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为何要顶着被皇帝杀的风险,跟将军一起造反?
原标题:古代士兵为何要顶着被皇帝杀的风险,跟将军一起造反?
古代士兵为何要顶着被皇帝杀的风险,跟将军一起造反?
古往今来,起兵反叛的事情非常地多,即使在如今的文明世界里面,还有很多类似的事变,以前叫做叛乱,现在叫做军事政变,虽然名字改变了,但是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古代的将军每一个将军手下面都有很多的士兵,这些士兵与其说是国家或者皇帝的力量,还不如说是这个将军的私人力量。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皇帝与权臣之间为了争夺军权而大打出手,甚至酿造宫廷惨案。
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秦国大将王陵围困了赵国的邯郸,魏国的国君却因为害怕秦兵不愿意派兵救赵。情势万分危急的时候,信陵君魏无忌借魏王的宠妃如姬之手,窃得了兵符,夺取了兵权,顺利实现了救赵的目标,也巩固了魏的地位。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国家的军队,并不是谁都能够指挥得动的,即使是皇帝最宠信的大臣,要是没有了兵符作为证据,想要调动一兵一卒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既然古代的士兵都是效忠的皇帝,却为何要跟着将军造反?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为什么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在古代,除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两个人时期,大部分的将军基本上都没有造反的必要,因为整个军队都是国家在供养,只有在乱世的时候,比如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里面,军队的供养并不是由国家,而是由将军想办法进行供养的补给,才能够带着自己的军队进行造反。其实,到了这个份儿上,军队已经不是国家的了,而是成为了将军的私人力量。
至于在其他王朝里面的造反,这也不是国家军队和将军的行为,而是某些藩王的行动,比如汉朝的七国之乱、明王朝的朱棣之乱以及宁王之乱,都是藩王私自培养的军队,并不是国家的行为,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效忠当时的皇帝。因此当这些藩王造反的时候,自己培养的军队当然要跟着造反了。
而真正的有国家供养的军队一般都被派去守卫边疆或者屯田了,都是拿国家俸禄的人,即使要造反,也只是军队哗变而已,并不会因为将军的造反而去造反了。并且,即使将军造反,将军的士兵被裹挟,在造反的将军被杀以外,其下面的普通士兵一般不会遭到什么惩罚,这就是首恶必究的道理了。不过翻看几年前的中国历史,真正的将军造反其是很少的,大家就不要某些人误导了。好吗?
参考资料:《史记》、《明史》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白龟传奇——泾县赤滩的历史与神话
-
传国玉玺在哪?解开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
-
领导者的用人三境界: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
超龙:北美洲超巨型恐龙(长42米/世界上最长的恐龙)
-
唐代宦官专权之谜:唐朝宦官如何控制皇位继承权
-
王翦为什么不班师回朝 王翦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
该兵种从10万大军到几乎消失,战时所向睥睨,留下的精神令人敬佩
-
帝王竟被饿死 惨死皇帝有那些
-
吉林大型恐龙:九台龙 仅有18节尾椎(长度达2米)
-
古代其实还有女官,听起来很厉害,在明朝时实际上只管洗衣做饭
-
民间故事:《道士下山》第七集
-
多彩西藏数说人间奇迹
-
国家安全部最后一位红军战士、硬核“国安爷爷”孙彪逝世
-
《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 解密著名火攻战
-
地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鱼石螈(使人类可以呼吸氧气)
-
奇门遁甲是干什么的:占卜/调兵遣将(一种古老的术数)
-
古代战争武将都是单挑吗?
-
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本是爱国名将,却被后人误解
-
九千年前遗址出土的26根“骨头”,打破两个传统误区,轰动世界
-
此人帮了司马昭的大忙,司马昭感谢方式很特别:诛灭三族
-
乾隆为什么重用和珅:有才能干,擅长揣度人心(长相俊逸)
-
“巾箱”之本 意味长
-
康鹏:东丹国废罢时间新探
-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揭秘 红楼梦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
马拉圭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5米/距今8900万年前)
-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
-
悟透道德经这10句话,一生做个明白人!纪念老子诞辰2593周年!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
毛泽东反对“台独”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