜幕降临了,杨道明等9位同志开始从永泰县方向摸黑前行。天亮后,才走进了玉湖附近的一座大山里。
白天容易被发现,大家只能暂时隐蔽下来休息,等到晚上再进行突围。
此时,大家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感到又累又饿,根本没有力气继续突围,只好派一名侦察员摸到山下,弄点食物回来充饥。
下山后,侦察员运气不错,好说歹说,才在一户老百姓家里买回了几十个地瓜,并拿出一点钱,恳求这位农户替他们带路。
夜晚,老乡顺利带着众人绕过敌人的封锁线,并将大家抵达了玉湖渡口,准备坐船前往嵩口。
为了防止暴露目标,大家商议后,决定分成两批人过渡,却没想到,第二批坐船过渡时,被设在河边碉堡里的敌人察觉,随后就遭到开枪射击。
不过,第二批同志最后还是有惊无险过了河,但有两位同志腿部不幸负伤,无法继续前行。
众人商量后,只能委托当地的老乡将两人扶到山上躲藏,待身体养好伤后,再联络部队。
最终,钟循仁、杨道明等剩余7位同志总算突围成功,跑到玉湖与嵩口之间一座大山藏了几天,见没有敌人追击,才放心出现在村子里。
此时,面对部队被打散,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已经连基本的生活状况都出现了困难,于是,众人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商量。
鉴于种种不利原因,陈长青等5位同志提出要回赣东北,继续去组织和发动群众闹革命。
图/钟循仁
对此,钟循仁、杨道明均表示支持他们的决定,并鼓励他们以后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他俩都是江西兴国的“名人”,早年闹革命的时候,早已“家破人亡”,如今国民党到处悬赏抓捕,却是万万回不去的。
无奈,两人只好与五位同志互相拥抱,一一惜别,含泪分手,从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钟循仁、杨道明两位首长,自此后彻底与组织上断了联系,外界什么传闻都有,但是具体情况无人知晓。
一封意外信件
图/杨道明
1949年6月,陈毅曾经遇到方志纯,就与他认真讨论了当年闽赣根据地失败的教训。
方志纯是1935年“紫山事件”的被捕人员之一,当时的职务是省委常委兼军区组织部长,所以比较了解具体的过程。
入狱后,通过我地下工作人员积极营救,最后成功脱险,后来继续前往延安参加革命。
全国解放后,方志纯曾担任中共华东局委员、江西省省长、省委书记等职务,是江西军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陈毅提及失败教训,方志纯回答:“我认为有两条重要原因,一是路线不对。咱们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赣苏区就显得单薄。”
“对此,我就提出队伍应该向闽北黄道,或者闽西邓子恢他们靠拢,但是宋清泉、彭祜等却不听劝,坚持要往闽南开辟新天地,可是闽南没有群众基础,结果不仅没有站住脚,连根据地都保不住了。”
图/陈毅
陈毅有些生气,回道:“他们就是好大喜功,没有考虑具体情况,我们党好不容易攒下一点家底,就败在这些家伙手里。”
等了一会儿,看见方志纯不说话,陈毅继续追问:“那第二个原因呢?”
“闽赣省领导层内部出了大问题,当时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军区政治部主任是彭祜······”
“这个家伙我认得,比较胆小,也不会打仗。”陈毅是个急性子,没等方志纯把话说完,就突然打断了。
方志纯叹气,继续说道:“后来,由于队伍陷入敌人包围之中,这两人就选择叛变投敌了!”
“啥子?!这些家伙竟然投降了,一定要找到他们,治他们的罪!”陈毅一听说叛徒就火冒三丈,愤恨地说道。
最后,陈毅问起钟循仁、杨道明的情况。方志纯非常遗憾地表示,虽然多方寻找,却一直没有得到他们的相关信息。
两人不由黯然伤神,为两位战友的安危感到深深地担忧。
1988年,时隔53年之后,永泰县人民政府突然收到一封高僧的来信,自称知道当年两位红军将领的具体下落。
县委对此极为重视,当即派出工作人员前往能仁寺,对提供消息的“馨扬法师”打听详细情况。
或许觉得年事已高,没必要再隐瞒什么东西。“馨扬法师”主动承认自己就是杨道明,而钟循仁早在7年前就已经圆寂了。
工作人员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馨扬法师”的话,他们突围成功后,为什么会突然会削发为僧?这么多年来,他们又为什么一直不与联系组织呢?
