梼杌是何物? 关于梼杌的一些史料记载
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此文还记载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敦同沌。此谓舜流放四凶,以梼杌况鲧。鲧,禹父。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神异经》注道:"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
谓之梼杌。-;-;《左传•文公十八年》。注:"凶顽无匹俦之貌。"。服注:"梼杌状似虎,豪长一尺,人面虎足,猪牙,尾长丈八尺,能斗不退。"
楚之梼杌。-;-;《孟子》。注:"嚣凶之类,兴于记恶之戒,因以为名。丁音恶兽名也。"
《春秋》云:"颛顼有不才子名梼杌也。"
《孟子•离娄下》道:"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梼杌,音桃物。此谓梼杌同乘与春秋,为国史名,楚史名《梼杌》。
《孟子•离娄》载,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孟子在这段话中提及春秋时期三个国家史书的名称:鲁国的史书为《春秋》,楚国的史书为《梼杌》,晋国的史书为《乘》。对《春秋》和《乘》的命名,厉来无异义。"鲁以编年举四时为记事之名,故以因名春秋也。""晋国所记,言之则谓之乘,以其所载以田赋乘马之事,故以因名为乘也。"
《孟子注疏》中的这些解说,未见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唯独对楚之"梼杌",则异见纷呈。《注疏》说:"自楚国所记而言,则谓之梼杌,以其所载以记嚣凶之恶,故以因名为梼杌也。"显然,这种解释与孟子所说的"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相违背。奇怪的是,人们对此反而没有疑议,却对"嚣凶之恶"生发出五花八门的解说。
"梼杌"究竟为何物,论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说是凶兽的,如东方朔在《神异经-西荒经》中所描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
有说是凶人的,如《左传?文公十八年》所载: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四凶。梼杌乃颛顼的不才子,不可教训。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天下之民为之梼杌。
有说是凶木的,如王筠在《说文解字句读》中释曰:"梼杌,恶木也,主于记恶以为戒也。"
有说"梼杌"就是夏鲧的,如薛安勤在《国语译注》中注云:"梼杌即鮌,也写作‘鲧’,传说是远古时代部落首领,神化后变为黄熊。"
有说"梼杌"是形容无知之貌的,如杜预在《左传》注中即言:"嚣凶无畴匹之貌也。"贾逵亦取此说。
还有说"梼杌"就是鳄鱼的,如唐善纯在《释"梼杌"》一文中说:"‘梼杌’正是苗语鳄鱼的意思。""梼杌"源于苗语,即是鳄鱼,是楚人的图腾。"类似说法尚可举出数端,限于文幅,兹不赘录。
一言以蔽之,用上述诸说诠释楚史何以名《梼杌》,都是牵强的、站不住脚的。孟子在说那段话的时候,当读过晋、楚、鲁三国的史书。否则,是不可能做出"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的结论的。孟子所说的"一也",当是指这三国历史书的形式特点、内容结构是一致的。
鲁国的《春秋》经孔子修订后流传至今,且有传者三家,谓之"春秋三传"。其基本状况,一目了然,无须多言。晋国的《乘》,早已亡佚。但其所记为田赋乘马之事,也不难理解。据《司马法》所言:"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为匹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为终,终千井,三千家,革车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终为同,同方百里,万井,三万家。革车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由此可见,田赋乘马之事,关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大事。与孟子"事则齐桓晋文"无悖。
另据《左传》记载,晋在城濮战时,仅有战车三百乘。而到昭公十三年,经过约一百年的努力,竟拥有甲车四千乘。这大概就是晋人以"乘"作为史书书名的原因吧。
楚国的史书所记绝不可能是"嚣凶之恶",前文列举的那些说法,与孟子所言不相合拍,于理不通。"梼杌"二字从木,它一定还有与木有关的本义在。《说文解字》:"梼,断木也,从木,寿声"。而"杌"字,《说文》未收。但收有"兀"字,解为"下基也"。《汉语大字典》"杌"下有一个义项非常明晰:"砍树剩余的桩子"。"梼"和"杌"放在一起,"梼杌"的词义应该是十分清楚的。可是,某些文字学家却反而把它理解得复杂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梼"云:"谓断木之干,头可憎者。""断木"是,而"头可憎"则为"添足"。焦循在《孟子正义》中说:"惟梼杌皆从木,纵破为析,横断为梼杌。断而未折其头则名顽。是梼杌则顽之名,因其顽,假断木之名,以名之为梼杌,亦戒恶之意也。""横断为梼杌"甚是,余则皆为不着边际之发挥。此正应了一句名言:超越真理一步便是荒谬。
相关文章
-
孙悟空手中的铁棒,真实的名字叫什么,不是定海神针和如意金箍棒
-
关于七夕节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亦称“乞巧节”
-
观音大士的来历 是十二金仙慈航道人变的吗?
-
逼得如来的舅舅当众下跪,把地藏王菩萨吓得不敢出头,他是谁?
-
乌巢禅师是谁 乌巢禅师的形象是怎样的
-
上古时期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
鹿力大仙:原型是白鹿精(挖心剖腹而亡)
-
爱上唐僧是假,女王求亲另有隐情!
-
《封神榜》中姜子牙坐骑“四不像”究竟是什么?
-
如果不去西天取经,孙悟空的结局会如何?你看如来是怎么说的
-
红孩儿在观音处得了正果,他是菩萨还是罗汉呢?你看悟空怎么说?
-
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为何警告他不要忘了本来面目?暗指什么?
-
孙悟空从五行山下出来就变弱了?你看猴子头上戴的东西就明白了
-
猪八戒因为这件事敢顶撞观音菩萨,难道真的是因为没脑子吗?
-
蝎子精为什么叫琵琶精?居住在琵琶洞(原形像琵琶大小)
-
春·游记丨在城市里寻找春天
-
人生三苦,熬过方知成熟
-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汇总 你都知道哪些
-
中国人为什么称为“龙的传人” 关于龙王的塑造
-
金蝉子为什么被贬下凡?真的是因为听佛法走神被贬吗
-
猪八戒有一项独门绝技,为何高老庄用过后再也不用?
-
饕餮是怎么死的? 饕餮死亡原因介绍
-
孙悟空到底怕不怕三昧真火?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杨玉环被称为羞花源于和花比美
-
老子一气化三清是怎么回事?三清都有谁
-
【读书季】跟着思维导图读名著——西游记(45-48回)
-
天津有个“泥人张”,磁县有位“泥人周”……
-
夜读丨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锦绣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