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因干旱而灭亡的吗?
原标题:唐朝是因干旱而灭亡的吗?
有研究者提出:公元 751 年, 唐朝军队与阿拉伯大军激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唐军大败,此后唐朝开始衰落,这恰好处于季风异常的少雨干旱期。长期干旱和夏季少雨导致谷物连年歉收,激起农民起义,并最终导致唐朝在 907 年灭亡。
旱灾真的是造成唐朝灭亡的原因吗?
对过去两千年的 36750 份中国历史气候记录表明,中国在公元 700~900年间,也就是大唐王朝经历了两段湿润的气候期,其中夹杂了一个短暂的干旱期。
唐朝气候冷暖之争由来已久,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是温暖派,主张唐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但也有学者否定唐代温暖说,认为唐代气候属于混沌状态,气候不稳定。
目前学术上主流的认识是:唐朝兴衰与气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唐朝统治的289年中,大雪奇寒和下霜下雪的年数都比较少,冬天无雪的年数竟达19 次之多,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冠,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唐代诗人张籍七言绝句《送蜀客》写到“木棉花开锦江西”, 说明唐代成都有喜温暖的木棉生存。随着气候变得温暖,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唐朝传统的农牧业界线北移,这使唐朝的边防有了当地的给养支持,军事防御更稳固,北方游牧民族也不敢轻易南下。
而唐代后期,气候开始由温暖转而冷湿,寒冬和雨灾相继到来,有时春秋两季也出现了霜雪冻坏庄稼的现象。《资治通鉴》记载“淫雨”一下长达六十余日。冷湿的气候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很大,为了生存, 他们只有向南推进,形成对中原农业民族的威胁。安史之乱后,盛唐不再。
气候因素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要的关联。比如明朝时的气候条件不好,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社会不安定,这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气候因素不一定总是文明兴衰的决定因素。同样的,清朝康熙年间的气候条件也不好,但依然出现繁华盛世。
古气候分析表明,冷期战争率显著高于暖期,70%- 80%的战争高峰期、大多数的朝代变迁和全国范围动乱都发生在气候的冷期。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以及大乱和大治的交替,气候的波动变化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说导致唐朝走向衰亡是“安史之乱”,同时唐中末期突然剧变的气候因素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封神中,除了陆压的葫芦斩仙飞刀,谁的法宝还能“请宝贝转身”?
-
巴顿之死:艾森豪威尔为何成了第一嫌疑人?
-
三星堆何以让人称绝
-
三国赵云娶了几个夫人 赵云结发妻子是谁一起经历什么
-
栎阳公主是怎么死的:投身渭河自杀而死(传说人物)
-
古代通房丫鬟可怜吗?她们偷着乐都来不及,你或许不信
-
他是大将之子,3个弟弟都参军成将军,他却一生从事航天事业
-
年羹尧被罢免了大将军,降级为杭州将军,这个官职到底有多大权力
-
易门龙:云南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1.96亿年前)
-
古代横扫天下的神秘特种兵——强到变态的大唐玄甲军
-
志愿军五任司令员最后都被授予了什么军衔,一元帅一大将三上将
-
大年初三为什么要晚起?
-
1972年周总理果断决定让葛洲坝停工整顿
-
细数历史上那些体态臃肿的皇帝
-
张氏西峡爪龙:最原始的单爪龙类(仅50厘米/喜欢食蚁)
-
野史趣闻:为何古代皇帝之妻被称作“后”?
-
中日甲午战争是哪一年?光绪20年(1894年7月25日爆发)
-
党史权威金冲及: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同与异
-
总理的为人感动了一大批人
-
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夹在富察和令妃之间(49岁郁郁而终)
-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历史真相
-
《红岩》中特务头子徐鹏飞,真实原型是谁,最后如何落入法网
-
洪秀全怎么死的? 天王洪秀全死因之谜
-
清简为官的孙谦
-
曹操是不喜欢貂蝉吗?为何吕布死后不占为已用,原来藏着这一秘密
-
孔子当税收官的那些事
-
【边疆时空】任爱君 | 契丹对奚族的征服及其统治方略
-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智利医生总统(曾落选三次)
-
秦始皇最喜爱的食物:蒋坝鱼圆与秦始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