面对众人疑惑的眼神,“馨扬法师”似乎无动于衷,随后不慌不忙地、缓缓地说出了当年与战友分别后的遭遇。
原来,从突围以后,两人因为无处可去,只能选择隐姓埋名,由于身无分文,又不会当地的语言,就算去要饭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一天,他们路过一间叫“九座寺”的寺院,觉得不如暂且借宿在庙里一段时间,以后有地方去,再作打算。
然而,住持妙智法师并未收留他们,一是考虑到九座寺过往行人多,有所不便,二是担心他们的身份,给寺庙带来诸多麻烦。
于是,妙智法师就介绍到两人去永泰与尤溪交界的闇亭寺,并告诉怎么走才能到达那里。
钟循仁、杨道明按照妙智法师的指点,很快就找到了寺庙,可是,住持品香法师见两人来路不明,也不肯收留。
无奈,两人只能谎称看破红尘,想要出家为僧,希望大师慈悲为怀,予以收留,经再三恳求才得以留下。
1935年8月,经过两个月的考验期,品香法师分别为两人举行了出家削发仪式。
钟循仁的法号为“妙圆”,杨道明法号为“馨扬”,两人自此遁入空门。
出家后,为了不暴露自己身份,他俩一直沉默寡言,极少与外人接触,这一举动引起了品香法师的猜疑。
后来,两人实在瞒不住了,只能如实相告。品香法师为人厚道,见事已至此,也只好嘱咐他俩小心为上。
1939年,品香法师圆寂之后,杨道明在众僧人的推举下,最后成为了“闇亭寺”的住持法师。
尘缘难了
事实上,两人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一直都想与组织上取得联系,但奈何当时通讯不便,国民党又四处悬赏缉捕他们,因而并未联系上。
1943年8月的一天,“闇亭寺”曾来过两位闽中地下党的同志,钟循仁在他们两人谈话时,根据经验推断出了对方身份。
于是,钟循仁将此事告知了杨道明,两人原本想吃完午饭后,再偷偷地找两位同志细聊。
却没想到,两位同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也可能遇到突发情况,提前离开了“闇亭寺”,让他俩渴望寻找党组织的希望再次破灭了。
1945年6月,永泰县游击队员经过渡口时,偶遇国民党保安团,双方发生激烈枪战,击毙了一个保安团分队长。
县警察局奉命开始在全县缉拿游击队员,却处处扑空,为了向上级交差,最后将身份存疑的人都通通抓进了监狱。
杨道明避闪不及,也不幸被警察抓了进去。而钟循仁恰好在寺外化缘,侥幸逃过一劫。
随后,钟循仁逃离到德化县的大山里隐藏了几个月,后来又辗转到莆田的广化寺,直到1949年才返回“闇亭寺”。
杨道明被抓捕后,永泰县警察局虽然怀疑他参加过红军,可是手上没有证据,于是采取严刑逼问的方式。
“你没有出家前,姓什么?做什么的?”
听到警察这样询问,杨道明立刻明白敌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谢永生,靠种田为生。”杨道明说出了自己的化名,一点也不畏惧。
“你是江西兴国人,为什么要到这里出家?”
