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小故事|分别近20年,他让留学归来的儿子下乡务农
原标题:党史小故事 | 分别近20年,他让留学归来的儿子下乡务农
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毛泽东与自己的孩子感情深厚,动荡年代里的长久分离也没有隔断父子间彼此的挂念。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始终教育和引导孩子们为民族和国家奉献青春、抛洒热血。在毛家父子的身上,人们感受到的不止是父子情深,还有更为厚重和广博的家国情怀。
1946年1月7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回到延安。在苏联生活了近十年的毛岸英,对中国的情况知之甚少,毛泽东决定送他去陕北农村锻炼。
1946年,春耕即将开始,在王家坪村一棵大柳树下的石桌前,毛泽东与岸英进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中的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首先询问岸英在苏联是否经常读自己寄去的书,得到肯定回答后,毛泽东欣慰地说道,应当知道中国的知识,更要懂得中国革命的知识!随后他郑重而严肃地对岸英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学到的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你还需要上另一个大学,这个大学过去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岸英欣然应允。
临行前,毛泽东又嘱咐岸英要老老实实地锻炼,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际的调查,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情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几天后,毛岸英来到延安县,成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学生。他种地开荒,没几天双手就打满了血泡,但也不叫苦叫累,只咬着牙继续干。盛夏,他的皮肤有的地方脱皮了,乡亲们心疼地劝他歇几天,他却恳切地说自己需要好好磨练,依然坚持出工。在乡下生活劳动的日子里,毛岸英不仅学会了耕地等主要农活,还同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他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彼时的“洋学生”俨然变成了一个地道的陕北壮后生!
毛泽东和毛岸英
毛泽东对儿女的爱,博大而深沉,细腻而严厉。年幼的岸英跟着母亲杨开慧身处牢狱时,他焦急牵挂;岸英和岸青留学时,他写信寄书,勉励教育;岸英在苏联参加卫国战争时,他鼓励支持;岸英回到延安时,他要求分别近20年的儿子到大灶吃饭,到乡下务农;新中国刚刚成立,他就让岸英回到湖南老家,祭拜母亲,看望乡邻;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送子出征……
当岸英牺牲的噩耗传回国内,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第六位亲人。
1986年,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回到延安,她久久地伫立在一张合影照片前,长久地凝视着40年前父亲和哥哥的面容,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斗转星移,斯人已逝,但定格在历史长空中的这份父子深情却能穿越时空,长存人间。
来源:王家坪革命旧址、人民网
相关文章
-
秦朝精锐神秘消失了吗 秦朝的精锐部队去哪里了
-
老祖宗的忠告:“喂狗别喂饱”是什么意思?其实后半句才是重点
-
依米提·那斯尔:怀揣希望行至远方
-
宋朝大臣上朝时手里会拿一块板子?有何用处?
-
古代皇帝妻妾人数之谜 历代皇帝的后妃远不止三宫六院?
-
琼中“百花岭”名称由来
-
解密朱元璋为什么把祖宗葬在水里:水底古墓之谜
-
中国最神秘天书是哪本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
康熙景陵为何会三次起火 康熙景陵何时被盗
-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下一句更经典,心酸的让人落泪
-
《真相》宋白羽的结局是什么?《真相》宋白羽最后死了吗?
-
颠覆你观念的历史故事之尧舜禹禅让的历史真相
-
中美外交小舞步:周恩来火速报告毛泽东“拿到敲门砖了”
-
北票龙:体型第二大有羽毛恐龙(长2.2米/中国辽宁出土)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琼崖革命第一人——王文明
-
江西发现280座无名红军烈士墓,网友:青山处处埋忠骨!
-
兰陵王大胜而归,拜见皇帝时说错了2个字,招来杀身之祸!
-
揭秘朱元璋手下大将的惨死状况:死得仅剩下一位!
-
阿纳拜斯龙:阿根廷双足食草恐龙(长2米/1.25亿年前)
-
苏州沙家浜一天好几场实景大型演出,很多老年人说门票不吃亏啊
-
廉颇是什么样的人?负荆请罪讲了什么故事
-
水浒中隐藏最深的伪君子是谁?不是宋江,此人看似忠义实则最歹毒
-
昨天嘉兴刚发现的这件宝贝,背后竟有这样一段传奇
-
19岁参军入伍,当上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去世时10万人自发送行
-
正月为什么叫正月,而很少叫一月?这一时期,中国人一年可以过四次年
-
开国女上校今年96岁,丈夫是开国大将,8个子女全是国家栋梁
-
明朝“土匪”阁老,以三个“温柔”招数,令全国贪官生不如死
-
清明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清新明朗气候暖和(每年4月5号前后)
-
架机叛变的飞行员,通敌后另娶新欢,抛家弃国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