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李叔同:剃度出家仍心系国家,遗世却又独立
原标题:“弘一法师”李叔同:剃度出家仍心系国家,遗世却又独立
有那么一个人,他自幼聪颖超群,博闻强识,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仅七岁便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八岁已能写诗作赋,后尤为喜爱书法和金石,十六、七岁时在其启蒙老师赵幼梅的教导下,其学习突飞猛进。
他还曾入南洋公学,为蔡元培之门生,后东渡留学,最终回国剃度为僧,遁入佛门。且在潜心修学佛法的同时还一边关心着国家安危,并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亡图存。
他就是李叔同,一个剃度出家却依旧心系国家的大才子,一个在敌人面前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的勇士。
儿时的影响
对于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可能是因为他对爱情失望,抑或是因为他早已看破红尘。在我看来,这并非偶然,因为从李叔同很小的时候起就对“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据说,在他降生那一日,有一只喜鹊衔了一根松枝送到李叔同母亲产房的窗户上,大家都认为这是佛家所赐祥瑞之物,所以李叔同自小便一直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如视珍宝。在其五岁的时候,便时常有僧人去他家念经。
因其家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李叔同也从小耳濡目染,后来他还跟随大娘学会了背诵《大悲咒》、《往生咒》。他的长嫂也同样礼佛,同样教他诵读佛经。
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他还学会了一种对饿鬼施水施食、救其饥渴之苦的一种佛教仪式也是一种在寺院中度化亡灵的佛事活动——放焰口。此外,李叔同小时候,还常与他的三弟两人用被子和床罩来充当袈裟,在屋里打坐模仿僧人作法。
尽管当时的李叔同还不知道寺庙和出家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但那时的他却已对此有了浓厚的兴趣。的确,身边的人都是佛教虔诚的信徒,李叔同也不免耳濡目染,因此也对佛教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与他后来做出出家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
父母逝去,尝尽人间冷暖
他的父亲在他五岁时猝然长逝,这让幼小的李叔同过早地感受到了生离死别,过早地失去父亲的关怀。虽生在富贵之家,却已深感世事无常,尝到人情冷暖。再加上李叔同为家中庶子,父亲已然不在,身份也略显尴尬,由此自小便生性敏感,沉默寡言。
15岁的李叔同就写下了“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从这短短两句诗句里我们便可体会到他内心极度的凄凉与悲痛。此时,还仅仅只是少年的李叔同便早已看透了这人世间的繁华与苍凉,因此对于先生所教授的知识逐步丧失兴趣,转而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比世间的繁华苍凉,他更爱戏曲里的人生百态,这与他后来成为中国话剧的开拓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在他26岁那年,46岁的母亲也撒手人寰。在安葬完他的母亲后便东渡日本留学。他的母亲去世以后,李叔同觉得“人生已了无牵挂”,决定远渡日本去留学,于是留下妻儿,只身前往日本专攻美术,辅修音乐,企图通过沉浸在艺术之中来忘记内心的痛苦,却又屡屡不得。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李叔同居住虎跑寺的期间,他了解到了日本的一种通过断食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同时也觉得虎跑寺僧人的生活很合他心意,便认定佛门才是自己的心灵皈依之所,由此决定遁入空门。
起初,李叔同并未剃度,只是入山修行。其后不久他的好友夏丏尊居士在来到虎跑寺看望他时,便奉劝他尽早剃度出家。恰巧,当时正逢菩萨的诞辰,于是李叔同就选择在那一天进行剃度,真正成为了一个出家人,开始了他余生想要的生活。
“爱国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
出家后的李叔同不仅只是研究和宣扬佛法,而且同样非常关心国家安危。当日本侵略中国时,他号召众僧奋起抗争,英勇救国。
