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学英语,这3个技巧才是关键!
原标题: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学英语,这3个技巧才是关键!
英语口语
Jimmy's Note
吉米老师前言: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英语,说出来的英语却还是Chinglish?
刻意练习
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要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先抛出以下3个选择题
你会选择哪句话去描述这个图画内容呢?
- It's four o'clock.
- The clock says four o'clock.
A.There are two pockets on the skirt.
B.The skirt has two pockets.
A.A lot of rain comes down in the summer.
B.We get a lot of rain in the summer.
从语法的角度看,A和B两句都正确。但是我们一般倾向于使用A句,母语是英语的人士喜欢用B句。汉语是以人为中心的语言,一般认为只有人和动物才能活动。
而英语母语者经常将物体看作是能够活动的、能动的主体,即英语是人与物平等的语言。物体不仅可以像人一样行动,甚至可以与人进行较量。这是所有英语思考模式中最基本的原理。
我们与西方不仅思维模式不同
表达方式也是大相径庭
呃……
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了尴尬
西方人 中国人
中国文化
A:吃饭了没有?
B:没呢,你呢?
西方文化
A: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B:Sunny day, isn't it?
中国人见面时常用:“吃饭了吗”,“你多大啊”
在西方人看来全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
他们一般是不愿意、甚至反感回答的
如果孩子一直受中式思维影响
那么英语表达就算语法正确
也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为了能够更好、更地道地表达
老师为大家总结了以下3点
↓↓↓
抛开中文,浸入全英文环境
To immerse in the English environment
这里所说的浸入全英文环境,不仅仅是把自己沉浸在全英文听说氛围里,还要转变固化的中式思维,用英语与周围的事物建立联系。
在传统的英语学习课堂中,孩子们往往在接触英语时,先把英语翻译成汉语,理解汉语;用汉语思考出结果,再把结果翻译成英语,然后表达出来。这就是用“汉语思维”处理英语,非常繁琐而且加深了难度。
和孩子们打招呼,问孩子们“Can you jump/crouch/stand up?” 然后孩子们会做出与单词释义对应的动作。这就是用英语单词与具体的事物、动作建立联系,而不是用汉语建立联系。
在教孩子“Sleep”这个单词时,外教也是做出睡觉的动作来解释这个单词的意思。而在讲到“Dream”时,因为没有对应的动作,外教就给孩子们讲《偷梦的小精灵》的故事,让孩子们以英语故事为背景理解单词。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
Learn to explain the same thing in a different way
当我们对描述事物理解还有偏差时,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一种表达方式对方不懂,西方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最终让对方明白。
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有很多。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
比如,“I love you”(我爱你)。按传统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 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我听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听不懂“I love her”。
把“I love you”替换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给对方讲电影《飞屋环游记》,告诉对方那就是爱,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表达方式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收集地道的英语表达
Collecting authentic English expression
我们在餐厅或咖啡厅,会说:“我想要一个汉堡包”,或者“我想要一杯咖啡”。但是,如果直接把这些话翻译成英语“I want to have a hamburger.”或“I want to have a cup of coffee.”歪果仁会觉得这样说话很没有礼貌,当然他们也不会直接告诉你。
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一般会说:“Could I have a hamburger,please?”
或“Can I have a cup of coffee,please?”
些是在中式课堂上,老师们都可能会犯的错误,老师们可能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太大。
比如,我们在拒绝别人邀请的午宴或晚宴时,会说:“抱歉,我不能去,我还有别的安排。”翻译成英文就是“Sorry,I can'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
如果这样说,那别人第二次也许不会再邀请你了。
外教就会告诉孩子们,应该这样委婉一点说:“That is a good idea! I would like to join in bu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 today.”
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学英语
是不是觉得英语就变得简单有趣很多?
相关文章
-
黄风怪吹的是什么风?三昧神风(吹瞎孙悟空的眼睛)
-
菩提和如来谁的实力更强?如来册封孙悟空时,说出了两人的差距
-
你怎么看电影投资出品方名单越拉越长?
-
西游记细节探秘:唐僧有过老婆,还有过孩子!
-
拍摄被压五行山时,杨洁在此处发现一个洞口,好像专门为剧组准备
-
《哪吒》通过奥斯卡初选,将与《玩具总动员4》争最佳动画
-
拒绝央视,征服杨澜,花83元走川藏的她,爆红后却隐居桃源酿酒。
-
饕餮是怎么死的? 饕餮死亡原因介绍
-
揭秘:雅典娜会诅咒之术?美杜莎与雅典娜的关系
-
西游记里最势利的神仙是谁?猪八戒都看不下去,一见面就冷嘲热讽
-
【社论】纪念黄一鹤,致敬时代精神
-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天仙、地仙、人仙、鬼仙中哪个?
-
文化观察:西游记影视剧删掉的剧情,唐僧西天取经前的家庭琐事
-
难怪西游记中玉帝能当上三界主宰,你也不看看玉帝的称号是啥?
-
孙悟空共有几个师傅?两个?其实是四个,害他成妖,度他成圣成佛
-
玉帝到过一次灵山,中途却被如来气了回去?
-
神话传说中是否有哪吒此人?哪咤的原型是什么
-
西游记:扒开五庄观人参果树下方的土地,比婴儿尸体都要震撼!
-
疾控中心建议观影时长不超过2小时,好莱坞大片彻底无缘复工档?
-
关于蚩尤的传说 黄帝为什么会和蚩尤发生战争
-
夜读丨话有三不说,架有三不吵
-
《西游记》阅读感悟|比丘国国王能够知错就改
-
《西游记》十一集两大高招,虚构妖怪有奇效,结尾悬念被吐槽
-
黄道十二宫之白羊座:白羊座的故事
-
神女瑶姬的传说 助大禹治水成功
-
像打闹的孩童,上帝尚未问及他们的姓名
-
【影视】一个影院经理的自白:我为何不敢给《流浪地球》高排片
-
笑喷读者 如来佛祖与玉皇大帝为争执老大地位的对话
-
通天河有何秘密?陈家庄的童男为何叫陈关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