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航海简史,分析明朝郑和航海中断原因?儒家思想华夷观影响
原标题:看世界航海简史,分析明朝郑和航海中断原因?儒家思想华夷观影响
导语:看世界航海简史和中国航海简史,分析明朝郑和航海中断原因,儒家思想华夷观影响很大,与西欧航海目的完全不同
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自航海大发现以来,那些西方强国都是重视利用海洋的国家,例如,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之后,使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繁荣了200余年;英国自16世纪开始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后,依靠海上武力,成为世界日不落国家。彼得大帝夺得出海口后,将俄罗斯领上了崛起之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也是注重发展海上力量后开始崛起为世界强国的。
我国尽管是传统的陆权型国家,但也是典型的滨海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海洋强国之一,海洋的优势地位在数千年时间里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过历史上同时期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最庞大的传播、最强大的海军,也曾拥有过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却在世界大航海时代落伍了,最终导致近百年的屈辱与落后。
世界航海简史
由于受认知条件的制约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世界文明都孕育和诞生于大河流域,例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直到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大规模的海上活动才从地中海沿岸发展起来。
地中海是一个地处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之间的广阔水域,这里气候适宜、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是公认的海上文明摇篮,这里众多的岛屿,西西里岛、科西嘉岛、撒丁岛等岛屿将地中海分成第勒尼安海、伊奥尼亚海、利古里亚海、亚得里亚海、爱琴海等若干个小海,其中爱琴海早在6000年前就有海上往来。
- 地中海孕育着海洋文明
地中海孕育了众多的航海业发达国家,有克里特、腓尼基、迈锡尼、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大航海时期的葡萄牙、西班牙等等,其中克里特是世界历史上海洋国家最早代表,迈锡尼继承了克里特的贸易网,建立了世界上首只有组织的海上舰队雏形。
与克里特文明同期的腓尼基,拥有当时世界一流的造船业、航海业和商业,其船队成功地突破了地中海“内海”限制,成功进行了绕非洲航线。
地中海古代海洋活动的高峰期是古希腊时期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具有强大的海军力量,组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撒拉米斯海战。古罗马帝国更是地中海地区的海陆强国,地中海成了古罗马帝国的内陆湖,其霸主地位一直持续到公元六世纪。
- 欧洲海洋大探险
在欧洲拉开海洋大探险的序幕之前,远在东方的郑和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远洋航海了,这个在稍后的章节里,笔者会详细介绍。十五世纪末期,葡萄牙人沿着大西洋来到了非洲的好望角,之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达·迦马则率领葡萄牙船队来到了印度,由此开启西方航海辉煌的历史,当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后,海洋从此变成世界人的海洋。
毫无疑问,欧洲大航海活动的开创者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热衷于冒险,并都有王室支持,都希望通过海上力量成为欧洲强国,葡萄牙率先跨海攻占了北非部分地区,曼努埃尔国王登基后,达·伽马则成功开辟西欧直通印度的航线,到了1500年,曼努埃尔国王组织的远征队发现了南美洲的巴西海岸。
葡萄牙人在航海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甜头,西班牙人也不示弱,当哥伦布抵达北美加勒比群岛后,马上被西班牙国王任命为国家海军司令,给予远洋航海以国家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支持。
- 海上马车夫与日不落帝国
当葡萄牙、西班牙成为先后成为海洋霸主后,荷兰、英国也后来居上,在航海业和造船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迅速成为海上强国。
我们先来了解下荷兰,十六世纪末期,荷兰商船东行能直达印度和爪哇岛,向西能远航至南非,1622年,在北美洲东海岸建立了阿姆斯特丹城,也就是在这一年达到了中国宝岛台湾,之后又到达大西洋的新西兰,这一时期的荷兰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十七世纪的荷兰,拥有近万艘商船,造船业高居世界首位,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在世界航海历史上,如果是十五、十六世纪是葡萄牙、西班牙的天下,那么十七世纪就是荷兰和英格兰的天下。相对于以上三个国家来说,英格兰是不折不扣的海上国家,英国地处于欧洲大陆之外,由三大岛屿构成的国家,四面都被海包围,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
英格兰是后起之秀,前人的海上航路成果为英格兰航海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他们不再为了开辟新航路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进行海上掠夺和殖民统治,成为领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对比世界的航海历史,那么中国的航海历史是怎样的呢?
