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影视圈 > \

《拆弹专家2》: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性的复杂与英雄的抉择

原标题:《拆弹专家2》: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性的复杂与英雄的抉择

随着影片的多样化,各种危险职业也被拍成了电影搬上大荧幕,比如由刘德华主演的《拆弹专家》和《拆弹专家2》,在这两部电影里,我们都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拆弹专家的高危险性,他们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选择走向炸弹。

在2020年上映的《拆弹专家2》,虽然与之前那部属于一个系列的电影,但是差别甚大,相比于第一部的紧张刺激,第二部反而显得过于累赘。

或许导演邱礼涛是为了让这部电影再次出奇,所以设定了一些别的情节,可是这些片段就像是生搬硬套一样,对于那些期待已久的观众来说,《拆弹专家2》令人大失所望!

当拆弹专家变成了一名恐怖分子

在电影《拆弹专家2》上映的时候,人们以为这是《拆弹专家》的续集,然而它只是延续了第一部电影的名字,主角与剧情等方面已经与第一部截然不同。在这部电影中,导演邱礼涛仍旧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拆弹专家的故事。

潘乘风(刘德华 饰)是一位优秀的拆弹专家,然而随着一次意外的发生,他的腿不幸被炸伤,潘乘风成为一个踩着义肢的残疾人。

对于潘乘风这样昔日风光无比的拆弹英雄来说,只能靠义肢来生活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导演也通过电影中的某些片段向观众展示了他的痛苦心理。

在香港电影中,兄弟之情是必不可少的,在《拆弹专家2》电影中,导演也延续了香港电影的某些特色,那就是在影片中穿插大量的兄弟感情戏份,董卓文(刘青云 饰)是潘乘风的同事兼挚友,两人曾携手作战,彼此之间默契十足。

然而潘乘风出事后,等待潘乘风的是降为文职,好友董卓文便升职,这种赤裸裸的差距令潘乘风的心态一下子崩溃,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于是在电影中便上演了一场当众辱骂众警察的事件。

导演邱礼涛用了一种穿插式的回忆拍摄手法去插入一些片段,性情大变的潘乘风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呐喊。

在这段长达几分钟的情感爆发戏中,刘德华把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他把愤怒、屈辱以及一种不能接受自己现状的无奈等多种复杂情绪表达出来,令观众不由自主同情他的遭遇。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延续了第一部的爆破戏。电影中的一些爆破大场面,导演及其剧组方面做到了精益求精,斥巨资搭建场地,再使用了昂贵的特效来展示爆炸的场面,这些片段也是电影《拆弹专家2》中最紧张刺激的场景。

在电影中出现过多个拆弹的画面,在拍摄这些画面时,导演并没有偷工减料,比如在现场人员的调配上,还有拆弹工作人员需要穿戴的防爆服,尤其是防爆服里面刻有名字,这一细节令人泪崩。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拆弹专家的危险,但凡出现一丝差错,就可能会给人体带来毁灭性的摧毁,最后只能靠防爆服里面的名字来辨认。

在影片一开头,潘乘风便与同事董卓文一起拆除了一颗小炸弹,两人配合默契,十分从容。电影从这里开始,导演便在告诉我们潘乘风的身份,他不是一个普通的拆弹人员,而是一名身经百战的拆弹专家,他的能力值得任何人肯定。

随着剧情的展开,导演突然又安排了一场拆除室内炸弹的戏份,也正是在这个片段中,专家潘乘风为了解救困在微波炉中的小猫,他不幸被微波炉中安装的炸弹所伤。

从这里一切就开始改变,电影也就正式进入了主题。在我看来,这一片段有失偏颇,只是为了推动剧情,忘了考虑角色的设定。

电影中的潘乘风本是一个专家,为何会盲目就打开微波炉解救小猫呢?要知道,在拆弹过程中,拆弹专家对周遭环境绝对是高度警惕的,不会如此莽撞。所以,这里的剧情在影片中并不能自圆其说,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生硬地推动剧情。

剧情反转再反转,观众表示很迷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了他认为所谓的创意来拍摄,在意外发生之后,潘乘风成了一名恐怖分子。

潘乘风作为一名拆弹专家,他对各类炸弹了如指掌,因此他也熟悉炸弹的制作,可想而知,这样的恐怖分子是多么的可怕。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拆弹专家2》的剧情也没有让观众一下子就猜到。

