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创作《团圆》
原标题:巴金创作《团圆》
发布时间:2021-11-02 来源:人民政协报
1950年,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开始了。1952年,曹禺受当时的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丁玲之托写信给巴金,动员他参加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组。
巴金第一次赴朝采访是1952年3月至10月,在朝鲜战场7个月的日子里,巴金同创作组成员黄谷柳、白朗、逯斐、魏巍等被许多英雄事迹感动着。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弥漫的硝烟中,体验了钻防空洞的险境和“一口炒面一口雪”的艰苦生活。1953年7月27日,巴金听到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 店签字。为进一步补充素材、体验部队生活,他再一次主动要求入朝,连即将召开的第二次文代会也无心参加,就挥手告别了刚刚团聚9个月的家人,于1953年8月,匆匆搭乘军邮车赶到志愿军西线部队,又在那里单独采访了5个多月,至1954年1月回国。
1952年10月,六连在开城保卫战中担任坚守67高地的任务。在指导员、副连长先后负伤后,副指导员赵先友指挥全连坚守阵地,最后只剩下赵先友和通讯员刘顺武两人了。赵先友用步话机向团长报告:敌人已冲上我军阵地,要求炮兵直接向自己阵地射击,并大声喊:“向我开炮!”阵地被夺回来了,但赵先友和刘顺武却壮烈牺牲了。
战斗胜利后,巴金到六连所在团采访,团长张振川向巴金详细介绍了战斗经过和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巴金听后非常感动。这次出行,他准备创作中、长篇小说的设想逐渐在心中形成。他在信中告诉夫人萧珊:“要写出一部像样的作品,我得吃很多苦,下很多功夫……我还想在上海仔细地读两本苏联战争小说,看别人怎样写战争,好好学习一下……”
1961年,经过七八年的沉淀,巴金终于写出了中篇小说《团圆》,发表在1961年8月号的《上海文学》上。在这部小说中,巴金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用“我”的耳闻目睹,向读者讲述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影片公映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转自人民政协报 文/阎泽川)
[责任编辑:吕薇]
来自:团结网http://www.tuanjiebao.com/2018-11/13/content_158478.htm
相关文章
-
记惨遭全师覆灭的180师志愿军
-
叙利亚获得S-300后感到很安全!伊朗将军:无需伊方助力
-
民间故事:樵夫夜宿美妇家,半夜摸到硬东西,钻进树洞逃过一劫
-
民间故事:明朝一渔夫,捕获一条大鲤鱼,放生后成为大富翁
-
王锐|锻造“政治民族”: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的理论意涵
-
景德镇冷门景点,青山环抱远离嘈杂,展现原生态生活,知道的不多
-
[图文]傅作义为何夜袭五原城
-
葡国鸡:亚洲本土发明出来的欧洲菜
-
人被砍头后,还有意识吗?法国男子拿自己做实验,用生命得出结论
-
苏联宣传画上的勃列日涅夫,他是一个有争议的领袖
-
2天票房破8亿,真实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战役,远比电影要惨烈得多
-
西伯利亚是怎么丢的?康熙皇帝大笔一挥就没了
-
蒋介石日记谈如何处理福建19路军兵变
-
[图文]揭露险象环生的日本政府投降内幕
-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仪仗兵
-
《原谅,但不能忘记》争议不断?这只是历史冰山一角,事实更严重
-
解密彭德怀在朝鲜前线的最后时刻
-
中国南海主权历史依据可追溯至2000年前
-
因为中原王朝的一次内乱,这个地方脱离了中国上千年
-
白宫受到2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川普想讨个便宜之后就对华休战?
-
天上没有道路,民航飞机为何要按照航线飞行?
-
找通胀应对之策?1946年代或是更好的参考
-
山西考古队发现,一座周朝合葬墓,发现一件随葬品时:请专家!
-
宜家在巴黎市中心开店
-
淞沪会战初,中国两个师为何拿不下日军数千人?陈诚一语道破玄机
-
朝鲜纪念中国志愿军赴朝参战57周年
-
日本侵华终结“黄金十年”
-
雇佣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非常强悍,到底是在为谁卖命?
-
历史上的今天|“邮票之父”罗兰·希尔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