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神话故事 > \

700年前,一个外国男人来到中国,自此,外国人都认为中国是天堂

原标题:700年前,一个外国男人来到中国,自此,外国人都认为中国是天堂

在我国,马可·波罗这个人还是很有名的,曾多次出现在我国教科书上。他是一个意大利的旅行家,东亚很多国家都留有他的足迹。在那个时代,他也来到过中国,并且在中国呆了有十七年多。

在这之后,他将自己在中国的见闻整合成了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游记》。后来,这本书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时至今日,这本书已经被译多种语言,在很多个国家售卖,是一本十分畅销的书。虽然有这本书,但是数百年来,有很多人都对这本书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是当时的一个贵族,以前他的爸爸跟伯父都去过中国,并且,得到了当时皇帝的信任,所以,皇帝又让他们作为元朝与罗马之间的使者回去见教皇。见过教皇后,他们一行人在回中国的路上就带上了在当时只有十七岁的的马可·波罗。

他们这群人一开始从威尼斯出发,经过艰险的古丝绸之路,翻山越岭终于到达了我国的境内,在路上他们一共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

到达中国后,他们就觐见了当时的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皇帝对当时只有21岁的马可·波罗非常的喜欢。并且,马可·波罗也是十分的聪明好学,他把自己在中国时看见的,听见的都写进了自己的游记之中。

之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书中的许多说法都被证实是真的,所以,这本游记也就被很多人赞赏。但是,书中还有一些夸大其词的说法让人们产生了“他究竟去没去过中国”的怀疑。

在这其中,最大的疑点就是“襄阳献炮说”和“扬州总督说”。

他在游记中写道:当时蒙古军队攻打襄阳的时候,遭受到了强烈的抵抗,导致久攻不下。在这个紧要关头,马可·波罗就献出一计,让他们用投石机来攻打襄阳。军队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果真将城市一举攻下。

但是,在我国的史料中记载中,提供这个计策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一个崇拜回教的波斯人,所以,这个投石器又被叫“回回炮”。

并且,据古代史料记载,襄阳城被攻破的时间是一二七三年,而马可·波罗是在一二七五年才到达元朝的国土,所以,怎么可能是他献的计策呢?照这么来看,这本游记的可信度还有多高呢?

这本游记中还写到说,他曾经接受皇帝的任命去担任扬州总督,并且,在扬州呆了三年。其实,这件事也是不可信的。扬州这个城市在当时是帝国的中心,地位十分重要,并且,这个城市中的人大多数都是汉人。

此时,身为一个不懂汉语的年轻外邦人,皇帝就算再喜欢他,也不可能会让他担此如此大任。更何况,在扬州的县志以及元代的史料中也找不到他担任扬州总督的记录。

还有一些其他的疑点,比如说,他讲自己在中国呆了有十七年,却将风景壮丽的北方描绘成白茫茫的一片,连皇帝的家谱都不了解。另外,当时的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茶叶是很喜爱的,但是,在这本游记里,对于茶叶文化却是只字不提。

还有一点就是,他对于中国很多地方的称呼都是用的波斯叫法。通过以上这些疑点,所以,就有很多人认为他其实根本没有来到过中国,他的这本游记都是通过来过中国的波斯和土耳其商人的描述,再加上,自己的幻想而写出来的。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坚持他来过中国,他们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本游记中对于中国一些城市建筑的描绘是相当准确的,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是不可能有如此准确的描述的。

第二:这本书中记载了刺杀奸人阿合马的事件,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事件,那么,他是不可能把这件事讲述地这么详细,还跟我国的史料记载相符合的。

第三:就是虽然在元代的史料中没有直接记载他到访的直接证明,但是,在明朝的《永乐大典·站赤》里曾经提到了马可·波罗这个人。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人赞同,并且,他们都有自己支持的证据,争论之间就出现了一个折中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他在当时的确来过中国,可是,他没去过南方只来过北方,他描写的南方城市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想象。并且,他的地位也没有那么高,只不过是一个给皇帝提供欧洲见闻的小人物罢了。

若是这第三种说法成立,马可·波罗历经千辛万苦不远万里来到了我国,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汇总编写成游记,第一次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了东方,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以及融合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在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他们纷纷东来,寻访中国。自此,也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从而,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当然,这些交流不一定都是善意的,这也导致了后来的中国损失惨重。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参考资料:

『《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