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墓中出土两个神秘玉人头,上面的谜团,至今也没有揭开
原标题:妇好墓中出土两个神秘玉人头,上面的谜团,至今也没有揭开
玉石在我国一直被赋予美好的象征,古人会将它们做成吉祥的图案,用以祈求平安幸福。可是在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曾经出土了两个不一样的玉器——玉人头,其中一个玉人头上的特征更是扑朔迷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您想知道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今天就让小编来为你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河南历来出大墓,这道理简单不复杂,当年的中原政权,多以河南为都城,河南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君王大墓的集中地。1928年殷墟出土后,商代大量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被发现,为我国的考古科研,打开了殷商文化的大门。可是谁也没有想到,48年后,专家们在一次对殷墟的科考中,又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殷墟旁边曾有一处建筑群的废墟,经过试探性发掘后,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的古墓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经过专家鉴定,发现该墓为商代女英雄妇好之墓,墓中出土的骨器,玉器,青铜器等一千九百多件文物,是名副其实的商王朝大墓。其中著名的妇好大玉戈,龙虎纹大铜钺,三联甗等一级国宝级文物,皆出土于此。起初专家们只是把眼睛盯在这些珍宝上,并没有注意到其他出土物件,直到在清点文物时,才注意到了两件“石人头”,这两件“石人头”在众多宝物中,无论是风格还是造型,都显得格格不入,这到底是怎么回一事呢?
一开始,专家们只是将它们当作石器对待,后来由于造型别致,经过仔细甄别,认定这两颗人头为玉器,两件玉人头分别为高5.8厘米和高2.5厘米,有如小孩的拳头大小。人头上的眼耳口鼻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连线条现都符合真人的面部比例,甚是精美。不过让人注意的是,其中一个的玉人头眼部明显凹陷,可以断定这是一个盲人真实的头部刻画。
玉器历来象征着美好,为何此玉人头要另辟蹊径,偏偏要将双眼去掉呢?专家们对此也非常好奇,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有人认为:当时玉器刻画的并不是盲人,只是由于多年的腐蚀,这才让这块玉器的眼部腐掉,成为“盲人”。但是很多专家都不同意这一点,因为另一个人头的眼部特征明显,同样都经过千年的侵蚀,为何另一个不是盲人的造型呢?为此,专家们在这方面的意见,一直没有达到统一,玉人头的盲眼特征,成为妇好墓中的一个谜团。
不过根据小编的猜测,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该玉人头应该是妇好比较亲近的人,对于当时的王公贵族来讲,死后都是有殉葬制度的,因此这个玉人头描述的特征,对应的人应该是妇好的祈福巫师。为了能够让巫师永久地陪在自己身边,这才将巫师的相貌刻画在玉人头上,也许当时的巫师就是个盲人,这才有了玉人头盲眼的属性特征。
第二,该玉人头可能是战俘的面部刻画。由于当时妇好是商王朝的女英雄,曾经多次出征击败敌人,被商朝的子民爱戴。由于女性不能以刀剑为陪葬,就用战俘的头颅状玉器陪葬,可以显示出她的战功,以纪念这位巾帼女将。
第三,该玉人头也许是妇好身边重要的谋士脸部刻画,由于妇好一生为将,因此谋士对于她来说,绝对是重中之重。在妇好死之后,一位瞎眼谋士因为劳苦功高,便被刻成玉人头,并将其带入墓中,以求在另一个世界,还能辅佐妇好,继续为国为民成就大业。
这两件人头玉器,无论它们刻画的是谁,都不影响其文物价值,这是商王朝玉石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古代先民的勤劳智慧结晶,更能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历史,瞻仰祖先的丰功伟绩。
相关文章
-
曹操家族DNA DNA解密曹操家世
-
一物一故事丨张山营学校赵雪菲:司母戊鼎
-
她出身平民被召入宫,因得罪画师不得皇帝宠爱,后来却名垂千古
-
盘点中国古代十三大美男子排行:潘安排第一
-
此人是蒙古帝国的宗王之长,一手掀翻了窝阔台家族的统治
-
国民党历任主席赶场火力集中“台中以北”
-
奥匈帝国解体原因是什么 奥匈帝国为什么和德国关系那么好
-
顾永新:经学文献的衍生和通俗化——以近古时代的传刻为中心
-
【党史天天学】1月16日
-
党的女儿|毛泽建:革命斗争的女先锋
-
这一战,红军包围守敌48天,敌人无法突围,11个团长集体投降!
-
历史上八贤王是好是坏 八贤王为宋朝做的贡献是什么
-
此人战术高明,17天内连续拿下敌军5座城市,后成为志愿军二把手
-
古人称月亮为广寒宫,古代不能到月球,竟知道上面很冷?细思极恐
-
公务员考试备考之三省六部制变革史
-
唐代宦官专权之迷:皇位继承制度极不稳定
-
如来最怕的人是无天吗?你错了,除了无天之外,还有一个手下败将
-
红嫂张淑贞:这位百岁老人用一生诠释 爱党拥军红嫂情怀
-
皇太极有多爱海兰珠 独宠一人(历史认可的偏爱)
-
恶龙:非洲小型杂食恐龙(长2米/下颚长有匙状牙齿)
-
著名历史学家、秦汉史学泰斗安作璋先生逝世,享年94岁
-
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八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
皮亚尼兹基龙:阿根廷中型恐龙(长4.3米/1.63亿年前)
-
不断砥砺深厚家国情怀
-
他是我国海军第一任司令员,后代3将军2副主席,儿媳是著名歌唱家
-
敏迷龙:南半球发现的第一条甲龙(长1米/澳大利亚出土)
-
肢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疑似甲龙的祖先)
-
当年日本为何想用重金购买马王堆女尸的一根头发?到底有何企图?
-
美丽龙:巨型沙漠蜥脚类恐龙(于新疆戈壁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