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原标题:历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人口大迁徙,在现代的记载中,它们多是用“人口迁徙”来概括,然而在现实当中,每一次人口大迁徙都伴随着浩劫与灾难,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史,其实便是百姓的血泪史与苦难史。
中国古代共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残酷的是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三国乱战,军阀割据,且动辄屠城,比如《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征徐州时,“凡坑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曹操所为在三国时期并不少见,加上连年的战争和天灾,三国时期人口骤减。魏国统一天下后,司马懿通过卧薪尝胆,夺走了曹家天下,司马家族成为西晋的建立者。百姓们以为天下终于统一,然而他们不知道自己将要遭遇的浩劫是何等恐怖。
司马家族的后代显然继承了司马懿工于心计的特点,但他们却没有司马懿的眼光和能力。西晋的皇族内乱堪称历史之最,尤其是“八王之乱”,让西晋元气大伤。晋武帝在位时匈奴已经对中原虎视眈眈,他们生活在关中等地区,对晋都洛阳呈包围之势。有大臣上梳建议武帝徙胡,但武帝却下诏:“昔自汉末,四海分崩,刺史内亲民事,外领兵马。今天下为一,当韬戢干戈,刺史分职,皆如汉氏故事;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资治通鉴·晋纪三》)武帝不仅没有徙胡,还令地方忽视军防,同时分封宗室。晋武帝希望借此削弱武将实力,但他此举却引来八王之乱。七年间西晋战争频繁,百姓民不聊生,西晋国力内耗严重。不仅如此,为了夺得帝位,许多人以胡人为兵,从而使得胡人军力增强,且对西晋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当八王之乱进入后期,匈奴贵族刘渊起兵,自称汉王,上尊汉高祖,以汉朝正统自居。由于内乱西晋国力空虚,加上胡人实力强大,因此西晋最终被灭,北方胡人纷纷建立政权,史称“永嘉之乱”,也有人将它称为“五胡乱华”。
在胡人进入中原后,他们烧杀抢掠,屠杀百姓,许多汉人被当做“两脚羊”,如同牲畜一样被出售。而西晋灭亡后,晋元帝率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和部分百姓南渡,史称“衣冠南渡”,而这也是中国古代首次大规模人口迁徙。
唐朝时终于结束了分裂,中国走向统一,并以恢宏的气势走向大唐盛世。可是大唐的荣光之下,隐藏的却是巨大的隐患。唐玄宗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百姓被迫成为流民,唐玄宗曾下诏《听逃户归首敕》:使黎甿失业,户口凋零,忍弃枌榆,转徙他土,佣假取给,浮窳求生,言念於兹,良深恻隐。岂惟朕德所未及,教有未宏欤?
不过唐玄宗的昭令未能阻止土地兼并,甚至就连他晚年也愈发昏庸,纵情声色,朝廷上的暗流涌动与朝廷下的汹涌波涛都被唐玄宗所忽视。因此,当安禄山举兵造反,与史思明掀起“安史之乱”时,朝廷竟措手不及,整个大唐的繁荣景象也被“拦腰斩断”。而在安史之乱期间,北方遭到战争摧残,《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因此,大量世族和百姓都迁徙到南方,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也逐渐南移,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已经逐渐超过北方。
而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虽然赵匡胤不算典型的武将皇帝,不过他至少还有收回燕云失地的志向。《续资治通鉴长编》就记载,赵匡胤曾对近臣说:“石晋割幽燕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陷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赵匡胤作为开国皇帝,想要用钱去赎回燕云失地,已经颇为无底气,但北宋之后的皇帝就更加不堪了,他们不敢以武力与北方民族争锋,只能用岁币、和亲来获取屈辱的和平。即使如此北宋的皇帝依旧醉生梦死,直到金军攻来前夕,宋徽宗仍在宫中风花雪月。
金军马踏都城,中原大地再次沦为北方游牧民族的猎场。金人掳走了宋徽宗与宋钦宗,在东京城中烧杀抢掠,赵氏皇族与后宫嫔妃和朝中宋臣大部分都被押往北方,史称“靖康之乱”,也称“靖康之耻”。而在北宋灭亡后,赵构率领其余朝臣南渡,建立南宋,许多百姓也随之南渡,形成中国古代第三次人口大迁徙。不过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并没有就此结束,在金完颜亮时期,金国撕毁合约,举兵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战场,因此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居民都被迫南迁到长江流域附近。而在蒙古南侵后,南宋也终于无法再苟延残喘,走向终结。战火燃烧到长江流域,百姓们被迫继续南迁,迁入广东、广西等地。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往往伴随着战争与浩劫,每当战争与灾难临近时,百姓们只能被迫颠沛流离,走上一条不知道结果的道路,因此中国古代人口迁徙史也是人民的苦难史。不过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以北人南迁为主,大量北方世族和百姓的南迁,为南方带去先进的文化、技术和生产力,也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从而极大的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参考资料:
《三国志》 陈寿
《资治通鉴·晋纪三》司马光
《听逃户归首敕》李隆基
《旧唐书·郭子仪传》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
相关文章
-
征集令|团团向您征集青年运动历史资料啦!
-
蚩尤骑熊猫为什么输了
-
他是最年轻的开国将军,战争年代两次死里逃生,花甲之年还上战场
-
党史上的今天·3月27日
-
贺年卡原来古代就有!古代春节拜年都有哪些讲究?
-
川街龙:云南最大的食草恐龙(长17米/距今1.61亿年前)
-
观象授时与中华文明起源(文明之声)
-
卡龙加龙:非洲大型泰坦巨龙(体长9米/仅出土牙齿)
-
明朝天启大爆炸真实原因,未解之谜(多种原因推测)
-
程万军:朱元璋怎以“黑吃黑”平息党争
-
兰陵王大胜而归,拜见皇帝时说错了2个字,招来杀身之祸!
-
这是武松人生中最大的污点!血溅鸳鸯楼,这6个人绝对是冤死!
-
【红色档案·述说云南】边纵战士马德盛:随军转战14县,为守护人民而奋斗
-
小型恐龙:华阳龙 中国最原始的剑龙科(长有1米长尖刺)
-
秦始皇陵中的跪射俑为何千年无损的机密
-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
精绝女王为什么会醒来 精绝女王真的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人
-
周总理的一项发明,美国研究了40年才破解,蒋介石至死都没明白!
-
永乐大典正本值多少钱 永乐大典中主要讲了什么
-
民国时,长白山老把头牵一匹老马进山,竟能采到一种“珍稀”药材
-
这才是真正的民国女星,最美不过夏梦,胡蝶、阮玲玉也是美不胜收
-
鲸的始祖:始祖鲸,没有呼吸孔(体长可达21米)
-
开国将星仅存13颗,今年已有两位开国名将逝世
-
30w蒙家军去哪了 蒙家军的结局是什么消失了吗
-
中国名山那么多,凭什么只有泰山有资格被印在人民币上?
-
【文化东河】老包头的“燕商”传奇
-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魏晋时期靠抄书也可以逆袭!
-
宣言: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
怀旧影像:探访民国时期的陪都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