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甲午海战清军装备:炮内装沙子并非腐败而是另有大用处
经典影片《甲午风云》是1962年摄制的。片中,邓世昌命令致远舰上的水兵将弹头拔下,从炮弹中倒出的竟然是沙子。看到这一情节,每个中华儿女必然无比愤慨,没想到清廷的腐朽竟至于此。
然而,为什么大战在即,北洋海军的炮弹中却装满了沙子呢?原来,当时北洋海军各舰使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另一种则是实心弹。开花弹的弹头内填充的是火药或炸药,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而实心弹的弹头内则很少装药或不装药,更多时候是填充泥土、沙石来配重。实心弹击中目标后当然不会爆炸,其作战意图是凭借重力加速度击穿敌舰引起进水。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实际上就是这种实心弹,它虽然不会爆炸、威力小,但却是北洋海军最常用的炮弹。当时,中国的近代军工已经起步,最成规模的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但这两家厂主要是生产陆军用的小口径行营炮、步枪以及相关弹药,对中、大口径火炮所需的炮弹,只能制造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实心弹,而开花弹则要依赖进口。
据北洋海军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在甲午海战后报告,北洋旗舰定远舰在战前只补充了 55颗国产普通开花弹,平均一门炮顶多分得十几枚。在海战中,仅一个半小时这类炮弹就打光了。剩余的3个多小时里,定远舰的305毫米巨炮只能发射根本不会爆炸的实心弹。
而影片中邓世昌试图去撞沉的日本吉野舰,海战结束后尚剩余120毫米和150毫米炮弹1251发,各种机关炮弹6095发,弹药仍旧极其充足。并且,日本海军用的所有炮弹,均是开花弹。
北洋海军极为稀缺的开花弹,无论是外购还是自造,弹内填充的都是黑火药。这种中国古代方士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是木炭和硫磺,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过年时燃放的爆竹。用这种黑火药来充当炸药,只能通过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炸开的炮弹碎片来杀伤敌军、破坏敌舰,其威力极为有限。这也就是甲午海战之前的历次重大海战中,从来没有一艘军舰是被炮弹直接击沉的原因所在。
1891年,工程师下濑雅允成功配制出了以苦味酸为主要成分的烈性炸药,定名"下濑火药"。1893年1月28日,日本海军正式开始换装填充了下濑火药的炮弹。这种填充了下濑火药的炮弹威力极大。它灵敏度高,即便命中细小的绳索都能引发爆炸;爆炸后除形成冲击波和炮弹碎片外,还会伴随有中心温度高达上千度的大火,足以把钢铁点燃;爆炸形成的火焰会像汽油着火一般四散流动,就算在水中都能持续燃烧一段时间。
1894年9月17日午后,满载新式炮弹的12艘日舰与北洋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遭遇,经过5小时鏖战,参战的12艘中国军舰4沉2逃,其余被重创以致难以修复。而中国军舰的炮弹命中率虽也不低,但却无法直接对日舰造成大的损坏,唯一明显的战果是镇远发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舰的弹药房,引起连环爆炸,形成大火,导致军舰重创。
相关文章
-
[原创]汪建新:诗人毛泽东的江西情缘
-
十大心计名书有哪些 孙子兵法是兵书中的典范之作
-
【党史声音日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诞生
-
党史天天学|2021年12月27日
-
马立训:威震敌胆的爆破英雄
-
俗语:穷不信四事,富不交两人,是哪四事哪两人?古人的肺腑之言
-
13张古代画里的猫,我吸的猫才不是这么丑!
-
辛德勇读《赵正书》︱史官之守:顺天道,写人事
-
幸存者1937:新兵憨娃的成长历程催泪!他们代表了千万战士的缩影
-
皇宫深处的同性之间,那些异样情愫
-
“皮有功”中原突围,巧施旋风战术,毛主席亲自指示授其中将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11日
-
武则天尼姑皇后女皇的三级 及其背后的推手
-
热播电视剧《陆贞传奇》主要演员
-
开国少将身经百战却毫发无伤,被称为子弹都躲着走的“毛猴子”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氏是如何夺取曹魏政权的?
-
无奈的局限:大顺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误
-
芈月是在何处色诱义渠王的?芈月色诱义渠君现场被发现
-
欧洲四大帝王:亚历山大/屋大维/查理大帝等(第三欧洲之父)
-
中国似鸟龙:中国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长的非常像鸟)
-
晚晴最后一位铁帽王爷,沦为车夫后意外获得13亿,晚年却依旧悲惨
-
米拉加亚龙:欧洲大型剑龙科恐龙(体长6米/颈椎极长)
-
击剑和旅行家李白
-
无畏摩罗斯龙:霸王龙的迷你祖先(体长仅3米)
-
宋仁宗四个公主是谁 这些公主结果怎么样下场如何
-
宋真宗为什么喜欢刘娥 宋真宗喜欢刘娥的原因是什么
-
太平天国石达开为何被凌迟处死?年仅34岁
-
赵姬一共活了多少岁?无从考证(历史无记载)
-
84年前的这个会议,有条经验一直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