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发现最古老的皮鞋,为何里面塞草,这是一种大智慧
原标题:亚美尼亚发现最古老的皮鞋,为何里面塞草,这是一种大智慧
在亚美尼亚共和国一处山区附近,考古专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皮鞋。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这只皮鞋之内,居然塞满了杂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看罢皮鞋后,专家们为何高度赞叹先民们的智慧?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皮鞋是现代鞋类中常见的一种,它柔软舒适且颇具光泽,是不少男士朋友最喜欢的一种鞋类,不过关于皮鞋的历史,您肯定知之甚少。一直以来,考古学家们都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皮鞋,应该就是冰人奥兹的皮鞋。
1991年时,一对德国登山爱好者夫妇,前往位于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脉探险,却在一座山坳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古尸,这具古尸就是被后人称作冰人奥兹的木乃伊。冰人奥兹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木乃伊,距今约有5300年的历史。据考古专家称,冰人奥兹死于箭伤,生前曾被人从背后偷袭,中了非常致命的一箭。在研究过程中,考古专家们发现,冰人奥兹带着一身齐全的装备,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他为了抵御严寒,几乎想尽了办法,尤其是脚下的皮鞋,其制作过程着实是费了一番功夫。
冰人奥兹皮鞋的年代,可以追溯至5375—-5128年前,该皮鞋主要由熊皮和山羊皮制成,鞋底为耐磨的熊皮材质,鞋帮与鞋面为柔软的山羊皮,鞋子之所以选择了多种皮料,是将皮子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由此可见,早在5000多年前,史前人类便已经将皮鞋制作的有模有样,虽然样式有些粗糙简单,但是从穿着程度而言,几乎可与现代皮鞋相媲美。
一直以来,冰人奥兹的皮鞋都被视作“世界上最早的皮鞋”,考古学家们都相信,史前人类大部分都是赤脚,最多也只能制作一些草鞋,不可能再出现更早的皮鞋。然而这一想法很快便被打破了,一次考古行动,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看法。
2005年时,一群考古学家在亚美尼亚共和国的一处山洞内,找到了许多古人类生活的遗迹。在这座阴暗潮湿的山洞之中,存在着多处灰烬的遗迹,并且还有大量杂乱堆放的兽骨。在山洞的一个角落内,一些破损的罐子及野山羊角被压埋于土中,成为了考古学家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破损的罐子内,还存在着一只破旧的鞋子。
通过考古专家们的鉴定,发现该鞋子质地为皮质,制作年代大约在5500-5700年前左右,比冰人奥兹的皮鞋制作年代早了几百年。这只鞋子主要由鹿皮与熊皮制成,鞋子后半部有4组鞋眼,前半部有15组鞋眼,主要由两根长短不同的皮带穿插而过,并紧紧扎结在一起。更加有趣的是,在这只皮鞋的内部,居然盛装了许多干枯杂草,显得尤为杂乱破旧。
此时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在亚美尼亚山洞内居住的古人,为何要在皮鞋内填满杂草呢?专家们提出的看法相当靠谱,在他们看来,于皮鞋内填干枯杂草,其实正是古人智慧的体现。皮鞋本身为皮制,而动物皮毛在受潮时,往往会迅速收缩产生形变,尤其是在闲置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将鞋内填满枯草,干枯的杂草不仅可以吸收潮湿空气,而且能够对皮鞋进行固定,令皮质无法收缩,达到最终定型的目的。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古人也同样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智慧,他们靠着自己的睿智与勤劳,努力令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而这一点,恰恰是人类繁衍至今。最初也是最原始的动力。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相关文章
-
克拉运河:一条永远不会开工的黄金水道
-
诸侯联盟的崛起:繻葛之战奠定郑庄公的地位
-
没有日本神风特攻队,美国早拿下太平洋战场,这是个怎样的军队?
-
历史上的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民众跪地哭泣
-
真耐看!建国70年银幕上的人民海军经典形象
-
强取胜于苦耕:以成吉思汗为首的游牧民族,为何喜欢发动战争?
-
周瑞家的送宫花,为何敢最后给林黛玉,真正原因和王夫人有关
-
恶之花:被战争塑造的人类文明
-
渭南之战:曹操用什么计谋夺取关中 马腾一家死与何处
-
德国放弃强渡英国令德粉扼腕叹息,希特勒无奈:你以为我不想吗?
-
抗战革命军第74军——抗日铁军的3次血战
-
历史上的今天|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逝世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何怂了?想高调可实力不允许啊
-
一个项圈就能制服狼群,古代牧民为保护牛羊,有多少“大智慧”?
-
60年代中苏交恶时,为什么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奉佛教为国教的泰国,为什么色情业相当的发达?
-
决战南美,二战德国袖珍战列舰的结局不是战沉,而是被英国骗沉
-
日媒:《日韩共同宣言》发表20周年,两国关系仍“空转”
-
500年前,商丘的八大家族之首,连皇帝都敢“怼”!
-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放弃执政党地位,却将庞大苏联弄解体
-
他1938年参军,1961年授衔少将,65岁去老山前线,活了100岁
-
诺曼底登陆,盟军死伤明明只有几千人,为何却被冠以惨烈之名
-
一片又一片的“乱葬岗”,再证加拿大“黑历史”!
-
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
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赚钱牟利,这样的“老焊工”请多一点
-
注孤生的李宅······
-
这场战争被誉为英国波澜壮阔的史诗,其实就是一群村长的械斗
-
这个欧洲国家派80人去打仗,为什么却回来了81人
-
难怪如今老板爱找女秘书,二十世纪中叶前欧洲的秘书都是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