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随便拉黑或删除好友!测试一下,才懂张小龙设计的真实含义
原标题:别随便拉黑或删除好友!测试一下,才懂张小龙设计的真实含义
关于微信,许多网友的关注似乎比去年更多,这可能是和特不靠谱制裁华为、"下手"微信有关。但是今天咱说的不是特不靠谱的制裁,而是关于微信本身的问题。
从QQ到微信,我们聊天发生着变化,而如今的微信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再单纯的是个聊天软件,因为它承载更多的是情感。
前一段时间有传言说特不靠谱要对微信"下手",国内就有人在说假如是这样,那么秋季发布会,还会有多少人选择苹果呢?据调查显示,苹果销量大概会下降30%左右。可见,微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聊天工具。
微信更新过很多次功能,包括现在比较火热的"拍一拍"都让人讨论的热火朝天,之前微信关于"夜间模式"和公众号的改版都让大家好一段讨论,但是都没有这两个功能讨论的时间久:"删除"和"拉黑"这两个功能。
删除或拉黑,一直是大家所讨论的话题,有人说你们两个人的关系如何,就看TA是拉黑你还是删除你。是这样吗?官方终于回应了!
官方回应
拉黑或删除还能收到对方的消息吗?自己还能发消息吗?对方知道我删除TA了吗?这些我们比较关心的话题,微信团队在微博上的官号上回复了。(这里稍微整理一下,原文在官微上自己看吧)
发消息:
拉黑:我可以给你发,你也可以阅读,但是你不能回复我。
删除:咱俩都发不了消息。
聊天记录:
拉黑:还能看;删除:看不到。
添加:
拉黑:把对方拉出"小黑屋"就行;删除:重新添加。
从这里可以看出开发者的用心,"拉黑"似乎还保留余地,等冷静之后或许再把对方拉出"小黑屋"就行,而删除,就比较干脆,没有余地。
之前有互联网大佬评价过微信开发者张小龙,说他有诗人情结,如果张小龙不是个开发者,应该也会是个诗人。而这个"删除"或"拉黑"其实也看得出他的用心良苦。
我们也会看到,删除之后你跟对方发消息,显示的是"对方给你发消息会收到提示"开启了朋友验证,你还不是他(她)朋友。"而拉黑却是"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了。"
一个是绝了,一个是还有余地。
拉黑之后还能搜到微信号?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是一个姑娘被男生拉黑了,于是知友开始给她出主意,她试了一下,大体步骤是:
1.用大号先把小号拉黑,然后去小号给大号发消息:对方已拒收
2.用小号将大号删除后再搜大号微信号(此时大号依然把小号拉黑中)
(大号是允许搜索微信号添加好友的)
发现:用户不存在
写在最后:
之前就有人说,删除了还有加回好友的余地,拉黑了怕是别人想再加你,你都看不到验证信息。
我觉得这样说是不对的。
删除,就是告辞,以后也没有联系,而拉黑,是给对方一个考虑一个思考,是避免失去之后的可惜,这种哲学思想可以说很用心了(站在开发者角度),拉黑更像是"冷静一下,重新开始",这是给大家一个后路,不做过激后悔之事! 如今微信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聊天工具,不管是"网抑云"还是"孤独朋友圈",它承载了更多的是情感,一个人如果没有感情了,TA的世界必然是灰色。
当然,如果两个人的感情靠电流形成文字在电子设备上进行交流,那也是可悲的事情。
所以,没事多见面。
相关文章
-
移动副卡可以注册微信吗
-
搜狗、讯飞、QQ输入法遭下架,它们如何窃取你的隐私?
-
【断水断电、停发工资,拜腾还能好起来吗?】
-
锤子今晚召开发布会,以往热闹非凡而今为何“门庭冷落”?
-
彭博年度亿万富豪身价涨跌榜:雷军排名第二,仅次于贝佐斯
-
华为发布P30逆天拍照机!50倍变焦,月亮银河直接拍,顶配9千块
-
好食期雷勇:从小程序获得流量用价值获得用户
-
英特尔i5-12500H首次曝光:4大核8小核,入门游戏本搭载
-
脸书隐私案大结局?50亿美元罚金、设隐私委员会、小扎不用辞职
-
互联网体育健康猫触雷之败:留给了创业者什么警示?
-
腾讯再次栽跟头!腾讯短视频“突围未果”,社交也救不了
-
国标行标同步聚焦金融业数据中心合规建设到位了吗?
-
2021年中国美食社区APP用户规模、用户规模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要搞明白腾讯要做的产业互联网是什么,出行可能是一个适合了解的入口
-
光环新网:公司与亚马逊为长期合作伙伴
-
“不缴税”的亚马逊又被拎出来了
-
“太空旅行”并非想象中美好,机载燃料是最大障碍
-
财富管理服务平台“金斧子”获1.72亿的Pre-D轮融资
-
数据驱动大数据,实现市场场景化。
-
龙口城市智能体:以生命体为理念建设智慧城市
-
苹果第三财季净利润100.5亿美元同比降13%,连降三季度
-
APP不过瘾,老外玩起了“现实版的探探”,30个姑娘随你挑?
-
布局教育和5G设备内容分发:头条收购锤子科技的远大梦想
-
被低估的美团新业务
-
如何在PPT中叠放正方体
-
拉丁语动词的情绪:指示性、祈使式和虚拟语气
-
2019胡润富豪榜出炉:马云成华人首富430富豪跌出榜单创纪录
-
支付宝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3亿
-
动辄数十亿,腾讯、阿里、百度、苏宁、京东、头条等巨头都在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