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料理人:东坡肉——一千年前,猪肉命运的历史转折
原标题:三个料理人:东坡肉——一千年前,猪肉命运的历史转折
【文/墨墨知道】
猪,历来负责提供油腻范本。不节制,没分寸,不上进,这大概就是猪给人的主要印象,连带着食客对猪肉的爱好也显得不高级。
尽管汉字“家”就是屋顶下面一个表示猪的“豕”,但猪肉的地位在中国古代长期是不高级的,不能跟羊肉相比。
要知道,北宋宫廷御厨只使用羊肉,皇宫中每日宰羊数以百计,羊肉有时还直接作为薪水的一部分发给大宋官员。贵族阶层如此厚此薄彼,连带着市场上羊肉价格竟比猪肉贵出百倍之多[1]。宋代随着适宜养羊的北方领土持续丢失,羊还变得越来越金贵。
明清时期,猪肉实现了对羊肉地位的大反超。尤其到清代,从在东北起就习惯猪肉的清朝宫廷,肉食就以猪肉为主了,连带着普通人也越来越待见猪肉。
猪肉今天在中国的重要性无与伦比,猪肉消费有着最大的群众基础。如今中国的猪产量、猪肉消费量都占到世界的一半。比如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底,中国生猪存栏量达到4.66亿头,占世界生猪存栏量的58.8%。
猪肉的命运转折,有历史经济因素、社会上层品味变化等原因,猪的翻身还需要特殊的贵人扶持。
文人:中国消费符号的创造者与影响倍增器
猪的好处是需要人发现的。在羊肉最贵的宋代,猪肉等来了它的贵人、知音,最洒脱的文豪苏东坡。他留下了一道千古名菜,从他开始,吃猪肉,才成为一件值得“歌颂”的事情。
这道菜并非后世牵强附会,它是怎么来的呢?
按今天的话说,苏东坡是个斜杠青年,诗词书画四绝,哪样拿出来都能予取予求,做到当世极致,唯独除了自己的官运。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在今天的湖北黄冈担任团练副使,一个并无实权的小官。苏东坡在这里待了四年零两个月之久,这是他物质上最艰难的岁月,但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寒食帖都出自这里。
但是苏东坡在民间最有影响力的创作,恐怕要数东坡肉,这道菜记录在他的《猪肉颂》中: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东坡肉的诞生地就是在黄州,它诞生于苏东坡的匮乏时期。
苏东坡用大白话记录了当时猪肉地位低下,富人不理,穷人不会吃的现实,又交代了菜的基本做法。最关键的两点,一是少放水,二是小火慢炖。后世千年,工艺、调味纵有千变万化,这两点是共同坚持的。这决定了东坡肉的基本口感,就是极致软烂。
用“入口即化”这种滥词形容口感和讲脱口秀用谐音哽一样,是应该要被罚款的,但是在东坡肉上好像没有别的词更合适
后世真正定名东坡肉,大概是在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肉之大胾(音zì)不割者,名东坡肉。”
这里也点出了东坡肉的一大外形特征——别切得太小。东坡肉在刀工上,以大为美。直到清代,东坡肉才逐渐分小,一份东坡肉被分成10块20块,每块一两多,主要原因是为了缩短烹饪时间。[2]
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苏东坡是个标准甜党,他喜爱吃各种能把周围人齁着的蜜渍食物。可以猜测,东坡肉最早的口味,也很可能就是甜口的。
夏曾传在《随园食单补正》中记录“杭有炖肉者,以肉一大方炖至极烂而锋棱不倒。……杭人又称之为东坡肉。”
“极烂而锋棱不倒”,这实在是个对东坡肉视觉质感非常形象的记录。
相关文章
-
毛泽东当年为何不屑于考北大?
-
国民党为何不给杨虎城将军平反?
-
中国历史十大未解之谜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
汉朝王昭君出塞后连嫁祖孔三代 最后嫁给了谁?
-
汪藏海是真实存在的吗?是真实存在的(明清时期堪舆学家)
-
电视剧《上将洪学智》1月21日登陆央视
-
汉服大百科:汉服的七大款式与三大认知误区
-
汉初时中国男丁数量极少,刘邦竟想出这样的办法使得汉朝短期内人口翻四倍
-
毛主席在谈笑间对调八大军区司令,邓小平心悦诚服:毛主席真厉害
-
班超是什么时候出使西域的:不知具体时间( 永平十六年)
-
中原突围,李先念手下有二王,后来一个成大将,一个是副国级
-
《觉醒年代》观后感
-
揭秘秦始皇陵的不能挖的八个理由:震惊国人
-
唐朝的美妆博主,是这样化妆的
-
罗生特:新四军外籍军医,与人为善,42年为何怒斥忘年交好友陈毅
-
山海经:古代诡异文献,九首人面,饕鬄,应龙,穷奇到底是什么?
-
你以为我要介绍羊肉汤哇?
-
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九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
“邱处机”到底是姓“邱”还是“丘”?
-
他是周恩来的弟弟,曾帮哥哥解决大麻烦,后被保护性地关押七年半
-
日本关东军选择“九一八”日期入侵中国的原因解密
-
潘氏鱼是人类的祖先?海陆动物的过渡物种(3.8亿年的鱼)
-
孙悟空上天前,谁是前任弼马温?难怪得知真相的孙悟空气炸了!
-
中国长城到底有没有用,西方学者一针见血:长城真害惨了欧洲
-
古代皇宫嫔妃用啥方法吸引皇帝?主要靠这4个办法,第四种最关键
-
清朝皇子15岁时必须结婚 婚前试用宫女教他学会怎样做丈夫
-
部编版八上第9课对外开放
-
红学是研究什么的学问:研究红楼梦的一切(横跨多领域)
-
古代女子,为何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是古人不懂早婚的危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