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这个日军士兵在美国潜伏28年,回国后成了英雄
原标题:二战结束后,这个日军士兵在美国潜伏28年,回国后成了英雄
历史客栈之前介绍过一个叫小野田宽郎的日本士兵,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然藏匿于菲律宾卢邦岛森林中,独自固守了29年才出来投降,被称为最后投降的日本士兵。
其实,除了小野田宽郎,还有一个日本士兵在美国的关岛上也独自支撑了28年,名叫横井庄一。
横井庄一和小野田宽郎的个人经历差不多,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原本身为裁缝的横井庄一,被强制征调入伍,派往关岛。
一名裁缝,平日里干的都是穿针引线的活儿,冷不丁地扔到战场上去打仗,他能打好吗?确实,1944年第二次关岛战役打响后,眼看着日军要撑不住了,横井庄一索性溜之大吉,钻进关岛的丛林里,躲了起来。
有人可能就问了:他为什么不回日本呢?实际上,横井庄一不是不想回,而是不敢回。
一方面,他是一个赤裸裸的逃兵,而日本军部当时有一条法令是“投降回国的军人要处以死刑,并且罪及家人”,所以,与其回去送死,还不如在这里求生。
另一方面,关岛战役太过于惨烈,岛上接近18000人的守军几乎是全部阵亡,日本方面也早已宣布了包括横井庄一在内的关岛日军的死讯,如果就这样回去,实在是耻辱。
就这样,横井庄一狠下心,走上了长达28年的荒野求生之旅。
刚刚躲进森林时,横井庄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食物,毕竟关岛不比其他地方,环境非常恶劣,土著居民也很少,想去抢点东西都没地方抢,没办法,只能是亲自动手。
而且,当时的关岛是美国人的地盘,驻扎有美军,横井庄一只能昼伏夜出,以躲避美军的搜捕。同时,他几乎把能嚼得动的东西都给吃了,从真菌野果到老鼠蛇兽,活生生把自己锻炼成了打猎高手。
在这28年的时间里,他不止一次地想要走出去,然而由于与外界断绝了联系,根本不知道日本早已经投降的消息,再加上害怕自己和家人会受到处罚,他只能是继续苦熬,期待着日军能重新打回去。
直到1972年的一天,已经57岁的横井庄一在打猎途中与当地的两名猎人发生了冲突,被抓住后,移交到了当地的美军那里。直到此时,他才知道日本早已经投降28年了!
很难想象此刻的他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自己苦苦坚持了28年的战斗,原来只是徒劳。即便如此,横井庄一始终没有摆脱自己是个逃兵的事实,他在回国后接受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很惭愧,我活着回来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他不但没有因为逃兵的身份被惩罚,反而因“一个人坚持战斗28年”而名噪一时,成为当时全国热捧的对象,媒体更是铺天盖地地宣传,将其称为“最后一名天皇士兵”(当时小野田宽郎还没有返回日本)。
横井庄一的事迹,不仅为他赢得了名声,还为他赢得了爱情。在他回国后不久,一个名叫美保子的女子,便因为崇拜其事迹而嫁给了他。
不过,这个美保子还是太冲动了,婚后的生活完全出乎了她的预料,横井庄一因在丛林生活了28年,已经变成了一个野人,美保子完全无法忍受,只好离婚。此时距离他们结婚,才刚刚过去了一年。
1997年,横井庄一病逝,终年82岁。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相关文章
-
与烈焰狂魔斗法千年——中国消防技术的发展
-
16岁提帮功身份高贵,拍摄全家福稳居C位,把苏提达都挤到角落
-
与陌生人把酒言欢,与朋友相敬如宾
-
越战中没被打死的美国士兵,为何回国后,反而成批成批地自杀
-
这位元帅誓死追随斯大林,但实在太无能,斯大林最终都受不了他
-
《沙丘》故事缘起:帕迪沙皇帝为什么非要除掉厄崔迪家族?
-
历史上的今天|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托马斯·安德鲁诞辰
-
史久成:路漫远兮,举薪者与来自口腔医学世家的理想与荣光|牙医纪事
-
历史上知画的原型,是永琪终生所爱,两人共生四子却只有一人存活
-
《嘉南传》姜保宁的封号是什么?姜保宁和李谦最后在一起了吗?
-
对文物的“破坏性保护”,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
-
他是桂系三号人物,军阀时期多次反水,抗战中却守住底线大败日军
-
浙江《温州通史》首发面世:记录瓯越五千年沧桑巨变
-
宣城画派双子星之石涛(下)
-
为什么恨韩国瑜?黄创夏称:“韩粉”绑架了国民党
-
在距离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心300米的地方,真有女子存活下来了吗
-
为史存证,记住每一个他和她
-
伊朗的祖先有多牛?先后灭掉了三大文明古国,成就了波斯帝国!
-
她是一名“逃犯”,却以60多万票PK掉多位知名女性,被印在美元上
-
二战死亡人数排名你知道吗?中国排第二,日本不超过千万
-
西欧诸国之中,为何唯独法国会爆发大革命?
-
中国南海主权历史依据可追溯至2000年前
-
令盗墓贼崩溃的“黄肠题凑”墓,为何难盗??
-
他娶日本女战俘为妻,35年后去日本,才发现妻子的另一个身份
-
苏德战争时在远东威风八面的苏军为何被德军打得找不着北
-
贝加尔湖如何形成的,为何还在扩展,淡水资源能够人类喝100年?
-
爱情小镇成为结婚圣地,亲眼目睹新人结为秦晋之好
-
每日一习话|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
宾坦岛之战:马六甲海峡的血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