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今日在长沙安葬,一日三餐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原标题:袁隆平院士今日在长沙安葬,一日三餐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11月15日,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仪式举行。同日9点38分,将由湖南省农科院主办袁隆平院士追思礼,展开对老先生的深情怀念,及近期科研成果进展的分享。虽然袁隆平已经离去,但他留下的宝贵遗产,国人将永远记住,因为杂交水稻直接解决了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当初中国培育杂交水稻,曾经遭到西方的嘲笑,认为中国不可能培育成功,那么杂交水稻为啥成为世界难题?就连美国也做不到的项目,却被袁隆平用行动来证明!那么他是如何攻破的?
但是袁隆平通过培植雄性水稻不育株的方式,完全解决了水稻自体授粉这个无法被避免的难题。只需要让拥有所需特性之一的水稻变成雄性不育株,那么就可以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轻松地完成这种水稻的杂交过程,而通过建立诱导水稻雄性不育株基因是否明确表达的方式,袁隆平不仅可以通过借助异种授粉的方式对水稻进行杂交,让水稻获得优良性状,还能通过重新让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架构再次休眠的方式,将这两种优良性状在这种水稻上继续遗传下去。
通过这种方式,袁隆平一代又一代地改良水稻,使得中国超级稻的亩产直接达到了3000斤,这对于必须要使用全球7%耕地养活至少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倘若袁隆平能够继续进行他的研究,或者接下来亩产量达到4000,甚至5000斤的强化超级稻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而这种水稻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中国的粮食问题能够得到充分的解决,还能确保像是非洲这样土地肥沃,但是因为战乱等各种原因丢荒已久的土地在再次被开垦以后,能够养活这个大洲原本就陷入饥荒状态的大批民众。
在中国,袁隆平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人物,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袁隆平的付出和杰出贡献,不止是造福中国人,更是让全世界人民都受益。回首袁隆平的一生,他把所有的一切都贡献给了水稻事业。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他也始终坚守自己的稻田,并且在多次采访中说:饿肚子真难受了。一直以来许多人都曾问过袁隆平:这么大年纪了,为何还要如此执着辛苦?他的回答永远是那么相似,因为他心系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如今袁老虽然已经不能再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他的精神永存。先生用一生为中国崛起而努力,为世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这份大志,千古难忘!
相关文章
-
人类需要像蚂蚁一样的“超稳定社会”吗?
-
《扫黑风暴》麦自立被埋在哪里?李成阳挖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
她是宋美龄之后的民国“第一夫人”,威望比宋美龄更高
-
都说美国和印度是天然盟友,为何冷战时两国彼此瞧不上眼
-
传承与发展:西辽帝国治下的契丹式生活
-
艺术品里的历史:波斯细密画上的士麦那之战
-
为何老一辈说黄鼠狼不能杀?科学研究表现,原来真的不能杀
-
中国迄今第一个!四川旺苍发现恐龙界“巨星”马门溪龙集中埋藏地
-
历史上的今天|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逝世
-
里耶秦简在湘西出土后,经过研究,破解了许多历史之谜
-
石头山上有古墓,盗墓贼和专家争着找入口,多年后一老农解开谜团
-
战争初期苏军为何不能用空间换时间?因为这一点,苏军只能死扛!
-
美国又抛“中国内存芯片威胁论” ,对福建晋华实施出口限制
-
西德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为何还有很多国民往东德跑
-
这个被日本侵略的国家,却给日本兵立雕像纪念,还非常感激他们
-
“采生折割”是什么东西?简直泯灭人性,明朝一旦发现立马就凌迟处死
-
古人常说: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鞭春到底是什么意思?
-
二战时期日本为提倡大量生育 男女学生全部裸体上课磨炼精神
-
古时候每个时期,西方也有辉煌的文明,为何说中国古代依旧强大?
-
老照片80年代武汉白浒山外贸码头湖北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
-
假如探春不远嫁,贾府还会落得个"家亡人散各奔腾"的全面败局吗?
-
盗墓贼留下现代瓷器,专家挖出后当宝贝,鉴定结果气炸专家
-
孙恪勤:欧洲的“老本”为何吃不下去了
-
传奇人生默默奉献
-
黄皮肤的蒙古人为何能孕育出白种人民族,乌孜别克族因何定居新疆
-
日本侵略画报上的“爱国妇女”全面顶替男人解决战争后顾之忧
-
话说世界系列:诺曼征服|中世纪英国的奠基
-
美军高官刚刚口出狂言,剑指中国南海台海,释放危险信号
-
年仅16岁纳粹德军被美军俘虏,问想怎么死?说了4个字,感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