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的“媒婆”:除了巧舌如簧的女人还有男人
原标题:古代封建社会的“媒婆”:除了巧舌如簧的女人还有男人
古代中国,流传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民俗,那就是: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任何一桩有情有义、郎才女貌的婚姻,都不可能被认可。因此,古代中国一个极为特殊的行业随即诞生了,还用问吗?当然是走遍千家万户的“媒婆”。所谓媒婆无非是一种统称,除了巧舌如簧的女人们之外,那些到处拉纤的男人们,也能混迹其间。
看来,很早就诞生的“媒婆”,的确是地位特殊的“喜神”,在任何时代,这种行业堪称不可或缺的角色。换句话说,既然变成了一种公开的社会职业,那么,最先追求的并非男女之间的情爱,反倒是大把大把的礼品与散碎银两。说到底,无非是长相俊美、内心自私的民间“生意人”。
提起“媒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其中分明写着:“娶妻如何,匪媒不得。”早在周代,“媒婆”就已成为婚姻的要件了。在此后的礼制与法律当中,明确规定:婚姻必须有“媒妁之言”。《唐律》中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按照古代礼制,标准的婚姻要经过“六大环节”,也就是民间所熟知的“六礼”,详细来说,也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与亲迎等。看来,每个环节都得靠“媒婆”牵线搭桥,推波助澜吧。
“媒婆”的喜神地位,无可取代。《孟子·滕文公》当中记载:“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显然,“儒家亚圣”孟子,早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难以替代的地位。
李唐时代,已经传出了“月下老人”的传说。据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记载:“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检书。”这位身份特殊的“月下老人”,就是当时的“媒婆”。于是,“月老”变成了“媒婆”的代名词。元代戏剧名家王实甫曾在《西厢记》当中,讲解崔莺莺与张珙成亲的故事,其中最重要的“媒婆”,正是莺莺的贴身丫头——红娘。此后,“红娘”也可代称“媒婆”了。
封建社会,人们的劳动、教育和娱乐等重要生活,都蜷缩在狭小的家宅里,所谓“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因此,涉及到令人敏感又难以省略的男女婚姻,只能通过“媒婆”的嘴巴与表情来引导。对于漂亮姑娘来说,即使“爱女”已长大成人,却不知嫁到哪家、婚配给谁。“媒婆”恰在各地风俗中,迎合了公众的“求偶”渴望。至少,这种职业极大缓解了男男女女的腼腆心理。
据说,历朝历代,倘若对少年男女直言追问“心上人”这些事儿,无异于愚昧无知。还是服从礼法,恭恭敬敬地求教于“媒婆”吧。
相关文章
-
【阅读之光】这是一本什么书?让毛主席批注阅读多达17遍
-
商朝的建立于何时 商朝灭国是因为奴隶制的原因么
-
冯道如何在乱世中多次保全自己,还服侍了四朝十位皇帝?
-
古墓长明灯为何能千古不灭的原因 长明灯是什么
-
这位皇帝因皇后出轨被活活气死!专家:死的窝囊却是千古一帝!
-
皇帝死了妃子们怎么办?一般这样处理,专家表示:有其合理性
-
中山大学发现古代墓穴 已出土近40件汉代文物
-
貂蝉为什么在关羽墓?貂蝉是怎么死的(有五个版本)
-
九一八事变当晚 张学良和谁在一起?
-
飞机发明者是谁 飞机发明经历了哪些过程(莱特兄弟)
-
古代一传奇女性,不仅嫁给了开国皇帝,还生了一个千古明君
-
历史上凶残却悲剧的武将排行:项羽屈居第二,岳飞排第四!
-
16鞋为什么对男的如此重要
-
七国之乱的导火索是什么:刘启打死了刘贤(其实是发动战乱的借口)
-
邓小平军事指挥能力有多强?粟裕大将赞叹,连张春桥都拜服不已
-
上甘岭战役孤胆英雄,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不是英雄,我的班长才是
-
沧龙:中生代体型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最长17.3米)
-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宣州诸葛笔考(下)
-
何亦凡朱月仁:武周大足元年西州高昌縣籍拾遺復原研究
-
此国曾是我国的省份,如今虽独立发展,但仍享受中国遗留的福利
-
以色列被亚述所灭的原因 以色列为什么会被灭掉
-
毛泽东评价周恩来:总理角色的不二人选
-
轩辕氏黄帝六任帝和撰写《黄帝内经》的七任帝
-
埃及法老和公主的关系,既是夫妻也是姐弟(贵圈很乱)
-
十世班禅进入毛泽东主席视野
-
伤齿龙:恐龙中最聪明的存在(长2米/出土于北美洲)
-
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本是爱国名将,却被后人误解
-
民国四大美女老照片 民国四大美女哪位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