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过去了,还记得98年抗洪中牺牲的李向群吗?父亲:替儿子抗洪
原标题:23年过去了,还记得98年抗洪中牺牲的李向群吗?父亲:替儿子抗洪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自7月以来,我国各地纷纷进入汛期,暴雨洪水接踵而至。
尤其是前几天河南省的特大暴雨,更是千年一遇,仅省会郑州市一小时的降雨量就超过了100个西湖。
同样的夏季,同样的暴雨,让我们不禁想起1998年,想起那场百年难遇的洪水。
由于自1998年6月中旬以来的长期大量降雨,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多条河流水量暴涨,无数土地民宅被淹。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障国家社会利益,无数人民子弟兵不顾自身安危,冲锋一线,在肆虐的洪水中保卫我们的家园。
李向群就是其中一员,他带病奋战在抗洪前线,四次因过度劳累而晕倒。
最后终因抢救无效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0岁,定格在那个洪水肆虐的夏季。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李向群牺牲之后,他的父亲还提出一个要求“我要完成儿子未完成的事业,替儿子抗洪”,让人每每想起都泪流不止。
01 立志报国
李向群出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的伊始,父母皆顺应时代潮流下海经商,让李家由贫穷一步步走向富有。
作为这些变化的亲身经历者,李向群自幼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跟着国家跟着党,一定没有错!
李向群
1996年,李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年收入已经超过十万(当时个人的平均月收入不过几百元),李向群也由此成为了众人艳羡的有钱人。
可他并没有将自己当作一个“富二代”,任意挥霍金钱和生命,反而产生了一个想法:当兵。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自找苦吃,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他十几年来最大的梦想:
“我从小就喜欢看打仗的书籍和电影,电视。我佩服解放军叔叔勇敢,顽强的作风。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去保卫祖国,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尽心尽责,在紧急关头,我将不惜自己的一切,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当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我甘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这段话是李向群上学时在一篇有关理想的作文中所写,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立志报国,虽死不悔。
在得知儿子的远大抱负之后,李父李母并没有加以阻拦,反而为自己儿子的志向和觉悟感到开心,鼓励他:“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去吧!”
有了父母不遗余力地支持,有了自己坚定的决心,李向群斗志满满,终于在1996年的12月梦想成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众所周知,新兵的训练很苦,很多人只待了几天便熬不住,可李向群这个明明可以回家继承家产的富二代却都咬牙忍了下来,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句累。
甚至还在入伍的第三个月给自己写了一份决心书,定下十分苛刻的要求,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
为了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天不亮就起床训练,在别人的士兵休息聊天的时候也不忘给自己加餐。
投弹训练场,部队文化课堂……他的身影成了部队最靓丽的一抹风景。
高付出,高回报,李向群的拼命和努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检验中得到了印证:
1997年上半年考核名列全营新兵第一,受到营里嘉奖;
1997年年终考核获得军事训练满堂红,被评为“优秀士兵”。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告诉他,告诉大家,李向群的选择没有错,立志报国的信念没有错。
我想,当他拿着沉甸甸的钢枪,和战友们一起高唱着“当兵为什么光荣,光荣因为责任重”的军歌时,便将军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刻在了心中,融进了骨髓。
军人为何而光荣,因为责任,因为信念,因为心中不灭的热血和理想。
而李向群,最终用生命践行了它们。
98年抗洪实景
02 抗洪英雄
1998年6月13日,李向群回家探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暴雨和洪水开始慢慢侵袭我们国家。
每天打开电视,看到的不是各地的险情报道,就是哪支军队又前往一线支援,这让在家中休假的李向群坐立难安。
6月22日,他终于下定决心提前归队,和战友们一起为祖国和人民而战。
面对刚刚到家又要离别的儿子,李母感到十分不舍,希望可以再和他多待几天。
“儿子现在是部队的人了,现在部队要抗洪抢险,我能待得住吗?”
李向群调皮地说着,一句“部队的人”让李母不得不放人。
然而,任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短暂的相聚竟成了母子间最后的诀别,自此以后只能是天人永隔。
在归队之后,李向群所在部队便接到上级指令,要求立即赶到青狮潭水库参加紧急抢险任务。
考虑到李向群刚刚回来还没休息好,指导员并没有同意他参加此次任务,可是李向群却态度坚决地提出:“洪水就是命令,军人能不执行吗?”
于是原本可以在家安心休息的李向群,和战友们一起在青狮潭水库扛了两天两夜的沙包。
8月5日,湖北灾区告急,李向群所在队伍再次奔往一线。7日下午2点,在经过30多个小时的奔波之后,他们到达了弥市镇。
也就是当天晚上,李向群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他希望可以将他安排在最危险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的入党誓言。
8月8日上午,荆江干堤马浩段出现紧急险情,李向群和战友们再次披挂上阵,冲上一线。
别人每次都是扛一个沙包,可李向群却坚持扛两个。
面对战友的劝阻,他也只是笑着回答:“没关系,我年轻有的是力气,再说力气用完了可以再长啊!”
