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与蛮夷和亲时,为何只见公主出嫁,却不见迎娶蛮夷公主
原标题:历代王朝与蛮夷和亲时,为何只见公主出嫁,却不见迎娶蛮夷公主
和亲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来,一直到清朝,可以说是贯穿了我国历朝历代,乃是古代王朝对外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在和亲的过程中,中原王朝基本以嫁女为主,几乎没有听说过娶妻,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何和亲基本以嫁女为主,却几乎没有皇帝娶异族公主?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在于外族和亲的过程中,不论本方处于战略优势,还是处于战略劣势,这又是为何呢?个人认为,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因素造成的:
1、“天朝上国”的心理需求。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尤其是汉人王朝,似乎总有一种“中国中心主义”在作祟,即使自己被打的满地找呀,仍然对周边的异族有一种心理上的歧视,往往将其国家成为化外之国,将其生活的地区成为化外之地,将其民族成为化外之民,甚至冠以蛮、番、夷、等贬低字眼。因此,在和亲的时候,将公主嫁给外族,外族君主便等于比皇帝低了一辈,皇帝便成为了外族君主的岳父;而皇帝如果娶了外国公主,那么皇帝岂不是比外国君主低了一辈,反而成为了外国君主的女婿?在极度讲究“君臣之道、父子纲常”的古代,在伦理方面吃亏,古人是绝不会答应的。
2、嫁女能够表达诚意。古代出嫁的女子虽然对外称为“公主”,但真正是皇帝女儿的却少之又少,不仅大多以宗室女为主,甚至以地位更低的婢女充之,而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女子地位相对较低,因此出嫁并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此外,中原地区相对较为富庶,而为了表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中原王朝在嫁女的同时,往往会奉送上极为丰厚的嫁妆。嫁女又送嫁妆,对少数民族却少有索取,这无疑能够极大彰显朝廷的诚意。
3、外族乐于迎娶公主。相较于中原王朝来说,生活更为清贫的外族,对于伦理上吃亏反而不是那么在意,他们更加注重实际利益。而中原王朝在和亲时,嫁妆中不仅有着大量的钱财,而且往往会送去大量的书籍、工匠和粮种等,以达到教化当地百姓、以息兵戈的目的,而这些都是外族急需的东西,因此胡人君主对于迎娶中原公主可是极为乐意的,甚至于主动求亲者也不在少数。
此外,古代皇权社会,皇帝后嗣的血脉乃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皇帝之所以不轻易娶外族女子,同样也有担心外族蛮夷的血脉导致皇室的血脉出现问题的考虑。
也曾有人想要打破定制,但均已失败告终
虽说“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但在和亲方式方面,虽然有不少人都曾试图打破这种定制,但却均已失败告终。早在东周时期,周天子便曾想要取戎狄的女子,但刚刚提出这个想法,便遭到了卿大夫们的阻拦,最终以失败告终。
到了风气较为开放的唐朝,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东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请求和亲,而他提出的方式,便是要求唐朝贵族迎娶自己的女儿。武则天考虑到当时武周内部并不稳定,不宜与外族轻启战端,因此答应让侄孙淮阳王武延秀迎娶突厥公主。
武则天同意了,武延秀也没什么好说的,可朝中大臣却不答应,凤阁舍人张柬之立即出来阻止,说道,“自古无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国王者”,再加上阿史那默啜以自己女儿必须嫁“李唐宗室”为由,导致这桩婚事最终告吹。由此可见,即使在风气较为开放的唐朝,即使迎娶异族公主的只是朝廷贵族,同样为大臣们所反对。
到了“安史之乱”时期,唐王朝请求回纥协助自己平定叛乱,于是回纥便狮子大开口,不仅索要了一堆好处,而且还要求唐朝皇帝迎娶自己的公主。虽然此时的唐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基本没有资本谈什么血统,然而即使如此,不仅皇帝不愿意娶,就连王爷也不愿意,经过商定这个责任最终落到了敦煌郡王李承寀头上。
李承寀乃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次子李贤之孙,邠王李守礼之子。李守礼这个家庭也算是悲惨到家了,其父李贤被武则天害死,女儿金城公主又被嫁到了吐蕃,如今迎娶外族女子的责任又落到了他儿子头上。这桩婚事虽然最终成功,但回纥公主嫁到唐朝之后,却被唐朝册封为了毗伽公主,如此一来便等于又挽回了些许颜面。
当然,中原王朝的帝王也并非不娶异族女子,如果是藩属国以进贡的方式向宗主国进贡美女,中原王朝的帝王一般也会收入后宫,只是通常位份较低而已,而即使帝王不娶,也通常会赏赐给王公大臣,而王公大臣对于进贡的美女,则通常也是不抵触的。
相关文章
-
皮尔逖龙:巨型肉食恐龙(长11米/仅发掘一块颅骨)
-
此人兵器重达六十斤,两度单挑双鞭呼延灼,击毙没羽箭张清
-
明朝三大昏君排名:朱厚熜/朱翊钧/朱常洛(个个是奇葩)
-
被时代遗忘了的抗战国家元首
-
盔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7200万年前)
-
古代妃子第一次侍寝时,嬷嬷都告诉了她们什么?
-
秦孝文王是秦始皇什么人 秦孝文王和秦始皇有何关系
-
做好领头雁当好排头兵
-
夏朝无法被证明存在,中国文明史,真的只有3700年吗?
-
她原本是公主,因亡国沦为宫女,美貌动人被皇帝看中册封皇后
-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或是孔子弟子的后人(至今无定论)
-
为什么60岁以上的农民为国交公粮,却领不到养老金?原因你想不到
-
曼特尔龙:欧洲大型恐龙(前肢只有后肢一半/长7米)
-
清末山东老照片:曲阜孔林、邹县孟庙、泰山碧霞祠
-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
德克萨斯龙:美国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距今9900万年前)
-
经济最为繁华的宋朝,对于这一罪名又是怎样判定的呢?
-
原巴克龙:中国中型恐龙(长5米/出土于阿拉善地区)
-
古代男子娶不到老婆怎么办?唐朝鼓励寡妇再嫁,宋朝的方式最有效
-
他是长征中牺牲的三个师长之一,血战湘江,为不当俘虏扯断肠子
-
中国史观发展概况
-
身为太后却给别国国君当情妇达30年?还生下两儿?真相让人感慨
-
程门立雪、掷地有声、江郎才尽……这些典故居然都和萧山有关
-
从“箸”到“筷”,筷子经历了什么
-
白垩纪乌因库尔组有什么恐龙?12种物种(最大体长40米)
-
长征路上统一战线
-
古砖残瓦识前朝
-
元朝为什么能征服西藏
-
匈奴王阿提拉,蒙古可汗成吉思汗,PK一下哪个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