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古代一斤是16两,其中暗藏大智慧,谁敢“缺斤少两”后果很严重

原标题:古代一斤是16两,其中暗藏大智慧,谁敢“缺斤少两”后果很严重

中国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拥有无数传统习俗,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有一些至今还在沿用。但也有一部分被废除,或者是被改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严格来说应该是一种换算方法,大家都听过一个成语叫做“半斤八两”吧,它常形容水平相等,细想一下,称重半斤明明就是五两啊,为什么会有八两的说法呢?这其实就是古代和现代在换算上出现的差异,在古代我们十六两才为一斤。有人不禁要问,这非整数换算起来多麻烦啊,但其实这里面藏着的是古人的智慧。

?

要想解释清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来说起。当时六国被他灭掉,但文化、习俗、一些日常的制度都是不一样的,交流沟通非常困难,这就导致很多政令不能有效快速的实施,这对于国家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所以秦始皇开始指定统一的文字,统一的车道,但是到了要制定统一的斤两这里,出现了一些困难。负责此事的李斯将问题上报给了秦始皇,他一看便给了四个字的批复:“天下公平”。于是李斯便按照这四个字的笔划,共计十六笔来规定一斤就按十六两来换算。

?

其实这种说法只是谣传,更为可信的是下面这种。当时六国对于衡的规定不一,各式各样,这要是做起生意岂不是乱套了。于是秦始皇便在比较普遍的十三两的基础上又加了三两,成为十六两,这可不是凭空想的,而是根据天上星辰所定,参照的正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以及福、禄、寿三星这十六颗星星。同时也寓意做生意要诚信,如果敢缺人家斤两,那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就少禄,要是敢少三两直接就会折寿。这么看,古人对待不诚信的现象,也是敢于撂狠话呀!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