- 中国航海简史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大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中国,是一个陆地和海洋都兼备的滨海国家。我国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能以竹筏、木舟漂浮在海洋上进行航线,开启海上航行路程。夏、商、周时期,我国先人就已经掌握了木帆船制造、驾驶技术,人们可以进行近海沿岸航行,到达今天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南越等地,这是航海史的起步阶段。
- 春秋时期掌握天文导航技术
春秋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具的出现,进而提升了造船技术,此外,人们通过掌握一定定天文气候、海洋气象等知识,使得近距离的航海技术成为可能。例如,战国时期,人们通过掌握二十八星宿和恒星的运动规律,利用夜空中的北极星为航海导航,使得大规模海上行动成为可能,这时就已经出现了海上运输、越海航行、海外贸易等航海事业。春秋时期的吴齐战之战,可以看成是我国历史上海战鼻祖,楚国还是一个拥有平底帆船的海军大国。
秦汉时期航海事业的一个高峰
秦汉时期,天文导航技术、地文导航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航海事业迈入发展期,典型的代表是,秦始皇派徐福远航东渡日本。汉代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我国古代海上活动又迎来了一个高峰。
在汉代,张骞开辟的陆路丝绸之路,由于陆路漫长、穿越国家众多,运输能力实在有限,将沿海地区纳入版图后,汉朝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路线,开辟了东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经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到印度,进而转播到欧洲的海上航线,开辟了东西方海上航行的交通线。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人民流离失所,航海活动发展势头有所减弱,但军事航洋行动并未因此下沉,东南沿海地区各政权利用临海优越地理条件,加强海内外交往,例如,东吴孙权曾派大将卫温率领上万军队近海航行抵达今天的台湾(夷洲),聂友则率领三万将士抵达今天的海南岛(儋耳)。南北朝时,开通了广州直达阿拉伯海、波斯湾远洋航行,打通了与东亚、西亚的贸易通道。
隋唐时期掌握季风航海技术、水密舱壁等技术
隋唐时,我国航海事业进入成熟期,在天文地理、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隋唐造船水平先进、船体大、稳定性好、载重量高,造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此外,隋唐人还掌握了季风航海技术,水密舱壁等技术,这在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隋炀帝远征高丽有水军阵营越海作战;唐朝时期,特别是河西走廊由于吐蕃扰乱日趋衰落后,海上丝绸之路更为发达,唐朝开辟了从广州经南海,远达波斯湾、红海,到东非沿岸直到欧洲的世界上最长远洋路线。(广州贸易史)到了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取代陆路丝绸之路。
- 宋代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技术
到了宋代,各种革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航海进入鼎盛期。宋代不仅海外贸易发达,其造船业和航运业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度,特别是指南针在海上导航的广泛应用,帆船制造技术的发达,航海图制订得更为详尽,这些都为后来的郑和进行大规模的航海奠定了基础。
有宋一代,泉州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世界第一大港,到了元代,受漕粮运输,海上贸易、海外扩张的影响,航海事业十分发达,泉州独占鳌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明朝航海事业达到世界巅峰
中华文明一直是以农耕文明自居,海洋文化只是从属地位,古代海洋活动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是我国古代海洋事业的巅峰。
- 郑和宝船分析
《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舰队总共进行七次远航,每次远航的具体船只和人数各不相同,但每次至少有60余艘主船,百余艘各式海船,载有将近3万多名将士,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的28年时间里,郑和舰队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
郑和每次出行,船队规模巨大,李约瑟认为,明朝时期郑和宝船比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的船体要大得多,造船技术也要先进得多。郑和的船是福船,船体肥胖、尖底,房船体采用“蜂窝”结构,在同等材料情况下能够造出刚度最大的设备,这样的船适合于远洋航行。