他主张:“爱国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同时为表明他愿意随时舍身救国的决心,他还将自己的住所命名为“殉教室”。
为弘扬佛法,他置生死于不顾。
1937年底,尽管各地轰炸不断,生命已然得不到保障,众人皆劝他先避难保全性命,他却置性命安全于不顾,只愿能尽一己之力,集众演讲,号召广大民众团结一致,奋起抗日,哪怕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李叔同拥有着高尚的气节,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在号召民众奋起抗日,一致对外这件事上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叔同故居
后来,一位日本舰队司令找到他,在交流过程中一直要求李叔同用日语与其对话,但他以“在华言华”的理由拒绝用日语与司令对话。
后该司令又对曾是“日本女婿”的李叔同说,“吾国为君之婿乡,又有血缘之亲,何意忘之?”,还承诺李叔同说如果他能离开中国去日本居住,一定以国师之礼相待,李叔同却双手合十,回绝说不愿意在国家危难之时离去,愿与国家共存亡。看到李叔同如此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司令羞愧地走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英雄数不胜数,但是作为一个皈依佛门后仍不忘救国的人唯有李叔同一人。无论是东渡日本学习艺术,还是回国后从教,又或是决定为僧,他都是那么的坚定,也从未后悔,因为他所想要的一直都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那勇敢追求理想生活的人生态度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而他那殉国忘身、尽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和面对敌人诱逼却临危不惧的气节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他在看透世态炎凉后,便义无反顾地剃度出家;他在国家危难时,便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身救国;他在面对日本军官的威逼利诱时,却依旧毫不动摇、毫不畏惧。
面对自己的人生,他始终是那么的坚定,真正地做到了遗世而独立。
文/枕猫
相关文章
-
《雪中悍刀行》徐渭熊并非徐骁的亲女儿,怪不得被差别对待!
-
此国用日本旗,说日语写日文,堪称日本的翻版,却不敢跟中国建交
-
看上去不起眼,战斗力却令人发指!这种武器,中国曾造了20亿枚
-
他娶日本女战俘为妻,35年后回日本探亲,才发现妻子身份不简单
-
鸣梁海峡之战:必死之战为何能反败为胜
-
巴西第一狠人:在监狱干掉47个恶棍,刑期400年,连父亲也没放过
-
抗美授朝:历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都有谁?又是谁!挫败了志愿军
-
历史上的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民众跪地哭泣
-
日本为啥投降?日本天皇是怎么想的?
-
一战时,沙俄媒体如何宣传他们的女兵?
-
“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昭和养鬼,平成养豚”啥意思?
-
这才叫运气!兵王弯腰抽烟逃过一劫:5秒后炮弹呼啸命中只受轻伤
-
她是大汉贵族的女儿,却因动乱远嫁朝鲜,被称为仙女
-
陈情令:蓝家人亥时休息,那夜猎到一半该咋办?难不成让邪祟等?
-
5小时大会战,3万人灰飞烟灭!这场经典战争,为何称为奇迹!
-
首阳大君:血染太极旗—— 一战善后与朝鲜半岛独立运动
-
中国三大猛将:岳飞垫底,第一名实至名归,被称为战神之神
-
[图文]揭秘山本五十六被美军暗杀的真相
-
二战时期日本为提倡大量生育 男女学生全部裸体上课磨炼精神
-
此墓是“中国第一凶墓”,墓中已有80名盗墓贼惨死,惨状令人难忘
-
中国古代战争的“特种兵” 都能以一敌百!
-
如何评价武田胜赖?他真的是只是一个无能的末代家督吗?
-
二战后期,日本人提出三个投降条件,盟军最后竟答应了其中的两个
-
三十年代的西北生活,青马治下西宁城
-
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军访问朝鲜
-
柏林墙倒塌30年,德国东西差距缩小了吗?
-
“失踪皇后”沈珍珠一生有多难?26岁失踪,4任皇帝寻她46年
-
王伟坠机牺牲后家人现状如何?妻子是上校,儿子也成为军官
-
多年前,日本向中国移民了大量女子,至今中国还留有部分日本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