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著名的斩首照片:处决白人的日军刽子手,战后下场如何?
原标题:二战最著名的斩首照片:处决白人的日军刽子手,战后下场如何?
文/快哉风
这可能是二战最著名的处决照,既因为它的残酷,也因为处决的对象。照片中,一个被绑着双手的白人戴着眼罩跪在泥泞的地上,他的身后,一个日本军官悍然高举武士刀。
图:日军斩首西弗利特的著名照片
你知道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和结局吗?被斩首的白人叫伦纳德·西弗利特(Leonard Siffleet),一名澳大利亚的特种作战士兵。他是荷兰后裔,1916年出生于新南威尔士州的冈尼达,二战爆发后他加入了澳大利亚军队,接受了无线电通信训练,1943年5月晋升为中士,从7月开始在新几内亚东北部执行特种任务,和两个安汶人组成一个行动小组,在新几内亚山区进行情报侦察任务。
图:伦纳德·西弗利特生活照
二战时期的新几内亚当地人是日军的帮凶,9月中旬他们遭到一群当地人的搜捕,短暂的混战中,西弗利特打伤了一个袭击者后被抓获,三人被移交给了驻扎的日本海军。三人被囚禁了几周,遭到了审讯和毒打,最后,根据日军第22特别根据地司令官镰田道章海军中将的命令,死亡悄然来临。
1943年10月24日下午,三人被带到新几内亚的爱塔佩海滩,他们被眼罩蒙住双眼,在日军和当地人的围观下,依次被日军执行斩首。
图:三人被带到刑场,左为西弗利特
战后缴获的一个日军兵日记,记录了西弗利特被处决的全过程:“二十多分钟内,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然后全部下车。少佐对囚犯说要杀了他,按照日本武士道的规定,他被日本剑杀死。囚犯低下头,低声说了几句话。他是军官,可能是一名飞行员。
现在是时候了,囚犯被命令跪在积水的炸弹坑下,周围是端着刺刀的警卫。他保持着镇定,甚至伸出了脖子,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尽管敌人每天的轰炸使我充满仇恨,但平常的人情使我可怜他。
少佐拔出了他最喜欢的剑,这是他曾向我们展示的著名的正宗剑。它在阳光闪闪发光,使我的脊椎发冷。他用刀背轻轻地敲打囚犯的脖子,然后用双臂将其举到头顶上方,强有力的挥下。我的肌肉绷紧了,那一刻我闭上了眼睛。
嘶嘶声——一定是喷血,从动脉喷出的声音,囚犯身体向前倒下。太神奇了,他一击就杀了他。围观者向前挤,看着斩下的头在滚动。一切都结束了。
一个下士笑着说:“好吧,他现在将进入涅槃。”医疗队的人将尸体推入火山口掩埋。
图:处决现场其他照片
1944年4月,美军在奥朗德亚附近一名日本军官尸体上发现了这些处决照片,随即登上了《生活》杂志,澳大利亚报纸杂志随后转载。这张照片是唯一记录日本人处决西方战俘的照片,激起了西方人无穷的怒火。在此之前,虽然日军对待战俘的野蛮名声臭名昭著,但西方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砍杀白种人。
图: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里的照片
如此仇恨怎能忘记?战后,下达死刑命令的日军司令和刽子手下场如何?关于这个西方人记录为“Yasano chikao”的日军刽子手军官,澳大利亚方面有两种说法,一说战争结束前阵亡,一说战后受审被判死刑,后因属于服从命令减刑为10年苦役,刑期结束后返回日本,日本方面则没有相关记录。
图:镰田道章
而下达处决令的日军海军中将镰田道章,则没能逃掉,他在战后的BC级战犯审判中被判虐杀战俘和平民罪名成立,于1947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被送上了绞架。
相关文章
-
藏品鉴赏|新石器/王之物/玉斧
-
二战时,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差在了哪
-
为什么古人拿到银子都要咬一口?不会吃进细菌吗
-
二战时日本矿业和军工厂缺少男人,日本女性迅速站出来解决问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用四百多万军队的死亡,拉开苏德战争的序幕
-
陆介政:柳绿桃红
-
欧美姓氏的起源: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
努力发展与前进中的常德不锈钢加工行业
-
金门战役为何惨败 金门战役经过
-
青海出土“九层妖楼”,拔地而起33米,考古专家进去不久慌忙撤出
-
从世界历史视域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中国与日本之间,还有一个强大国家,一夜沉入海底,日本有点害怕
-
老照片:源源不断踏上日本的美军仓库里发现了成箱的中国大洋
-
花木兰女扮男装十二年,在古代真的行得通吗?
-
虎门海战:大清海盗张保仔的最后狂奔
-
中国600年前说它“海外仙境”,如今战乱不断,我们则安居乐业
-
不惧美国制裁,坚持购买俄制苏35战斗机,印尼做英雄就得有准备
-
隐居在中国的日本籍士兵,婚后35年妻子才知道丈夫是日本人
-
毛泽东为什么非要赶走司徒雷登?
-
英国放弃了那么多殖民地,为何对遥远的马岛,却始终不愿放弃
-
盘点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16次狮虎斗,老虎死亡次数更多
-
她16岁被日军抓去,被当做四脚牛做事,一生都在等待一个道歉
-
上将邓华之子邓穗解密上甘岭战役
-
这个人访华,发现中国人有三点“最可怕”,警告世界不要招惹中国
-
无敌88高射炮平射轰炸坦克:到底是不是隆美尔发明的?
-
运动豪华当仁不让,创新科技不断加持,尽在新BMW5系
-
4个儿子死于战争,日本母亲痛哭流涕!这句话说出口,忒没人性!
-
日本为了消除日本鬼子的负面形象,可谓是绞尽脑汁
-
纪念“九一八”让爱国内植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