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匕首:哥曼德特种部队的贴身利器,从二战开始就伴随每位队员
原标题:突击匕首:哥曼德特种部队的贴身利器,从二战开始就伴随每位队员
(现在所打造的费尔贝恩·塞克斯格斗刀)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赛文
曾今英国首相丘吉尔自豪地说过一句话——“哥曼德”是大不列颠永远的骄傲!“哥曼德”(Commando)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创建的英国特种部队的别称,它也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特种部队之一,他们主要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反击纳粹德国对于英法联军的疯狂的进攻,由英国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精锐部队组成的特种部队,他们戴上了标志性的绿色贝雷帽,穿梭在德军的后防线上,他们神出鬼没,视死如归,用奇袭般的战术和闪电般的行动直捣纳粹德国的“心脏”部分,给德军带来了无数的麻烦,甚至“哥曼德”小分队还针对德国著名将领隆美尔元帅发起刺杀行动,部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精通肉搏、爆破、射击、通讯等特种技能。
(哥曼德队员所使用的F·S格斗刀)
费尔贝恩·塞克斯格斗刀
“哥曼德”部队可以说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特种部队”,不仅每个队员都精通各种特种技能,还配有当时极为少见的特种格斗刀——费尔贝恩·塞克斯格斗刀(Fairbairn Sykes)。这种格斗刀被称为突击匕首或许更加贴切,1940年威尔金森刀具公司就接到两位徒手格斗教员的订单,按照要求生产了500把匕首,而这两位格斗徒手教员就是威廉·尤特尔·费尔贝恩上尉和上海公租界巡捕房埃里克·安东尼·塞克斯。
(突击队员在训练中嘴上叼着的就是F·S格斗刀)
这款突击匕首刀刃长16.5cm,在刀身有S型的十字护手,最后加上平坦的剑鞘卡榫,威尔金森公司的标志和字母FS(费尔贝恩和塞克斯的姓氏缩写)这就是第一代费尔贝恩·塞克斯格斗刀,它小巧的身形可以缝在队员的裤腿上或者裤腿内部,刀柄从裤兜里伸出来,完全符合刺杀近身格斗的要求。
(美国M3格斗刀)
突击队员一般都要求在潜伏行动中能够一刀割断敌人的喉咙,另外一只手则是捂住敌人的嘴巴,以免防止他们发出声音,所以费尔贝恩·塞克斯格斗刀的刀刃打造的十分轻薄,能够保证插入敌人的胸腔或者喉咙,并且刀刃的长度也能够足以穿透厚实的大衣和军装下的身体,最厚的军装也只有7.5cm厚,并且匕首的表面还镀了一层黑色的镍,防止匕首在光照下反光暴露队员的位置。
(兰博刀就是多功能格斗刀的代表)
结语
但实际上突击匕首的设计初衷并非是用于战场上的厮杀肉搏,突击匕首主要是用于两种情况,第一就是携带匕首的攻击者被发现的时候自保,第二就是对付岗哨或者潜入趁敌人不注意的时候发起攻击的无声兵器。尽管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突击队员在上战场的时候都随身携带突击匕首,随着战事的推进,战争的方向逐渐朝着装甲车、机械化发展,袭击越来越少,近身的格斗战也越发的稀少,但突击队员依然随身携带着突击匕首,而这种突击匕首的形象已经成为了突击队的徽章象征物了,直到今天依然在使用。
(英国SAS突击匕首也是F·S二式格斗刀)
相关文章
-
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啥关系?
-
这才叫运气!兵王弯腰抽烟逃过一劫:5秒后炮弹呼啸命中只受轻伤
-
二战史上最大的航母决战,此战后日本海军,无力再与美军抗衡
-
最寒酸总统,在位14年住20平米合租屋,在联大把美骂得狗血淋头
-
崇祯和徐光启穿上了西装,话剧《大明崇祯五年》将于上海首演
-
南粤政法英模风采|“全国公安爱民模范”孙建国:从火场抱出煤气罐,枪林弹雨中勇救人质
-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激荡红色旋律
-
一战的十大经典照片,有一幅是奧匈帝国皇储,他是一战的导火索
-
不足3平米的千年古墓,却出土了225件国宝,墓主人难道是盗墓贼?
-
英国统治了苏格兰300多年,为啥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
潮涌涪江格局新——四川绵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
[图文]三面人生:被国共两党都开除的大汉奸陈公博
-
白俄罗斯一处房产开挖地基,发现1000多具二战犹太人遗骸
-
《甄嬛传》中甄嬛明知安陵容敏感,为何还把安陵容送的浮光锦给浣碧?
-
土耳其要求延长协议截止日期,阿萨德威胁进攻,没普京点头他敢?
-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罕见的一次抗命,是一个小连长!
-
秦始皇的子孙后代终于被找到,学者称:4大姓氏都是其后裔
-
西方国家如何一点点瓦解苏联?手段残忍刀刀致命,令人不寒而栗
-
莫达木吉通行费收费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
-
日军炮兵大尉张寿芝坚定效忠清廷遭本国间谍暗杀
-
意大利为什么不将梵蒂冈、圣马力诺吞并?明明已将其“包围”
-
特写:《长津湖》在港掀起观影热潮观众为强大祖国自豪
-
二战时他杀掉20万日本人,日本让他道歉,他1句话霸气怼回!
-
古代的衣冠南渡:华夏文明得以传续发展,这就是火种!
-
澳大利亚人有多记仇?看看澳洲二战博物馆的地上,你就会明白了
-
迪戈加西亚岛:位置偏远却重要性远超关岛!
-
荷兰王后:人高马大衣品好,珠宝不比英女王少,“洞洞裙”惹争议
-
司马南批某教授的“跪美症”
-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金圣叹,为何三次科考皆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