《瀛涯胜览》中记载郑和宝船“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最大的郑和宝船,有上层建筑4层,9桅12帆,外观样式豪华精美,并且郑和船队导航技术先进,用罗经指示航向,计算航程用的是更数单位,整个船队组织有序,船队成员专业分工明确,宝船造船技术先进等一系列因素,造就了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也是航行最远的船队。
郑和七次航线路线都是从东海出发,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印度洋沿岸,最远道德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航程等于绕了近半个地球,舰队规模之大、航线之长、舰船之大、航海技术水平之高均创造了我国古代航海史的巅峰,也是同时世界航海史上的最高水平。
在郑和的传播下,明朝初期的声威和华夏文明的传播都到了历史最广泛的范围,彰显明王朝的力量和气派,虽然郑和远航没有像后来西欧国家那样获得丰厚的财富和庞大的海外领土,也没有为国家未来发展储备足够之本,但郑和的政治宣威原因超过经济获利。
讨论
郑和航海中断原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方航海目的完全不同,欧洲人航海主要有三大目的,军事掠夺建立殖民地,发展对外海外贸易,宗教传播等目的。
葡萄牙在探寻东方航线时,就在非洲海岸建立了很多殖民地据点,并且逐步渗透整个非洲大陆,他们在那里贩卖奴隶,掠夺黄金;达·伽马抵达印度之后,以果阿为中心,占领了印度洋沿岸众多据点,并且穿越马六甲海峡,控制了整个印度洋。这是郑和船队能做但是没有做的事情。
西班牙和葡萄牙占领美洲后,掠夺大批金银珠宝,迅速建立起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又通过新航路换取东方的物产,造成西欧“价格革命”最终促使欧洲之本主义形成,最终成为世界文明中心。
反观郑和舰队却秉承着“以和为贵”的外交原则,“薄来厚往”的贸易赐贡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扬我大明国威,欲耀兵异域,招徕外邦来朝,构建朝贡新秩序,确保大明边境安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为得位不正的明成祖朱棣洗地。
但郑和的大规模远航其经费完全是明朝廷买单,耗费了巨大的财力,他每到一处就授玺封王爵,赏赐金银绸缎;明王朝对来朝贡的海外国家都采取“薄来厚往”的贡赐形式,并且免征货物进口税,以优厚的价格收买海外商品,这些都是明帝国沉重的负担。
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原因至关重要,那就是深入我们骨髓中的中国特有的儒家的“华夷观”,限制了国人对海外世界的认识,也束缚了海外开拓,更是阻碍了明朝对外部世界探索和研究;明朝廷认为,使用儒家传统礼仪来改造诸国,这些诸国表面归顺和臣服就可以了,并没有进一步用武力加强控制,当郑和航海停止后,这种影响和作用便迅速消失。
儒家“华夷观”对我国封建王朝历代统治者的思想都有一个深度的、惯性的、固有的制约,统治者认为四周国家文化发展水平比中国低,有必要通过传统道德礼仪去改造这些蛮夷之国,并没有想通过武力来解决,更没有想到要侵占或者殖民这些国家,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和”的思想典型体现。
此外,还有官营航海与民间航海的矛盾,开海和禁海的矛盾,海权实践和海权观念的矛盾,政治外交目的和经济的不可持续矛盾,使得郑和航海戈然而止。郑和之后,五百年间,中国再无有世界性影响的远洋航海活动。
参考文献:《明史》、《史记》、《明成祖实录》、《明太宗实录》、《瀛涯胜览》等
相关文章
-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少女殉葬?看到姿势怪异的尸骨,专家给出解释!
-
霍元甲暴打英国大力士真相揭开专家:对方是杂技员,根本没交手
-
一个小家伙,在强者如林的美军中称王称霸20年
-
[图文]朝鲜战争60年:学者称中国被苏联朝鲜逼迫出兵
-
伊朗与以色列不是邻国,为何也互相敌对?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和德国的差距有多大
-
尼姑带佛像鉴宝,专家看后说是赝品,尼姑笑问:你可知我是谁?
-
抗战老兵洪正春的心事:远征缅甸活着走出野人山(1)
-
老照片:二战中对着德军笑的法国女性 战后遭到清算剃光头发游街
-
对越反击战制定作战方案,是稳扎稳打好还是大穿插大迂回好
-
唯一追着欧阳锋打的人,郭芙非常喜欢他,杨过险些被他气疯
-
和亲距离最远的公主,送亲到达时丈夫已死,嫁给他儿子幸福恩爱
-
河南发现千年粮仓,粮仓储备惊人,其中粮食保存千年不腐
-
教皇说十字弓是邪恶武器,却让欧洲装甲重兵惨遭蒙古大军疯狂屠杀
-
非洲有个矮人国,身高只有1米3,喝露水吃白蚁,被称作最后的猎人
-
什么是西安?
-
日本和韩国都宣称拥有独岛的主权,独岛到底是谁的
-
悲情罗密施耐德:未婚夫出轨,第一任丈夫自杀,42岁丧子43岁去世
-
面对沙特,该怎么办?特朗普很犯难
-
叶卡捷琳娜身为异国女人,为何能击败丈夫而夺得皇位?
-
林徽因《梅真与他们》:他勇于追爱,但依然难逃渣男之嫌
-
中国将成为怎样的全球性大国?
-
这款手枪八路军用了都说好,在欧洲却被百般看不起
-
首次将南非拥核曝光,此克格勃九死一生,生前获授俄罗斯英雄称号
-
[图文]揭秘中国抗日战争时鲜为人知的“日本八路”
-
日本女孩被中国军人救下,不知其真实身份,40年后才知道竟是元帅
-
二战结束后,苏联对待日本女兵的做法,让日本人至今后怕
-
这8大女间谍,大都得善终,只有一个自称“中国人”,死得最惨
-
我来-我看-我征服:泽拉之战与凯撒的惊世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