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为何成为上海“开年大事”?
原标题:数据,为何成为上海“开年大事”?
“数据”,已成为上海的一桩“开年大事”。
今年1月1日,《上海市数据条例》(简称《条例》)正式生效。1月12日,上海新年首场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主题同样聚焦数据,明确有7方面37项《条例》配套措施在年内分批出台。
回首一年前,2021年首个工作日,《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些关键时间节点释放出有力信号——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路线已然明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只争朝夕、步伐坚定。
上海为什么把这件事看得如此之重?因为数据是城市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
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宽带光纤、基站、云计算中心等新型关键基础设施提供了必要的物理条件;数据则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深度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
这条新赛道上,上海跑在第一梯队——数据产业规模、流通活跃度、数据价值转化能力等全国领先,全市数据核心企业突破1000家,核心产业规模达230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去年11月,上海数据交易所在浦东张江正式揭牌;国际数据港建设也有新进展。作为上海数据要素市场的两大重要载体,将加快推动上海成为国内数据要素资源集聚地和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正成为“疫”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能。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本次《条例》的出台生效,就是为上海全面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按下“加速键”,也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系上“安全带”。上海不仅要坚持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而且要切实保护群众利益、弥补数字鸿沟。
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外,市民身边的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展。
今年初刚揭开神秘面纱的世博文化公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不仅是上海城区最大的沿江公园,还被称为“上海智能运营第一园”——随着公园(北区)顺利开园,“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当游客们在蜿蜒旱溪、静谧森林间穿行时,可能不会想到,身边或婀娜或挺拔的2.8万棵乔木都拥有各自的“电子身份证”,生长习性、灌溉养护情况等被全程记录。以数字化转型孪生公园基座为基础,多种数据被纳入统一管理平台。到全园建设完成后,系统将覆盖弱电系统15个、机电系统12个、终端设备约35万个、绿植芯片约3万个、设备类型101类,直达公园“神经末梢”,让服务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也让游园体验更加舒心便捷。
一座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从智能制造、在线新经济,到智慧医疗、数字景区,再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目前,数字赋能已经在上海的经济、生活、治理领域遍地开花。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在市民身边落地,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在数字时代,上海肩负使命,要精准把脉、前瞻布局,抢占“制高点”,跑出“加速度”。新年伊始,锚定国际数字之都,上海已乘势奋进!
相关文章
-
网信办就《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240万Wyze摄像头用户数据泄露,只因员工的一个误操作
-
发明计算机密码的人去世了,他还改变了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
-
老罗真的要做电子烟了?新商标已经曝光:小野和细红线
-
依托大数据技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熊猫阵亡,陌陌、YY财报背后的直播江湖仍在
-
市面上常用载冷剂都有哪些?
-
美图十年,圈地自“杀”
-
中国的游戏,世界的寒冬?
-
荣耀赵明:苹果是强大而令人尊敬的对手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超越
-
虎扑APP被下架;腾讯服务器大面积宕机;复联四香港定档|猬报
-
库克:苹果将继续提升店内和线上购物体验
-
微信零钱通在线服务一微信人工客服
-
氪星晚报丨丹华资本创始人张首晟教授去世;斗鱼紧急裁员波及海外业务70余人;沈南鹏辞去陌陌董事一职
-
中国屏幕巨头崛起:出货量全球第一,打破三星垄断!
-
千乘资本熊伟:2019年产业互联网不会爆发
-
特斯拉2018年报:全年亏损10亿美元,转向精细化运营
-
CPU烤肉,火山口熏棉花糖,人为了吃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
苹果产品经理称“通用控制是iPadOS多年努力的成果”
-
深度资讯|华为下调2019收入预期,重压之下靠什么突围?
-
淘宝、抖音、快手“三国杀”进入高阶版|超级观点
-
【钛晨报】苹果多款产品加征关税至15%;暴风集团冯鑫涉嫌行贿罪、职务侵占罪被批捕;社区电商爱鲜蜂停止访问
-
跨境电商不止邮政渠道,美国“退群”带来物流新机遇
-
不到一分钟破亿,京东首次披露时尚品类11.11销售额
-
深度资讯|新报告:6万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市场,哪些领域更有前途?
-
清华新生引热议,颜值绝美智商爆表,网友:这么优秀果然不是人
-
小米之家西安旗舰店即将开业:全国最大
-
智能建造师证书如何查询?证书效力如何?
-
小米是如何成为在印度收入最高的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