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赵氏孤儿》淡化忠奸对立,逻辑难以自洽
原标题:电影《赵氏孤儿》淡化忠奸对立,逻辑难以自洽
电影中程婴的身份已经改变。他不再是赵氏的门客,与赵没有直接联系。自然没有义务和责任去救助孤儿。他行医卖药,最大的理想就是和老婆孩子幸福地生活。他是一个普通人。我不想被命运齿轮突然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他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出现在赵的家里。因为不忍心偷赵氏孤儿,误失妻儿。他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避免牺牲。作为一个无名小卒,他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合理:朝廷高层权力的更迭,对他的人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他只想救自己的妻儿,过上好日子。
在这种逻辑下,他的复仇更多的是出于个人仇恨,目的是让赵孤儿为自己的亲生儿子报仇。面对晚年摇摆不定的屠岸贾,程婴把孤儿带到他面前,告诉他“这个孩子是谁,我是谁”。让屠岸贾被自己抚养的孩子杀死,痛苦地死去,那么程婴的目的就达到了。与电影不同的是,元杂剧中,在忠义价值观的感召下,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相继献出生命,救孤存孤的接力棒最终交到了程婴手中,养育孤儿的任务有着沉甸甸的道德使命。
与传统叙事相比,电影中程婴的所有选择都符合现代观众在面对价值判断时可能表现出的自我主义。这种人物设定虽然通俗易懂,但却失去了价值。用自己的孩子取代孤儿赵是命运的摆布,并非出于自己的主动。在《宋元戏曲史》中,王国维是这样评价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的:“剧中虽有反派,但随汤赴火者,仍出于主人之意志,即列为人间大悲剧,亦当以色。“进退两难的自由意志是最有价值的。只有把因果搞清楚了,程婴做出的选择才会显示出巨大的意义,但电影故意抹杀了这一点。
这部电影有意淡化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对立。与元杂剧不同,赵与屠安之间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他们的斗争是权力和地位的较量。赵地位高,自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忠臣良将。在这场你死我活的高层斗争中,拔得头筹,于是赵遭受了一场惨烈的灾难。此外,在电影中,晋灵公被塑造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物,以看戏的姿态,在言语上挑起屠岸贾与赵家人的争斗。他既不能被定义为睿智,也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昏庸。这是对传统的有智有德,有善有恶的结构的彻底解构和嘲讽。
影片后半部分逻辑难以自洽,以至于主题混乱。在纪君祥的版本中,在忠诚和价值观的指引下,人物的所作所为是相对符合逻辑的。但在陈凯歌的电影中,剧中人物的行为失去了支撑,动机不明。赵氏孤儿最后刺向的那一剑,看似果断,实则心机不明,却又充满了迷茫与犹豫,也让观众不明所以。潦草的结局和迷茫的剑,也反映了电影和现代社会中的人在诸多价值取向中迷失,不知何去何从的处境。
相关文章
-
蒋介石2次拒绝接收琉球群岛 事后大为后悔
-
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本来是收藏战争物品的,为何收藏了个猪头
-
日军王牌飞行员二战击落64架飞机,却要求日本天皇为战争负责!
-
老人回忆1942年入缅作战失利:美国大兵血洒怒江
-
二战后,古德里安为什么没有被认定为战犯,源于他对于此事的反对
-
导致朝鲜战争爆发的关键人物,叛逃朝鲜交出重要情报后,神秘失踪
-
[图文]二战时德军中曾有五十万女兵服务
-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少女殉葬?看到姿势怪异的尸骨,专家给出解释!
-
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行刑报告证实:被正确处决,骨灰撒入太平洋
-
洪石:中国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学研究述评
-
藏在巨石缝中的烈士遗骨,75年后才被发现,依然保持战斗姿势
-
走进《坦克世界》,演绎二战时期的坦克大对战
-
越战时期美越在胡志明小道的血腥较量
-
二战后的苏联,老百姓没房子住,赫鲁晓夫上台,巧妙一招解决问题
-
宁夏青年学党史丨党史上的今天12月16日
-
看看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的差距,才知道甲午海战为何会输
-
关于汉字演变的12个故事
-
二战的时候,小日本为何敢偷袭美国?没有考虑过后果吗
-
描述朝鲜族一位老“皇军”的回忆
-
精品红色电影点燃南昌市民观影热潮
-
1970年代战乱时的柬埔,政府军不愿为朗诺政权卖命纷纷当逃兵
-
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
古龙给了她天下第一的美貌,她却甘愿献身天下第一名侠,下场凄惨
-
一个女地下党员在台湾的身后事 在台湾被判死刑
-
山本五十六飞机被炸坠落,为何掉地上后,他还能保持体面坐姿
-
[图文]傅作义之女讲述在父亲身边的潜伏史
-
神机营:为何反而使明朝的火器技术长期滞后
-
直击二战时期希特勒的罕见老照片:疯狂野心带领第三帝国走向深渊
-
古人常说“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