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花木兰女扮男装12载,为何没被发现?看完这几个案例,或许就懂了

原标题:花木兰女扮男装12载,为何没被发现?看完这几个案例,或许就懂了

一首脍炙人口、经典生动的北朝民歌《木兰辞》,让我们知晓了勇敢淳朴且有孝义担当的巾帼女杰花木兰。

千百年以来,花木兰的故事被改编成了许多个版本的古装电影、电视剧,让古代女子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以及花木兰聪慧美丽的女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花木兰在全球刮起一阵“木兰热”,我们不禁也产生了若干个疑问:花木兰在我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吗?为何正史中从未提及过只言片语呢?花木兰女扮男装为何一直都没被发现?

今天,我们就来翻开那些卷帙浩繁的历史籍册与志记,看看历代的史学家和文人们是如何评判巾帼女杰花木兰的,世界各国对本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花木兰”又是怎样颂叙与看待的。

正史虽无记,但一代巾帼英雄花木兰却真有其人

尽管民间曾流传着各种各样不同版本的轶事传说,但令世人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耳熟能详的当然还要属那首经典的北朝民歌《木兰辞》了。

《木兰辞》是乐府歌,大家都知道,乐府歌辞的来源仅有2类,一类是御座前的文人才子奉诏创作,另外一类则是从民间采集而来。

很显然,《木兰辞》乃是第二类。

对于花木兰这个经典的古代女性形象,无数史学家也在好奇之余翻遍了正史典籍册作,但皆未发现正史史书中对花木兰有过任何确凿的文字记载,哪怕是只言片语都未曾有过分毫。

然而,诸如唐朝大诗人杜牧、白居易,宋朝学者程大昌,明朝学者徐文长以及清朝的史学家宋虞庭等人都认为历史上的确有花木兰这个人的存在。

上述这些文豪、专家都是学富五车、熟读经史的大家,想必一定不会凭空乱下定论。

此外,我们在许多地方县志以及地方文献上也都发现了有关花木兰的文字记载,如今,安徽亳州市的谯城区、湖北武汉市的黄陂区以及河南商丘市的虞城县都建有专门供祭花木兰的庙宇。

除了有一系列铭文、遗迹加以佐证之外,明清时期的《亳州志》、《河南通志》、《商丘县志》以及《虞城县志》上面都对花木兰有过具体的记载。

综合以上考据考证,我们大体上能够确认的是:生活在汉魏时期的花木兰是一位鲜卑族女子,历史上花木兰这名女子的确真实存在过,只是她所生活的具体年代和背景有一些文叙记录上的出入和差异。

花木兰女扮男装的技术何以“高超”到始终无人发现的地步

《木兰辞》的末尾是如是描述花木兰的容貌的: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脱掉我的战袍和盔甲,穿上我身为女儿时的衣裳,我临窗整理着如同柔云一样秀美的鬓发,再对着铜镜在额间贴上美丽的装饰。

一番描述下来,我们不难想象出花木兰恢复女装之后的精致韵貌以及秀外慧中的容仪之美。

然而,《木兰辞》的最后一句话却成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遐想和思索: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看来,纵然花木兰是个年轻秀美的女子,可披甲戴盔的她在同众将士们一起冲锋陷阵、奋力搏杀的时候,谁还能发现她实际上是个女儿身呢!

读罢整首《木兰辞》,我们总会感慨花木兰的智谋过人、英勇无畏以及她能在军中安然地度过12载而不被人发现女儿身的神奇。

试想,花木兰纵然有高超的“化妆术”、“伪装术”,但她毕竟要与万千将士男儿们共同在军营中生活打仗、频繁接触,难道就没人发现花将军存在着一丝一毫与众不同的端倪与异样吗?

我们从《木兰辞》中将当时的天子称为“可汗”来看,花木兰大体上生活在北魏时期,那时的北魏崇尚武力,民间男子除了在家侍弄田地之外,还须组织体力训练,以便随时奉可汗之命参军入伍,到前线战场上去保家卫国。

身为鲜卑族女子的花木兰在外貌长相上大概不会如汉女子那般娇小柔弱,因为当时募兵急迫,她可怜自己那已经垂暮老迈的父亲和尚未成年的弟弟,便勇敢地做出了替父从军的决定。

此后,她穿梭在各个市集之上,斥资购买了骏马和装备,这不但从侧面充分显示了花家的富裕优渥,也暗示了花木兰早已打算成为一名骑兵。

在古代的军营之中,骑兵能与普通步兵很好地划分开来,训练不在一块儿、执行任务也不同步,如此一来便能更好地助花木兰掩饰自己的性别和实际身份。

另外,花木兰机警聪明,在军队中十分上进,因此,她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提拔,成了一名军官。

试想,如果身为军官的花木兰拥有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营帐,身为女性的她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定然就方便了许多。白天外出行军之时,花木兰身着厚重的盔甲、战袍,脸上甚至还戴着防护面具,她的“真容”又岂会被同僚们轻易发现!

