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探究韩愈在宣城的生活和对宣城韩愈文化研究开发的建议(上)

原标题:探究韩愈在宣城的生活和对宣城韩愈文化研究开发的建议(上)

探究韩愈在宣城的生活和对宣城韩愈文化研究开发的建议(上)

苏金涌

微信版第387期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阳山令、河南令、考功郎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刑部侍郎、潮州刺史等职。穆宗长庆时,官至吏部侍郎。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身世十分悲凉。虽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但他年幼即孤,3岁便父母双亡,之后受大哥韩会及嫂子郑氏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韶州。两年后,大哥韩会不幸病逝,嫂子郑氏带着韩愈万里归丧,赶往老家河南。后为躲避战乱,迁居宣城,当时韩愈13岁。自此“就食于江南”,在繁荣安定的宣城“就读为学”,一直到贞元二年,19岁的韩愈才离开宣城,从此踏上他坎坷而又不平凡的人生征途,至长庆四年卒,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的文学成就很高,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世尊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追溯其思想学术的形成,离不开避地江南就食宣城期间的学习生活。只有短短6、7年,却占了韩愈人生的近八分之一的时光,也是一个人一生“求知求学”的黄金时期。正如朱熹所说:“公之为学,正在就食江南时也”。能哺育出韩愈这样一位文学泰斗,宣城既是韩愈的成长地,也是中国文化的福地。

那么,少年韩愈在宣城的学习生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韩愈能取得这样的文学成就?我们能从少年韩愈身上学习到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开始踏上书山潜入文海,寻觅少年韩愈在宣城的历史足迹,探索韩愈艰辛的成才路。

01 韩愈的师道传承

《师说》是韩愈最出名的文章之一,对于老师,韩愈的理解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韩愈的老师是谁呢?

韩愈出生于官宦之家,韩愈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叔父与兄都以文章名世,其中叔父韩云卿文学造诣最高,李白称他“文章冠世”,现存的《唐文粹》、《全唐文》均收有韩云卿的文章。韩愈也说:“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可见这样的门第和文学氛围对于韩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担负抚养幼弟的兄长韩会对韩愈的影响更大,韩愈在《考功员外卢君墓铭》中说:“愈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章优一世。”家庭是韩愈的第一所学校,家里长辈就是韩愈的早教老师,加之天资聪慧,使得韩愈“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耳能文”。

在宣城时,韩愈曾师事窦牟。窦牟兄弟5人俱以诗驰声当代,其中3人因善于辞赋而进士及第,这3人便是窦牟与其兄窦常、弟弟窦巩。一门三进士当时在士林中传为佳话。韩愈到宣城后不久,便慕名前往谒见窦牟,时为建中三年,韩愈14岁左右。窦牟循循善诱,使韩愈如沐春风,他对窦牟甚为崇敬。“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自视雏鷇,望君飞鸿。四十余年,事如梦中”(《祭窦司业文》)。韩愈自视是刚刚破壳而出需要补食的雏鸟,而窦牟则是翱翔蓝天的飞鸿。40年后,韩愈回忆授业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梦中,可见他对老师的深厚感情。

韩愈在宣城时还师从萧存、梁肃。萧存是古文学家萧颖士之子,韩愈的叔父韩云卿及兄长韩会曾求学唐代古文运动先驱萧颖士、李华门下并深受赞赏,同时与萧颖士、李华门下弟子交往深厚。因韩会的关系,韩愈少年时代即为萧存所知,并深受萧存的影响。梁肃是独孤及的学生,是继萧颖士、李华、独孤及等之后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从萧存、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为后来领导古文运动夯实了基础。

02 韩愈的治学主张

韩愈的名篇《进学解》有一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千百年来被无数人视为激励自己刻苦学习的座右铭,也是先生常挂嘴边教育弟子的口头禅。对于学业,韩愈自己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韩愈自小就有志气,虽忿怨于自己的遭遇,却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旧唐书•韩愈传》说他“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表现出很高的学习自觉。“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就是韩愈宣城读书生活的写照。

