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院长城发现“南口战役”遗骸
原标题:黄楼院长城发现“南口战役”遗骸
|
|
被子弹打穿的日式钢盔 |
|
|
5月7日,杨国庆在黄楼院山地找到两颗头骨,死者疑似日本士兵 |
|
|
装在糟朽钱夹内的日本硬币 |
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南口抗战纪念馆馆长杨国庆处了解到,作为一名研究抗战历史的民间学者,杨国庆近期4次探访黄楼院长城,在长城周边发现大量疑似侵华日军遗骨及多件日本元素的遗物。1937年,为阻击侵华日军进犯山西,中国军队在“平绥线”组织了著名的南口战役,而在发现人骨的黄楼院战区,中日两军伤亡惨重。寻找到这些历史遗存,对于研究南口战役具有非常高的实物价值。
探访
大量遗骨、遗物被发现
周边长城弹孔密布
黄楼院长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距天安门直线距离约50公里,这段长城地势险要,跌宕起伏2400余米,最高一座敌台海拔1439.3米,是昌平区的最高点。
5月7日,北青报记者随杨国庆来到黄楼院山脚下,经过两个小时的攀爬,杨国庆站上了一座仅剩碎砖的敌台,此地海拔1080米。他指着城墙下一个土坑说,3月10日他曾在这里踏勘,金属探测器响个不停,随后,他从泥土中找出人骨数十枚,以及挨着人骨的日军身份牌。两天之后,老杨又在原地找到第二枚日军身份牌。
杨国庆将北青报记者带到附近一座空心敌楼,砖墙上的大小弹孔不计其数,北青报记者还从弹孔内找到一枚子弹。而在上次发现的埋骨地,杨国庆的金属探测器又开始嘀嘀作响。
在可疑地点,老杨用短把铁镐向下耙。大约在30厘米深的位置,他隐约发现一枚带牙齿的下颌骨残片。经过耐心清理,一颗面朝下的头骨慢慢浮现出来。经长年掩埋,骨质呈土黄色,手感湿凉,并无异味,头骨内几乎被泥土填实,颇有些分量。掀开头骨旁的几个大块毛石,杨国庆又陆续清理出多枚腿骨、臂骨、肋骨、肩胛骨、指骨、脊椎骨等。
与此同时,一顶锈迹斑斑的钢盔、日本硬币、纽扣等遗物先后被清理出来,但未能找到新的日军身份牌。
到了下午4点,在距离第一颗头骨30厘米处,杨国庆发现了第二颗头骨,相比第一颗头骨体量稍大、颧骨略宽,头顶中央有一个窟窿。老杨认为这是死者的致命伤。
经过统计,杨国庆在两个月内搜集到的人骨总重12公斤。但老杨认为,这仅仅是黄楼院战争遗存的冰山一角。
考证
五大证据证明死者出自日军板垣师团
综合近期从现场搜集到的多件遗物,杨国庆判定死者的身份很可能是日本士兵,其证据共有5个。
第一个证据是3月10日、12日杨国庆在黄楼院发现的两枚长圆形金属身份牌。金属牌长4.3厘米、宽3.1厘米、厚0.1厘米,上下钻孔,挂满青绿色的锈斑。铁牌一面阴刻竖行字,分别为“步四一 中二 番七三”“步四一 中二 番九”,字口不深。杨国庆介绍,这两块铁牌相当于日本兵的身份证。1937年,在南口战役中与中国军队交战的是日本陆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因此,这两块身份牌应出自“板垣师团”。
第二个证据是5月7日,在距离发现身份牌的地方不到2米,杨国庆清理出头骨的同时找到一顶钢盔。钢盔左前方有两个小窟窿、右前方窟窿稍大。杨国庆判断,有两颗子弹从钢盔左前方射入、右前方射出,钢盔被完全打穿。他还发现,这顶钢盔顶端有4个微小的气孔,与日军钢盔特征相符。
第三个证明遗骸为日军的证据是印章。杨国庆在遗骨旁发现一个金属小铁盒,内装一枚印章,在白纸上印出了阳刻的“荒木”二字。这是杨国庆考察抗战遗址十多年,首次发现日本印章。
第四个证据是日本钱币。在遗骨中,杨国庆还发现一个糟朽的钱夹,夹子里有10枚日本硬币,多数锈蚀严重,呈青绿色,字迹漫漶。其中一枚硬币显示“大日本国、昭和八年”(1933年),另一面刻“十钱”字样。除昭和年号外,还发现有明治(1868年-1912年)、大正(1912年-1926年)年号的硬币。
2007年,杨国庆在昌平区战梁村考察抗战遗址时听闻,1937年战场厮杀结束后,经常有当地村民上山捡“洋落(lào)儿”(遗留在战场上的洋货),并传说日本人镶有金牙。5月7日,在第二颗头骨附近,杨国庆发现了一组相对完整的金牙。这组牙齿4颗相连,其中一颗是真牙,另外3颗泛着金光,从而验证了村民的传说。
第五个证据是纽扣。杨国庆还发现数枚衬衣钮扣,形状较为立体的大衣扣也有发现。5月13日,杨国庆再次回到黄楼院,在之前发现头骨处又找到两双军鞋。
杨国庆认为,在黄楼院一带发现遗骨,死者是军人的概率非常高。同时发现的身份牌、钢盔、印章、硬币都出自日本,因此判定死者极有可能是日本士兵。
内存
南口战役,发生在1937年7月7日之后,国民革命军为阻击日军向山西进发,在门头沟、昌平、延庆及河北怀来、赤城、涿鹿等地布防。据《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纪实》等史料记载,作为南口战役的战区之一,黄楼院一战发生于1937年8月17日-26日,其中19日-22日最为惨烈,仅8月19日一天中国军队伤亡多达1240人。国民革命军第四师——由马励武率领的第十旅,石觉率领的第十二旅等部在此阻击日军。第二十一师一二二团上校团长刘芳贵,率部在大雾的掩护下上山增援,但在距长城50米时,大雾突然消散,部队瞬间暴露在日军火力之下,刘芳贵团长腹部中弹、后因失血过多殒命沙场。
对话
遗骨、遗物对研究南口战役
具有较高实物价值
对话人:南口抗战纪念馆馆长杨国庆
北青报:南口战役战线较长,为何要选择黄楼院一带进行田野考察?
