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危难时刻为啥总能想到叶帅?
原标题:毛主席危难时刻为啥总能想到叶帅?
本文摘自《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作者:顾保孜摄影:杜修贤,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杜修贤与两个元帅关系不错,一个是叶剑英,一个是陈毅。
叶剑英因为和周恩来历史上就关系很好,与周恩来往来很多,所以杜修贤对他十分熟悉。杜修贤从60年起跟随周总理出访,出访名单里总有陈毅外长。陈毅是个性格豪爽,容易交往的人。时间一长,工作人员与首长之间也就熟悉了。
毛泽东和叶剑英
1969年底,周恩来要恢复中断了三年的外交出访。被打成“特务”的杜修贤此时远在新疆接受“再教育”。周恩来一个急电,杜修贤从而结束了“特务”生涯,也逃过他所在的克列克提边境中苏冲突的一劫,活着回到了北京。
杜修贤到西花厅向周恩来报到后,就去忙着去看陈毅和叶剑英。哪知他们的工作人员告诉说,两个老总都疏散了。
原来列为“二月逆流”的老将老帅们被所谓战备“一号令”疏散到全国各地。谭震林在桂林,李富春在广州,聂荣臻在邯郸,叶剑英在湖南,徐向前在开封,陈毅则在石家庄。
没有想到在庐山,杜修贤遇见了两位元帅。然而庐山会议带给他们的命运却很不同。
一开始,他们也和各个“疏散”身份上山来的元帅们一样,先是被林彪开场白大谈毛主席担任“国家主席”、鼓吹“天才论”煽得昏头转向,后又被毛泽东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要知道那些既远离北京政治中心,又远离中央会议桌的老帅们,对于长达半年之久的“国家主席”之争一点也不知情,根本不解林彪集团与江青集团的矛盾,哪里听得出来谁的声音是真,哪个路线是对?
林彪一贯喜欢赞扬吹捧毛泽东,这次高调开场也没有什么可奇怪。如此一来,导致许多人跟在林彪后头合唱,稀里糊涂地表态,最后又稀里糊涂地写检查。
在以云雾揽胜的庐山上,变幻无常的会议局势不仅让大家一头雾水,也让大家看不清以后的政治走向。
叶剑英和其他元帅各自参加自己所疏散地区小组的学习。一向沉稳的他在这次会议上也没有多语。他不知道中央内部的情况,无从说起。无从说起也使别人对他无可指责,也就没有成为会议注意的目标。叶剑英这种“不合唱”的态度赢得了毛泽东的赞赏。
会议进行中的一天晚上,夜已经深了。周恩来突然给叶剑英的秘书打来电话:“叶帅睡了吗?”
秘书回答:“睡了。”
“吃安眠药了吗?”
“没有。”
“那好,你马上叫醒叶帅,汽车马上就到,主席要见他。”
不一会儿,汽车就到了叶剑英下榻的楼前。正是庐山云起的时辰,满山漆黑如墨,浓雾弥漫,雪亮的车灯被云雾吞没的只剩下一团暗黄的光团,几步以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路一边是陡峭山壁,另一边则是万丈悬崖。为了叶剑英的安全,两名警卫员打着手电筒,一边一个在汽车前面开道,大家几乎是一步一步“牵”着汽车走到主席住地的。
周恩来已经等候在那里。
这天晚上,毛泽东和叶剑英谈了许多,明确表达了他要批判陈伯达的意思,希望叶剑英他们能够支持他。无庸置疑,元帅何时何地都是统帅的左膀右臂。
第二天会上,毛泽东公开了他写的《我的一点意见》,跟随林彪亦步亦趋的陈伯达终于自食其果,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陈伯达是为林彪而“牺牲”的,毛泽东也是为警告林彪而让陈伯达“牺牲”的。
庐山会议结束后,叶剑英以为自己还要回湖南,没想到周恩来留住他,要他散会后不要先走,和他一同回北京,有重要使命。叶剑英在庐山又一次和毛泽东会谈,接受了一项特殊使命——作为陈伯达专案小组组长周恩来的特别顾问,代表周恩来和中央去福建、广东调查陈伯达的历史问题。这是叶剑英自“二月逆流”以后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身份,也为他重新复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依照周恩来原来的意见,是由叶剑英担任专案组组长,但是他又考虑到叶没有正式出来工作,出现什么问题不好担当,所以就自己的肩膀替叶担当一部分责任,让叶剑英放手工作而不必有后顾之忧。
林彪在广东的党羽已经知道来者不善,制造种种障碍。但是叶剑英不管多大的困难,都不畏惧,不气馁,终于完成了调查陈伯达的使命,于1971年的春季带领专案组的几位同志从广东回到北京。
周恩来对完成任务的叶剑英说:“这段时间就参观参观北京,看看北京的变化,再提提建设性的意见,你是北京市第一任市长嘛!”叶剑英这位老市长又开始了他对北京的调查工作。
相关文章
-
揭秘:陶铸是怎样成为“第四号人物”的
-
刀光剑影:盘点刘贺墓中的汉代兵器
-
李世民逼宫篡位之后直接把史书改了,而朱棣攻进皇宫之后却这么做
-
乌奎洛龙:阿根廷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距今7000万年前)
-
郑朝晖:一样辛苦里的多重悲凉——《四世同堂》(完整版)荐读
-
商王盘庚迁都之谜 前半时期迁五次首都
-
蒋经国,“台毒”的摩西!?
-
一代天骄毛泽东印章有什么样的价值
-
岳阳市纪委为何要盯紧这70名“实权派”……
-
乾隆皇帝伪造“元传国玺” 凤凰楼制诰是件作伪的鹰品
-
党史小故事|黄埔军校名称与读音的由来
-
姓名是一生的符咒,你的名字起对了吗
-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
中国﹒哈尔滨纪念哈尔滨解放七十三周年暨东北抗联英雄李敏生平事迹展召开
-
历史上,为何不准超50岁的妃子侍寝?并非人老珠黄,而是另有原因
-
这些虎文化知识,讲给孩子听
-
是真的吗?美国用月球土壤,换马王堆女尸一根头发
-
鸣条之战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鸣条之战的起因是什么
-
诺氏风神翼龙:体型最大的飞行爬行类生物(翼展12米)
-
南方棱齿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1.5米/8300万年前)
-
燕云十六州有哪十六州?
-
趣说“元旦”:春节、阳历年傻傻分不清楚
-
鸭颌龙:蒙古小型恐龙(长4米/仅出土一块齿骨碎片)
-
周恩来到仿膳饭庄吃饭为何一再“补钱”?
-
沩汭是现今什么地方?
-
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 陈世美真的是一个大混蛋吗
-
扁臀龙:美国大型禽龙(长8米/拥有尖刺状直拇指)
-
一尊二祖三清是谁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人物
-
我国第一位女博士,参与了多次刺杀,其外孙女是家喻户晓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