在韩愈给门生李翊写的《答李翊书》中,韩愈十分生动形象描绘了自己在宣城读书生活的三个阶段:一是“戛戛乎其难”阶段。韩愈是个读书自觉而用功的人,并非生而知之,初学“三代两汉之书”苦并快乐着。他学习时的状态,坐下来就像忘掉了自己,走路时也若有所失,显其入迷之深;严肃认真像在思考,茫然的样子如同迷路,是其读书之苦。在学习和实践中,韩愈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不蹈袭前人,“惟陈言之务去”,这是韩愈提出的一条重要原则,对后人作文产生了很大影响。二是“汩汩然来矣”阶段。韩愈是个读书勤奋并善于思考的人,学习中“取于心而注于手”,手眼并用,重视实践操作,能从古人浩瀚繁杂的思想学术观点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归类梳理出传统儒学之精髓,达到文思如泉,“汩汩然来矣”之化境。三是“浩乎其沛然矣”阶段。韩愈是个持之以恒信念坚定的人,虽学有成绩,仍注意培养和充实自己,在“如是者有年”的坚持中,无迷其途,无绝其源,学问纯粹,气盛言宜,浩乎其沛然矣,养成一身浩然正气。

宣城的读书生活,对韩愈的最大影响,就是服膺孔孟,崇信儒经。这是他后来高举儒家正统大旗,力排佛老“异端”的思想基础。韩愈不仅努力钻研六经,而且对三代两汉的古文也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尤其喜爱司马相如、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的文章。他后来力倡文学创新、鄙时文而尚古文,显然也是青少年时期在宣城读书求学的重要成果。等到韩愈离开宣城进京应试时,他已“尽能通六经、百家之学”。

03 韩愈的宣城情缘

宣城之于韩愈,有别于孟州与京城。孟州只是韩愈出生的地方,韩愈在孟州生活的时间很短,京城韩愈居住的时间最长,但只是韩愈工作的地方,并没有太深的情感依托。宣城,既是韩愈成长的摇篮,也是他心灵的归属,承载着韩愈太多的感恩与牵挂,是韩愈心灵的故乡。

宣城是韩愈亲情寄托的地方。韩愈生前,韩家四代人与宣城结下了深厚的渊源:第一代韩愈的父亲和叔叔。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载,韩愈的父亲韩仲卿兄弟4人,其中,二弟韩云卿曾任宣州广德县令;三弟韩少卿曾任过宣州当涂县丞;四弟韩绅卿曾任扬州高邮县尉;而韩仲卿曾在邻近宣城的饶州鄱阳任县令。因此,在郑氏携韩家老少避地宣城之前,韩家早已在宣城一带落脚,有一定的社交圈。第二代是韩愈及其长兄韩会、长嫂郑氏。上元二年左右,韩愈的兄长韩会为避“刘展兵变”从南京逃至宣城,并在宣城置办了家业,也就是韩愈避地江南时所居住的地方。第三代是韩愈的侄儿韩老成;第四代是韩愈的侄孙韩湘。贞元二年(786),韩愈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韩愈的嫂子郑氏、侄儿韩老成、侄孙韩湘等家人继续居住在宣城。

宣城是韩愈安心求学的避风港。从史料记载及韩愈的诗文中,可知韩愈避乱宣城之前,主要是在今河南孟州、江苏南京和安徽宣城、陕西长安、广东韶州等地颠沛流离中度过,生活的艰辛难以想像的。韩愈在《祭郑夫人文》哀叹道:“天祸我家,降集百殃。念寒而衣,念饥而飨。”又韩愈在《复志赋》回忆道:“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始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用韩愈自己的话说,“就食”宣城之后,才结束了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勤学苦练,探求先贤圣经的深奥道理。宣城成就了韩愈的辉煌一生:韩愈自幼痛失双亲,稍长又痛失待之若父的长兄,加之遭遇战乱,“就食”宣城之前,韩愈内心的痛苦、迷惘、彷徨,局外人无法感受到。宣城给予了年仅13岁的少年韩愈以心灵的慰藉,宣城的庇护为韩愈专心就学、涵养才华,提供了安逸的环境。

(作者系广东潮安人,中共潮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综合科科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员、潮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潮州姓氏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