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率·窑洞对·自我革命
原标题:周期率·窑洞对·自我革命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历史上兴衰治乱、循环往复的千年难题,被称为人类政治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二十四史都在探究前朝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寻求通古今之变的基因密码。
1945年7月,在延安窑洞里,黄炎培与毛泽东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对话。谈到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深入思考和回答。
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称之为“进京赶考”,要求决不当李自成。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郑重发出了“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一议题,并庄严宣告“窑洞对”有了第二个答案,就是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革别人的命不易,革自己的命更难。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从历史上看,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大国兴衰,政权更迭,一个共同的重要原因是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发扬民主,人民监督,是外在因素,是他律;自我革命是内在因素,是自律,更关键。这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永葆先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百年党史昭示,我们党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和回答“窑洞之问”,也一直在进行自我革命。从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到“左”倾盲动、“左”倾冒险、“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历史上我们党曾犯过不止一次错误,走过不少弯路,但从不讳疾忌医,而是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改正错误。通过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能“柳暗花明”。发现一次错误,就向真理靠近一点;纠正一次失误,就朝正确方向迈进一步。这种勇于直面错误、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不但没有影响党的威信,还更显党的无私和伟大。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空前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特别是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意志,“打虎”“拍蝇”“猎狐”,清除了党、国家和军队内部存在的隐患,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悠悠百年,很漫长,也很短暂。从“窑洞对”的人民监督,到新时代的自我革命,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濒临绝境中毅然奋起,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承平顺境中慎行如始,历经沧桑依然朝气蓬勃。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前行之路道阻且长。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自觉,一刻不停进行自我革命,才能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在新的赶考路上取得优异成绩。
一个党这样,一个人也是如此。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1930年6月至9月,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犯了“立三路线”的严重“左”倾错误,之后30多年,他从不讳言自己的错误,主动当“反面教员”,公开批评“立三路线”的错误及危害,树立了共产党人自我批评的典范。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时刻不停进行自我革命,见贤思齐,不断改造完善自己,跟上时代,不负韶华。
(来源:人民网)
总监制:涂猛进|监制:田 涛
责编:孔祥忠 |编辑:钱玥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效果图来了!“长涪汇”城市会客厅项目开工
农田“变身”!涪陵建成高标准农田48万亩
“严”字当头!筑牢校园防疫“安全墙”
延期、暂停、闭馆……重庆部分文旅场所发布公告
相关文章
-
三江营炮击英舰“紫石英”号——扬州人民支援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回眸之三
-
战将粟裕:戎马一生,3块弹片残留在他的头部54年
-
悼念!曾驾战机参加开国大典,这位开国少将在武汉逝世
-
麻沸散源于哪个朝代
-
寡妇上联:“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秀才出下联,两人成为夫
-
中国人为何要续家谱?
-
历史真实的林黛玉身份揭秘 与曹雪芹世代姻亲(青梅竹马)
-
乌拉噶龙:黑龙江大型食草恐龙(长10米/距今6500万年前)
-
苻坚成事的最大功臣,真正做到出将入相,被誉为“功盖诸葛”
-
巴拉帕龙:最晚发现的蜥脚类恐龙(长18米/拥有巨脚)
-
天辽地宁唱大风——辽宁省政协发动两万政协委员大讲“辽宁好故事”的故事
-
历史解密:“微服私访”真的能反映民间疾苦吗?别被影视剧骗了!
-
世界上唯一存活1443年的公司,从隋唐经营至今
-
曾国藩称他为能人,提出4项平日良策,最后却因慈禧否决病痛离世
-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 李商隐追求理想的气概和品质
-
古币上的漂亮书法,竟然是他们写的!
-
解密刘邦逃命牺牲两千妇女打头阵
-
俞晓群︱五行占:豕祸之专利之谋
-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
原本是中国藩属的琉球,是如何一步步被日本吞并的?
-
《西游记》中提到了几种烹饪唐僧的方法?
-
揭秘甲午海战清军装备:炮内装沙子并非腐败而是另有大用处
-
历史上有貂蝉吗?貂蝉演义虚构的吗,那吕布为啥要杀貂蝉?
-
太平天国石达开为何被凌迟处死?年仅34岁
-
他本来授上将,却坚决要求降为中将,彭老总和总理都拗不过他
-
吞食孔明传貂蝉怎么加入隐藏武将貂蝉加入条件
-
“宁住缺角屋,不住破脑房”是什么意思?老祖宗的智慧,有啥道理
-
爱迪生的发明都是别人的吗 爱迪生的商业能力如何
-
古代著名的武将排名 历朝历代108名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