为了追求剧情上的刺激,导演邱礼涛把这部犯罪剧情片拍出了悬疑片的感觉,让观众暂时猜不到潘乘风真正的身份。当潘乘风在一次爆炸现场晕倒后,他便失忆了,而为了找回自己的记忆,他决定单独行动。他遇见了自己的老搭档董卓文,也遇到了自己的前女友庞玲(倪妮 饰),三人之间的故事以一种穿插式的拍摄手法呈现出来。

在这部电影中,有精彩的部分,比如爆破戏;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多次生硬的情节转换。英雄断腿,被降职,心理发生变化后就选择报复社会,失忆,电影中的这些桥段一一呈现的时候,不少观众表示很迷。

尤其是庞玲让潘乘风做卧底戴罪立功的时候,观众以为这又是一个警察卧底的故事,可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得不说,导演太想把这部电影拍好,毕竟第一部曾引起过轰动,然而想要表达的元素太多,电影反而显得虚假,让人迷惑的同时缺失了真实性。

在《拆弹专家2》中,潘乘风无疑是一个具有主角光环的人,刘德华为了扮演这一角色,拼命锻炼身体,所以在电影中我们仍旧可以感受到华仔的魅力,但是电影并不只是一个角色的纪录片,也不只是一个角色的歌颂片

当潘乘风在医院的时候,复活会成员想救出他,然而这个时候的潘乘风已经失忆,于是他本能地逃跑。

在影片中,这段长达几分钟的追赶戏份十分刺激,导演及演员已经呈现出了最好的戏剧效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段戏太假,只有一条腿的潘乘风居然可以躲过警察和恐怖分子的追捕,这段打戏只是为了展现潘乘风的超能力,而现实中,这种超能力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是电影开始令我失望的地方。

随着剧情的发展,导演为了尽可能地加入相关情节,直接把潘乘风这个人从拆弹专家“变”成了恐怖分子,在人物性格的转换上太过牵强,无法令人信服。

潘乘风首先是一位警察,然后才是一名拆弹专家,他心中有一种对正义的信仰,他热爱这份事业,所以才会多次成功地拆除了炸弹。

那么潘乘风会因为一次意外就背弃自己的信仰吗?这好像有点说不通。不过在这部电影中,为了不上演经典的“卧底”戏码,导演邱礼涛让潘乘风彻底地变成了坏人,这貌似是一种剧情反转,实则是对角色定位的不明确。

在这部电影中,出场的主要人物并不多,董卓文与庞玲这两个角色实际就是一种陪衬,戏份较少的他们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或许是拍摄前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倪妮扮演的庞玲从气质上看就不像是一位警察,在与刘德华对戏的时候缺些火候。而在电影后期,庞玲这个角色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她知道了潘乘风的真实身份,为了人们的安全,她选择了欺骗前男友。

不知是电影后期的剪辑原因,还是编剧的问题,这里的情节让很多观众看得云里雾里,庞玲为什么会选择撒谎呢?她难道希望自己曾经的爱人潘乘风陷入危险吗?

而且在影片中有一个很明显的BUG,那就是庞玲给潘乘风看的家并不是一个家。对于潘乘风这种心思缜密的人来说,庞玲怎么会出现这种失误呢?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导演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为了让潘乘风的最后结局做铺垫。

在电影最后,潘乘风受到了他该有的惩罚,他与那些核炸弹一起毁灭,消失在空气中。在这部电影中,这个结局是最令人信服的,因为在影片最后,导演通过种种细节已经证明了潘乘风的真实身份,他自己种下的恶果需要自己去摘除,于是潘乘风永远的离开了。

对于这部电影,导演邱礼涛一味地叠加了很多元素,却忘了考虑角色设定,甚至有些情节是欠缺考虑的,这就是令人失望的地方。

最令人失望的是,在这部电影中,人物一味的靠嘶吼来输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潘乘风的多次呐喊。可是这种歇斯底里的表演方式已渐渐不被观众认可,并不是声音大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有分量。

在我看来,与其花时间看一部疯狂输出角色观点的电影,还不如静静地欣赏一部娓娓道来的佳片,只有戳中内心的台词才会让人真正明白电影要表达的主题。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