就这样,在两个半小时内他自己边装边扛了50多趟,承受了别的战士几倍的工作量,连肩膀都被磨出了鲜血。
饶是如此,他依旧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冲在最前面:泥水里抗沙包,做突击队员,以身堵洪水每一次的任务都是危险重重,却又无一例外地出色完成。
然而,李向群终究不是铁打的,连日的奔波劳累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终于在 8月17日的时候病倒了。
面对卫生员的关怀和劝阻,李向群并没有选择去后方休息,反而对他说战友们都在大堤上抢险,刚刚入党的自己又怎能独自休息,希望他给自己保密,不要告诉上级领导。
李向群的一番赤诚言论让卫生员感动不已,答应为他保守此次的秘密。
可纸里包不住火,过度的劳累让李向群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不仅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还数次晕倒在前线,最终还是上级领导发觉,命令其他士兵强行将其送往医院。
险情在急,无数人和财产被困其中,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一名共产党员,他怎么可能躺得住,于是趁人不注意,他又偷偷地溜回了前线……
李向群塑像
8月21日,在经历了四次晕倒,三次逃离之后的李向群终是精疲力竭,直接口吐鲜血倒在了荆江大堤上,而在他倒下的前一秒,身上还背着数十斤重的沙袋。
当大家将他送往医院抢救之后,他曾有过短暂的苏醒,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管涌堵住了没有?还滑不滑?晚上还有没有任务?”
“向群!你安心治病吧,大堤没事了!”教导员哽咽着回答,这样一个善良勇敢的大男孩,本应该拥有更好的人生,可他却为了肩上的责任抛却了一切,甚至是生命,谁能不动容呢?
然而,善良美好的事物不仅我们喜欢,上天也青睐有加,在经过多方抢救之后,这条年轻鲜活的生命终是去往了天堂。
03 老父请求
8月28日,南平镇港关中学校门口,一条书写着“李向群同志永垂不朽”的横幅高挂其上,无数人民自发组织来送李向群最后一程。
“这孩子是累死在大堤上的啊!”看着满目的花圈,看着李向群黑白色的遗像,一名大娘哭坐在地。
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充满笑容与活力的孩子,那个冲在一线不喊苦不喊累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他们。他才20岁呀,还没来得及娶妻生子,还没来得及和父母道别,就永远地离开了。
“向群是党的好儿子,是我们琼崖人民的好儿子啊!”琼山市副市长王舜哭着说道。
年仅20岁,参军20个月,党龄只有8天的李向群,用生命践行了党员的职责,践行了军人的职责。
可是,谁又能代替他尽儿子的职责呢?与骄傲自豪相比,在李父李母的心里恐怕更多的是丧子之痛,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眼泪和心酸。
当他们站在李向群遗体前的那一刻,多么希望这一切都是一场梦,一场很快就结束的梦,当梦醒时分,他们一家人还和和美美,儿子也好好的站在面前。
可希望永远是希望,有时候它永远变不成现实。
“不管怎么样,我要完成儿子未完成的事业,替儿子抗洪!”当大家还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时,李向群的父亲率先开了口,提出了这个要求。
纵然心中有万分的悲伤和难过,也无法换回儿子的生命,如今他能做的,是替儿子完成最后的遗愿,让他可以走得毫无遗憾。
于是,在炎炎的烈日下,在风雨的呼号下,总有人可以在一众年轻力壮的士兵中看到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
也许他的背脊已经弯曲,也许他的动作已经缓慢,可是那眼神,那扛着沙包的脚步却异常地坚定沉稳。好似前方正有什么在召唤着他,鼓励着他,让他历尽千难万险也要达成目的,走向前方。
我想那大概是责任,是军人党员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是慈爱父亲对自己儿子的责任。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李向群用生命捍卫了人民的利益,他的牺牲便比泰山还重。
每一个后来者,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此铭记,都会以他为榜样。
英魂不灭,浩气长存!李向群,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和你说件事情:我们很想你,很想很想你!
相关文章
-
这个日军名将跟山本五十六有什么过节,竟骂了他一辈子
-
历史上的今天|德国著名作曲家巴赫诞辰,他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
-
知否原著:明兰巡视黑山庄时为何不查账而是发铜钱给佃户
-
【今日历史】11月4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莫斯科保卫战中,大量德军被活活冻死,在当时为何不去掳掠?
-
玄清风水命理:家居餐桌风水的十大注意事项
-
最牛“抗日战神”,因活埋1000多日军,战后被日本告上国际法庭
-
深圳“斜杆青年”被写进教科书,他不属于“名利场”和“娱乐圈”
-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为王艮是如何发展晚明显学的?
-
战时南京,日军对外国人财产的掠夺
-
台媒:打麻将又名打麻雀起源于一场“护粮运动”
-
人民日报:钓鱼岛地图战 中国有100种方法打赢日本!
-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前一夜,日本国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袭人和宝玉发生了关系,黛玉不嫉妒反恭喜,为什么却嫉妒宝钗呢?
-
超级大国的口香糖全靠进口 直至21人因惨案不幸死亡
-
鲁迅为何要在小说《铸剑》中,写两个男人“接吻”的桥段?
-
如果蒙古大汗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历史会怎样?
-
秦可卿与贾珍有没有私情,原著四处细节现真相,贾母更是一句挑明
-
用未爆炸火箭弹造房造桥这个阿富汗村庄够硬核!
-
二战德军打乌克兰,只见人民全都出门夹道欢迎,看懵了进攻的士兵
-
这一战,解放军只伤亡20人,俘敌2800名,缴获汽车300辆!
-
老照片:119年前,日本为何要给美国侵略头子竖立纪念碑?
-
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双方打了116年,最后却没有一个赢家
-
钱学森在美国的年薪有多高?看了具体数字,你会佩服的五体投地
-
二战期间的德军,可以说是靠嗑药造就了陆战的无敌状态
-
二战时期惨烈的塞班岛战役 岛上居民为何集体自杀?
-
直击柏林战役后的真实老照片:看看纳粹德国败亡之时的惨状
-
中国兵30分钟歼灭180个日本军官,可能吗?89岁抗日老兵告诉你
-
哈尔滨巴彦县委书记何宪光在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宣讲巴彦历史和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