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听完邬思道对欠款的分析,为何只说了句“夜深了,安歇吧”?
原标题:胤禛听完邬思道对欠款的分析,为何只说了句“夜深了,安歇吧”?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认识胤禛才没几天,就匆忙建议胤禛,接下户部欠款的差事。他对欠款的事分析得入木三分,直言了接下差事就是为康熙分忧,好处多多。然而,胤禛却当着邬先生的面“打太极”。
交情不够深,雍正不方便言明,邬先生的水平有待验证
邬思道入住雍王府,第一条建议就是让雍正接户部欠款。
胤禛虽然对邬先生的名气特别敬佩,却对这位顾问的真才实学还没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毕竟在清朝那个时代,受传播途径的影响,名气大的江湖假郎中多的是。很多江湖术士,都是先为自己造势,然后吸引大户人家的关注,最后衣食无忧甚至位列仙班,比如徐福、江充等人。
万一邬先生的水平不过硬,他的建议,雍正可不能轻易采纳,雍正也需要有自己的考虑。
邬先生再怎么厉害,也是坐过十几年铁窗的人,对外面世界以及朝廷形势的洞察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胤禛处在朝廷的权力中枢,掌握信息的数量、质量、准确性、时效性肯定比邬先生更优,考虑也会更加周全。
邬先生能够看到欠款的几类人,却没有看到事情背后的复杂性和难度系数。理论和实际往往存在偏差,真的着手操作户部欠款问题,可比嘴上说说要难得多。谋士只用动嘴,胤禛是要动手的人。
尊敬和礼遇给到位,信任还没有产生
胤禛聘请邬先生,虽是为自己出谋划策,名义上却是西席大人(教小孩子读书的私塾老师)。在尊师重教的传统下,胤禛按照拜师的正式仪式,给了邬先生很高的待遇。
对于夺嫡之争,彼此只能心照不宣。胤禛就算心里接受了,表面上也要假装“矜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明明很想要一个东西,但是出于礼节与面子,也不能堂而皇之地表现出来,这就类似曹丕的“三让三辞”。
把个人目的直接挑明,那只能存在于熟人和嫡系之间。很明显,邬先生那个时候还没能成为胤禛的“自己人”,主要工作还是教小朋友读康熙和孔孟的文章。
关系是一回生两回熟,信任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邬先生还要拿出过硬的技能和忠诚的态度,胤禛才会给更大的信任。
明确了彼此的工作分工,邬先生是谋士,胤禛才是最后拍板的人
谋士的职责是出谋划策,而不是决策。邬先生犯了一个小错误,那就是自以为自己拥有部分决策权,积极鼓动胤禛接活,这是在越俎代庖。胤禛作为老板,对于顾问的意见可听也可不听。
胤禛听完邬先生的建议,说夜深了,早点休息,是在提醒邬先生:你吖只是我的顾问,有些事不要参与得太深了,点到即止就可以了,决策上我自有主张,没啥事就洗洗睡吧!
邬先生也是个明白人,会知道什么建议能提,什么建议不能提。
相关文章
-
那年,美国总统访华之后:西方流行文化影响了多少中国人?
-
何新論學書札: 論《詩經》、乾嘉學及西方偽史學
-
他是许世友最后一个军事搭档,打完最后一仗就匆匆去世!
-
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一)
-
许世友带出的第27军,三位师长什么军衔,一位当过大军区司令员
-
马寅初的精神风骨
-
冥河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长相怪异似羊似鹿)
-
一代之高士,万古之良相:唐朝最后的名相李德裕
-
死囚死前都必吃断头饭,却又在碗里放一块生肉,原因和奈何桥有关
-
【厉害】这位耒阳人是毛主席的爱将,在红军中曾与林彪齐名
-
数万口古井记载老城千载烟火
-
埃及被处死的公主,阿辛诺依公主(被亲姐姐埃及艳后杀死)
-
百年的相遇
-
王莽篡位的“新”朝为何仅仅维持了十六年就灭亡了?
-
坎爷访问乌干达,还送了总统签名版YEEZY 350丨直男Daily
-
离阳王朝的四张底牌,来头一个比一个大,有两个是雪中最强十人
-
中国之近代化始于两宋,而非晚清|我的史观
-
别光顾着抢红包,更多“钱年俗”等着你来了解哟~
-
党史小知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唐肃宗时的国都在哪?
-
女子带佩戴10年的玉来鉴宝,专家鉴定完说:建议不要戴!
-
岐伯活了1200岁是真的吗?岐伯是什么人为什么活这么久
-
中国国教的兴盛:一个混乱到无法用文字记录的时代
-
八宝山的这个无名墓,唯有主席总理知道是谁,31年后才被世人所知
-
公主坟来历之谜 公主坟内的公主到底是谁
-
意外辍学好友,农民工,衣衫褴褛老太,3个人影响罗翔的青铜时代
-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为什么强盗都不敢抢?强盗:谁抢谁死
-
范仲淹大贪官?苏州大饥荒,饿死者遍地,他是父母官,却胡吃海喝
-
古代这位太监在读圣旨的时候,故意读错一字,拯救了上千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