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埋藏”绝不是指太极洞
原标题:“广德埋藏”绝不是指太极洞
童达清
说起“广德埋藏”,人们常误以为是指太极洞。稍微百度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错误信息数不胜数,大如官方网站,小到个人博客,无不如是。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误判呢?其根源在于误读了冯梦龙的一句话:“天下有四绝,却是: 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因为“登州海市”和“钱塘江潮”都是自然风景,冯氏既然将它们相提并论,“广德埋藏”就非太极洞莫属了。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误解。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原文,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乐小舍弃生觅偶》开头在引用了一首有关“钱塘江潮”的诗后说:
“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这三绝,一年止则一遍。惟有钱塘江潮,一日两番。”
仔细研读上面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人们错就错在没有注意到后面“这三绝,一年止则一遍”这句话,如果“广德埋藏”是指太极洞,怎么会“一年止则一遍”?难道太极洞是海市蜃楼?即使是海市蜃楼,也不会定期一年来那么一次啊。
退一步说,即使广德埋藏就是太极洞,也还远没到“天下四绝” 的地步。古人游览一地,多形诸诗文,翻开光绪《广德州志》,有关太极洞的诗文可说是少而又少(其原因不在这里分析),即使是近在咫尺的宣城,也极少有人提及太极洞(又称长乐洞、大洞等)。笔者虽然孤陋寡闻,但也爱好宣城文史有年,手头的资料也多不了多少。一个绝无多少名气的太极洞,冯氏怎么会将它称为“天下四绝”?
那么,“广德埋藏”到底是指什么呢?其实古人早有说明:
北宋绍圣年间的广德知州孙谔说:“乡村百姓,因仍故事,买牛作乐,迎至庙庭,号为‘埋藏’。”(《广德州志》卷五十二)
南宋绍兴年间的广德知州洪兴祖说:“此邦之民,率以仲夏之月,陈太牢于庙庭,杀而痤之,号为‘埋藏’,其来久矣。”(《广德州志》卷五十六)
周密《癸辛杂识》说:“广植守广德日,郡中祠山有埋藏会。”
可见所谓“广德埋藏”是一种祭祀仪式。其基本形式是在地上挖一个深、宽各五尺的大坑,然后把各种祭物埋进坑里,上面蒙上牛皮。其祭祀地点是在祠山,祭祀对象是张渤,祭祀时间是在每年的仲夏(即农历5月),所以冯老先生才说是“一年止则一遍”。关于这种祭祀的来源、形式等极其复杂,不是本文可以简单概括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南宋周秉秀的《祠山事要指掌集》。广德埋藏会在两宋时期曾经风靡整个江南,远及杭州,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民间集会,吴自牧在他的《梦粱录》卷一里有过详尽的记述。“广德埋藏”起源于梁朝,盛行于两宋,到明朝仍不见衰减,风靡一千多年,遍及整个江南,所以冯梦龙才将它列入“天下四绝”之一。
但是,“广德埋藏”以牛作为“牺牲”,冒犯了封建权威(所谓牛,就是太牢,是皇帝祭祀之物);每到会期人员聚集太多,少数地棍流氓乘机赌博闹事甚至杀人,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封建统治;尤其耕牛是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畜力,大批宰杀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南宋末年的广德通判黄震在他的《以申尚书省乞禁本军再行牛祭事》奏折中称,广德一地每年因祭祀杀牛多达二千余条,“以故耕牛耗及邻郡,户产脧于数祭,风俗大坏”(《黄氏日抄》卷七十四)。所以自北宋以来,不断有广德的地方官如崔宪、孙谔、范师道、洪兴祖、周瑛等,上报朝廷,明文禁止,使得“广德埋藏”渐行式微,祭物也发生了变化,从光绪《广德州志》所列的祭品看,只有“帛一、爵三、羊一、鸡一、鱼一”(卷二十三),耕牛已不再列入祭物了。
(二十余年前的旧文,存此留照。)
相关文章
-
原本属于安阳的鹤壁地区,1986年,为何要与安阳市分家?
-
【新书介绍】西安长安区韩家湾墓地发掘报告
-
秦始皇一共有几个儿子:23个(扶苏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
-
越王勾践剑为何2500年不生锈?放大500倍之后,专家得知答案
-
丈夫的墓被盗一空,她的墓一墙之隔却无人问津,专家打开后呆住
-
孔融被曹操处死前,求放过9岁儿子,儿子说8字成千古名言
-
【邓氏世系】敦倫堂与宝庆堂字辈世系对照
-
城市别称中的动物形象,很多人知道羊,但出现最多的是这两种
-
此皇后贤淑节俭,为皇帝生育十多个子女,为何却被迫自尽?
-
地球自转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地球为什么可以一直自转
-
陕西历史博物馆赏青铜器下篇:木一古美术分享
-
轻小说|小和尚下山去化斋
-
历史上的邓通是谁 邓通与汉文帝的关系为何如此亲密
-
古代女子为了取悦男性创造的夸张审美,一个时代的噩梦
-
五代十国最悲情的君主,一生节俭仁慈,最后还是难逃亡国的命运
-
从紫禁城到宜宾,“匠心”让他们精神共通
-
王昭君之死:王昭君归汉不成竟服毒自尽?
-
地藏利生宝印——龙腾印
-
古代通缉令画得那么丑,为何还能抓到犯人,官府:电视剧骗了你
-
邓颖超与周恩来的革命姻缘
-
揭秘: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究竟是哪里人?
-
此人比荆轲还勇猛,是史上“屠龙”第一人,三年杀掉三个皇帝
-
这位将军,平时讲话口吃,上了战场发布命令却一清二楚!
-
寻根溯源,我国出土的传统古画中伏羲和女蜗“人首蛇身”缠绕在一起是为何?
-
重虚堂:黄土背景下的民间传统
-
“口袋里的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
-
姜太公钓鱼台有三处,周文王请他出山的那一处在今天哪里?
-
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五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
论古代王朝“正统”,皇帝加持最后底牌,屡试不爽的甩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