杨国庆:在南口战役中,黄楼院的战事惨烈。十多年来,我已探访黄楼院20多次,发现5具军人遗骨,有中国军人也有日本军人。还在当地捡到过子弹头、炮弹皮、手榴弹、刀鞘、日军防毒面具,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历史实物。
北青报:听说您多次走访黄楼院一带收集抗战口述史,获得了哪些战事信息?
杨国庆:据一些当地老人讲,曾有被炮弹炸碎的四肢挂在树上,甚至有村民被留守日军枪杀。在“打扫战场”过程中,还有老百姓看中一条毛毯,拽起来发现里面竟裹着一名奄奄一息的中国士兵。还有人在镇边城一带遇到过负伤的中国军人,让老乡递给他手榴弹自尽。包括我在独自田野考察时,偶尔也会产生恐惧感。
北青报:这些士兵战死后,是弃尸荒野还是草草掩埋呢?
杨国庆:我曾听战地附近老乡说,见到过日本人收集柴草,对战死的日本兵进行火化。黄楼院战场地势险要,转运遗体比较困难。现场迹象表明,埋骨地地势相对低洼背风,死者遗骨上堆放有大块毛石,但并无墓碑,疑为战死后被草草掩埋。
北青报:您为何要将这些遗骨、遗物运走保管?
杨国庆:我曾在黄楼院发现中国军人遗骨,并将其入棺就地安葬。但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对长城进行修缮,我担心黄楼院长城一旦成为工地,很多抗战遗存可能会被掩藏乃至破坏,所以将其运回南口抗战纪念馆收存。同时,这些遗骨以及文字性的遗物,对于研究南口战役具有非常高的实物价值。
本组文并摄/本报记者 崔毅飞
相关文章
-
以盗墓高手自居,瞧不起考古专家,认为使用洛阳铲探墓上不了台面
-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前,沙漠发现一群乞丐,派兵一看,居然是国军?
-
此日本人罪恶滔天,竟然被判无罪,他说:连战犯都没评上,真丢人
-
这艘航母曾运送大量二战美国大兵回家,如今凿沉在海底依然坚挺
-
日本为何有十万多个姓氏?山口、井上、犬养原来是这样来的
-
对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有感
-
抗美援朝,志愿军忍饥挨饿,为何不从敌人身上缴获?老兵说出实情
-
苏联一战机设计局,曾让西方世界惊恐不已,但传奇却难以续写
-
条顿堡战役:日耳曼解放者的谋略胜利
-
蒙古帝国使臣为何死亡率非常高?学者分析后发现:原因只有两个字
-
此人官拜美军上校,五角大楼随意进,却毅然回国,成中国火箭之父
-
《叛逆者》孟安南是干什么工作的?孟安南是好人吗?孟安南间谍身份结局怎样?
-
掠夺的时代已经过去,蒙古国发展成难题,40%的荒地能看到未来
-
美国的六星上将有多厉害?美国300年仅有3人,总统想要也不给
-
“云南白药之父”曲焕章,因拒绝交出配方被逮捕,58岁死在狱中
-
现在的伊拉克人民怨恨美国吗?看看如今的现状,就知道了
-
解密日军内部对侵华存在什么分歧?
-
二战时的法国军队为何徒有其表?兜里没钱是真没办法
-
俄罗斯发现匈奴古墓,墓中遗骸却不忍直视,学者:墓主人太残忍了
-
他是骨头最硬的中国侦察兵行刑前宁死不跪被俘还拉个越军垫背
-
民国最会娶老婆的人,一辈子娶了4个老婆,个个是他的福星
-
这个海军大将能力平庸,为什么能成为山本五十六的接班人
-
苏联二号人物贝利亚,在斯大林去世后,为何未接班反而被处决
-
美国历史上被刺杀的9位总统:仅有4位不幸遇难
-
读朱自清《飞》有感
-
亚太军情观察 | 贵航 FTC-2000G 是和“枭龙”同室操戈的对手吗
-
老照片:镜头下二战战场上的狙击手,一把98k百里收人头
-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 奥运会期间战争之谜
-
完美世界:双石大战即将开启,两兄弟的差别有多大?石昊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