再者,花木兰的父亲花弧乃是朝廷器重的老将军,在女儿入伍的临行之际,花老将军势必将如何与将士们相处的言行技巧和方法皆传授给了女儿花木兰,一番干货十足的“经验之谈”想必肯定帮了花木兰大忙,使得她在入伍出征的过程中可以尽量放开手脚而不会被人轻易瞧出异样。

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曾在各自的历史上出现过不同版本的“花木兰”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女扮男装混入军队的花木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出现过不同版本的“花木兰”,她们因为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参军入伍,英勇地杀敌制胜、冲锋陷阵,即便要她们殒身殉国也在所不惜。

在17世纪的英国,有一位果敢执着的女子名叫汉娜斯内尓,她为了寻找到不爱自己的丈夫并与之重新开始而四处打探丈夫的去向,最终,她得知了丈夫已经参军入伍便毅然决然地赶赴前线。

因为英国的军队只允许男性入伍,所以汉娜斯内尓便剪掉了长发、束起了胸脯,借用了其姐夫的身份顺利成了一名新兵。

汉娜斯内尓长相英气而且四肢修长、人高马大,她在英国军队中一共待了近8个月,期间,她刻苦积极地参加训练、英勇无畏地赶赴战场,虽说一直表现得不错,可最终还是因为一次较重的伤势而被人发现了她的“女儿身”。

直到被赶出英军的队伍,汉娜斯内尓也没有找到她的丈夫,但好在老天垂怜,退伍后的汉娜斯内尓回到家乡,与同乡的一名男子顺利恋爱并步入了婚姻,与之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西班牙女孩卡塔莉娜·德·埃劳索也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型的勇毅女子,她出生于1592年,是17世纪前半叶西班牙巴斯克地区与西属美洲的一位传奇女性。

卡塔莉娜·德·埃劳索出生在一个家庭文化以战斗荣誉及宗教信仰为首要信条的军人之家,她的父亲和兄长都效命于西班牙军队,尽管小时候卡塔莉娜被家人们期许着将来会成为一名虔诚而出色的修女,但因为生性活泼好动,卡塔莉娜曾悄悄扮成男子的模样去秘鲁进行了一番游历,并在那里学到了一手好剑术。

20岁那年,卡塔莉娜·德·埃劳索误打误撞进入了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军之中,1年后,她被征入了西班牙驻智利的军队之中,并因其骁勇善战、屡立奇功而被任命为中尉。

在军队的那些年里,战士们对卡塔莉娜·德·埃劳索的性别深信不疑,直到有一次卡塔莉娜·德·埃劳索身负重伤,她的身份才彻底暴露了出来。

1939年3月21日,《申报》公开了一名军中女英雄的身份,这位军中女杰名为唐桂林,曾经身为国民革命军五十二师女机关枪手的唐桂林一生酷爱军旅生涯,因其女扮男装、代兄入伍、屡立战功而被誉为抗战时期的“当代军中花木兰”。

自1929年起,唐桂林便在10年的时间里3度女扮男装,英勇赶赴前线克敌制胜,期间,默默仰慕她并且是唯一知晓她真实身份的彭斗山将军曾给她注销军籍并与之结婚生子,但唐桂林天生就不愿做什么娇柔闲散的官太太,她与彭斗山离婚后再度隐瞒了性别,毅然加入了抗战的队伍,即便要手持重机枪与敌人浴血奋战也绝不退缩半步。

喜欢将生命和热血都倾付在战场前线的唐桂林于1938年在江西的对日作战中身负重伤,继而在战地的手术台前无奈地“自揭”性别,人们才知道了她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志向。

尽管后来军方为了保护这位女英雄而将唐桂林强行安排成为了一名战地宣传员,但可惜的是,24岁的唐桂林在1939年7月随同52师向溧阳转移的途中不幸遭遇了翻车的事故,结束了她那传奇的一生,这位民族女杰的早亡的确令国人感到万分痛惜。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纵然男儿堆里豪杰辈出,但巾帼却也可以不让须眉,除了花木兰之外,漫漫的历史的长河中世界各国也曾涌现出许许多多女英雄、女军杰,她们不畏困难,敢于担当重任、屡建功勋、保家卫国,她们这种勇毅智慧、忠孝两全的巾帼精神,值得世人称颂赞许、百世流传。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重读《花木兰》:选择,需要勇气;

2、中国知网:重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当代表达之异同;哲学与人文科学;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