杨道明想都没想,马上回答:“我们出家人四处云游,天当被,地当床,走到哪里都是家。”
警察局拿他没办法,因为兴国县参加共产党的红军就有七、八万人,姓谢的人多了去了,他们根本无法查找。
同时,杨道明当时也没有与永泰地下党联系上,即使内部出了叛徒,也没人不知道他的身份。
警察局由于始终没有问出什么名堂来,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把他放了,最后只好把杨道明押送到福清县保安一团去了。
团长胡季宽亲自出马,仔细看了杨道明的案卷,并没有发现什么疑点,同样不愿放他一马,就把他送到福州高等法院去审理。
1946年,杨道明蹲一年多的监狱后,由永泰、福州、仙游佛教界人士联名担保才被释放。
由于在监狱遭受折磨,杨道明身患多种疾病,经常咳嗽出血,经过两年的草药调理治疗,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
1949年8月11日,永泰终于宣告解放,杨道明、钟循仁不禁热泪盈眶,不仅仅是为自己开心,也为老百姓翻身得解放,从此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而感到高兴。
一天晚上,钟循仁、杨道明在屋里聊起当年往事。两位早年为革命做出贡献的亲密战友都心潮澎湃,毕竟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事业终于成功了。
他们特别想跟中央领导写信,也盼望见到与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但是,两人仔细琢磨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当年的愿望都已经实现了,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如今两人都已经出家当了和尚,早已无欲无求,而且已离开党组织那么多年了,完全没必要再向党中央讨要一份封赏了。
听完“馨扬法师”的倾诉,县委工作人员全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1981年4月,钟循仁逝世前夕,也不让杨道明向外界透露自己的身份,总觉得自己愧对党和人民,决定埋没一生。
不过,杨道明在好友离开7年后,听说大家一直在打听这件事情,想到自己日渐苍老,也不知道何时就驾鹤西去。
所以,为了不让这件事成为中共党史上的悬案,他还是选择透露自己的身份,并向永泰县委写了一封信。
多年来,杨道明为了感谢党的培养和教育,以身作则,从严治寺,在寺内周围积极开荒种粮,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培养了一批修行好素养高的教徒,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1999年,“馨扬法师”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0岁。
尾声
1935年,宋清泉、彭祜等人率部队下山投降,却并没有被国民党所接纳,两人后来都被送完南京“感化院”接受再教育。
三年后,宋清泉一路北上,参加了新四军,不过很快被老部下揭发,不久以间谍、叛徒等罪名被执行枪决。
1941年,彭祜在湖南长沙加入了国民党部队,不过一直是普通士兵。全国解放后,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湖南民政厅工作人员,于1953年被查清叛徒历史后,随即被处决。
相关文章
-
中国人餐桌上的千年“猪羊战争”
-
参谋长说:顾长官打三四仗,新四军就要完蛋!不料顾长官首战就大败
-
解放军共有十九个兵团,那么哪一个兵团!番号使用时间最长
-
【人物春秋】铁血护国——朱德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
-
在清朝的残暴统治下,为啥我国人口却翻着翻儿暴涨呢?
-
开国上将阎红彦突发身亡之谜:被陈伯达逼迫心脏病发?
-
这位将领的遭遇真坎坷,徐向前曾经四次出手相救,他终成开国中将
-
专家发现辽代女性墓,伸手去揭墓主人身上衣服,差点酿成大祸
-
林冲从来就不是正面形象,这四大缺点让他失去所有友情
-
党史上的第一份入党誓词从何而来?
-
南北朝罕见的有为皇帝,生前却有一难言癖好,古怪陵墓震惊考古专家
-
明朝一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里,藏了600年,两任收藏家都没有发现
-
猪年说猪|猪八戒之前的御车将军和天蓬元帅
-
“二百五”原来最先说的是他!太长知识了
-
包拯真的是清官吗 宋代高薪养廉?
-
崇祯换成朱元璋能不能翻盘:可能性很大,朱元璋能力强大
-
专为惩罚女性所做的木马刑具:受刑生不如死(羞辱性很强)
-
“离婚率高涨,结婚率下滑”,过来人的答案很扎心
-
“慎始”才能“善终”
-
李世民的三儿子,被杀前大喊17个字,准确预测长孙无忌的悲惨结局
-
大战在即,开国上将却被调离第六纵队,他因此错过了辽沈战役
-
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原计划烧紫禁城?
-
三伏天已至,热?古代人没有空调是怎么降暑的,有些已成为古董
-
四川治水第一人并不是李冰父子
-
工作要掌握“分寸”
-
唐家璇解密“南海撞机”:美国道歉信六次易稿
-
俗话说:“五树进阳宅,人穷家也败”,指的是哪五种树?
-
古代打仗都用什么武器?“十八般兵器”那只是传说
-
李白立冬最美诗词,只有4句,一开头就不俗,尾句更是美得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