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百年“龙学”探究

原标题:百年“龙学”探究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戚良德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百年“龙学”探究》(项目批准号为:12BZW06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朱文民、陈允锋、冯春田、周绍恒、李婧。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据笔者的最新统计,近百年来,有关《文心雕龙》的专门著作已超过六百种,专题文章约有一万篇,《文心雕龙》研究因此被称为“龙学”。近二十年来,有关“龙学”史的著作已出版了多种。首先是杨明照先生领衔主编的《文心雕龙学综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虽非以“史”为名,但实际上是对《文心雕龙》研究史,特别是近现代“龙学”史的一次全面总结。其次有张文勋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张少康等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李平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史论》(黄山书社,2009)等,皆着眼《文心雕龙》产生以来的研究史,而重点也是对现代“龙学”史的介绍。

有鉴于此,本选题不再对整个《文心雕龙》研究史做全面叙述,而是对近百年“龙学”史进行重点探究,即着眼百年“龙学”的历史发展,选取百年“龙学”史上重要的问题进行专题探讨。这些问题或以格外重要而需要进一步阐明,或以观点不一而需要略陈己见,或以少人问津而需要筚路蓝缕。总之,所有问题皆不做泛泛之谈,而必有一得之见。可以说,该成果乃以全新的思路对百年“龙学”进行全方位立体把握,并以此为基础,集中力量对百年“龙学”最重要的成果予以探索和研究。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第一,对百年“龙学”六个时期进行了总体审视,从宏观上对近代以来的百年“龙学”史做了新的思考和探究。在对已出各种著作有关《文心雕龙》研究史分期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将大陆百年“龙学”史分为六个时期,这是一个具有清晰坐标的全新把握,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了解这门学科的近现代历程。同时,笔者对每个时期“龙学”的总结和概括亦有别于现行各种《文心雕龙》研究史,既突出每个时期“龙学”的重要成就和特点,更强调实事求是地审视百年“龙学”的问题,尤其是其民族文化本位立场的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心雕龙》研究视野的狭窄和单一,希望以此为新世纪的“龙学”起到警示作用。

在上述“龙学”发展的六个时期中,笔者着力对最后一个时期即新世纪“龙学”进行全新的概括和总结。这既是因为前五个时期在上述各种“龙学”史著作中已经有较多的论述,而新世纪的“龙学”尚无人做专题探讨,更是因为在笔者看来,21世纪的十五六年间,“龙学”的成就已在很多方面超越前贤,实在值得予以认真总结。如对百年“龙学”在大学课堂的风采予以典型呈现。百年“龙学”发端在大学课堂,主要的研究力量也在高等学校,对这一重要的学术现象进行总结,不仅有助于“龙学”的开拓和创新,有助于发现和培育新的“龙学”力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国学教育、人文教育。再如对“龙学”新生力量的关注和总结,以把握“龙学”脉搏的最新跳动,既有助于展示百年“龙学”的多彩和活力,从而揭示所谓“龙学”之形成和发展的深厚根基以及龙腾虎跃之壮观,更有助于我们为往圣继绝学,沿着前辈所开创的“龙学”之路,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尽绵薄之力。

第二,该成果以黄叔琳的《文心雕龙辑注》为百年“龙学”根基和“龙脉”所系,对其进行了认真考察。“龙学”史历来关注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和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而对黄叔琳的“辑注”有所忽略,实际上前二者正是以后者为基础的。该成果结合纪昀对《文心雕龙》以及黄注的评语、李详对黄注的补正,较为全面地梳理了三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黄注做出公允、客观的评价,从而不仅还原近代“龙学”的根基和缘起,更是借此指出现当代“龙学”不能再以黄注本为起点,从而无论黄侃之“札记”还是范文澜之“注”,均当视为“龙学”的一个环节而需要有新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该成果特别考察了林其锬先生对《文心雕龙》的集校,指出其于新世纪“龙学”的重要意义。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