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为什么大多肥胖,而道士却清瘦枯干呢?原来竟与武则天有关
原标题:和尚为什么大多肥胖,而道士却清瘦枯干呢?原来竟与武则天有关
古今中外,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一直存在,虽然派别不一,但目的相同。信仰来自于人的内在需求和对崇高美好的希望,或是对生命的希望,或是对爱的希望,或是对正义的希望,或是对和平、和谐、同情以及真、善、美的希望。宗教信仰为人生提供慰藉,所以才能千年不绝。
在中国,汉民族的主要宗教信仰有二,即佛与道。道教是中华本土产物,佛教则是泊来品。一般人对于道教与佛教的认识,一般是来自影视,或是视频影像新闻。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镜头前的和尚与道士,在形象上有着鲜明的对比——和尚大多肥胖臃肿,而道士却清瘦枯干(其实高矮胖瘦,是人体发育的自然现象,“和尚胖、道士瘦”也许只是个别情况,不可以偏概全),何也?
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对佛祖的形象有着自己的合理想像,那就是佛相尊严,庄严宝相,用民间的通俗理解就是肥美丰满。做为佛教徒的大和尚们,当样得有样学样,只有“宝相庄严”,才配上这一身份。
比如,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大佛的面部丰满圆润,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是中国佛相造相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盛唐是以胖为美的时代,人物形态丰满是大唐富强的标志,这些在卢舍那大佛身上都有所体现。
初唐本来是重道抑佛的,因为,李唐天子尊道教之祖老子为宗,所以,才将道教尊为“国教”。武则天篡唐自立为,为了从精神上打压李唐,又选择了尊佛抑道的宗教策略。历史记载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报身像”,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对于和尚而言,增肥是与其自身的修行方式有关(苦行僧除外),他们虽然素食裹腹,看似营养不足,但是,他们的运动量极少,平日以打座参禅为主,天长日久,身体发福,是自然之事了。
而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
道家对形象的崇拜,是崇尚“仙风道骨”的。修道之人的完美形象,被称“松形鹤骨”,“相貌清奇”,说白了,就是一瘦字,这样才能“飘飘欲仙”啊。
修道之人的终极目的,是要得道飞升,所以,道教之行在于“修”,所以谓的“修”,就是要积极入世,遍尝人间苦难,才能脱胎换骨。我们最熟悉的道故事,莫过于“八仙过海”。传说中的“八仙”,均是自肉体凡胎修起,历经磨难后,才获得无上神力的。
正是因为要苦修,传统意义上的道士,多会云游四方,风餐露宿更是常有,还动不动就辟谷,也就是定期绝食,要不瘦就不正常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寺院的香火要比道观旺盛,和尚们生活、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居有楼,出有车,衣食无忧,这才心宽体胖的。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日本刀始祖,中国刀剑巅峰之作——唐横刀
-
她冒充公主嫁给大漠中的君王,君王死后又忍辱下嫁给君王的儿子
-
三尖齿龙:欧洲食草恐龙(化石只有一颗牙齿/1.5亿年前)
-
飞机是模仿什么动物来发明的 模仿鸟类翅膀发明出来的
-
一“傻子”被太监推上皇位,谁知下的第一道圣旨,就令大家傻眼了
-
他是早于黄继光堵枪口牺牲的战斗英雄,却鲜为人知
-
刘采春:被元稹始乱终弃的甜歌皇后,最终命运如何?
-
炎帝属于神仙范畴吗 炎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
此生若有幸,只愿能给他们提鞋
-
如果不是冉闵的杀胡令,这个内亚帝国就要在黄河流域立住脚了?
-
光明日报国学版:人文始祖——黄帝
-
阿姬曼·芭奴还原图 阿姬曼芭奴长相如何是什么样的人
-
武警江西总队政委徐云飞晋升少将警衔
-
将星璀璨忆岁月歌声嘹亮启新篇
-
行善一定要有钱吗?胡雪岩是这么说的
-
百名民警讲英烈故事:永远的丰碑——关向应
-
两中将商量撤军,不料司令员询问时,一人马上改口喊打,立下大功
-
从《封神演戏》理清中国历史中的神话体系
-
赵姓起源和来历:赵氏始祖被赐封地(成就第一大姓)
-
东周后面是什么朝代 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是什么
-
牛头龙:美国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1亿年前)
-
看完电影《血战台儿庄》蒋经国流泪了:没往我父亲脸上抹黑…
-
土木堡之战女人有多惨?被士兵轮奸虐待(下场惨烈)
-
中型兽脚类恐龙:艾德玛龙 体长达11米(攻击力堪比暴龙)
-
这些看起来好奇怪的兵器,有何特别之处?
-
居安思危,在清醒前行中守护无恙山河
-
长孙无忌是忠臣吗 是,历仕三朝(凌烟阁24功臣之首)
-
南海王墓真的存在吗 历史上的南海王墓是什么样的
-
唐文宗试图将宦官一网打尽 甘露之变为什么最后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