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饿了却还想吃?西媒:都是脑回路惹的祸
原标题:为什么不饿了却还想吃?西媒:都是脑回路惹的祸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新媒体专电 西媒称,有些人在已经不饿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进食,这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一个负责驱动这一欲望的回路。
据埃菲社4月24日报道,科学家指出,这或许可以为治疗肥胖和暴食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4月24日在美国《神经元》月刊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此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托马斯·卡什表示,大脑通过这个回路告诉你某种食物非常可口,值得你为了口腹之欲而付出代价,于是你便毫不犹豫地将其吞下肚去。
报道称,卡什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对这一回路展开研究,结果在负责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细胞间沟通网络,其作用就是刺激实验鼠在基本能量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继续吃下美味的食物。
研究人员指出,这个存在于哺乳动物大脑中的回路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类会在食物充足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吃下过多的食物。
报道指出,这个大脑回路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次级产物,在富含热量的食物相对缺乏的时期,人类大脑能够发出尽可能多地摄入热量的指示,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顿大餐何时才能到来。
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即便是在食物充足的时期,人类也可能摄入过多热量,最终导致肥胖。美国40%的成年人都存在肥胖的烦恼,肥胖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卡什表示,现在人类随时都可以获得很多富含热量的食物,但却没有丧失尽可能多地摄入热量的本能。
近年来有实验结果显示,这个大脑回路与孤菲肽有关。孤菲肽是一种蛋白质,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中能够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
卡什及其团队促使实验鼠在产生孤菲肽的同时也产生一种荧光分子,将孤菲肽回路中的细胞标记出来。卡什及其团队发现,当实验鼠有机会摄入富含热量的食物时,在众多回路当中有一个回路就会被激活。这个回路继而对大脑的各个部分产生影响,其中包括控制饮食的区域,以及控制情绪的海马体。
相关文章
-
10条好玩的冷知识,北斗七星几万年后会变成什么样?
-
中国从苏联购进3台RD120发动机,专家拆解却仅用了5天时间
-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6月24日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
学者解开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宁武关之战的谜团
-
人像|Talkingtotheair.
-
郑和航海三件宝:导航、瓷器、老婆婆
-
二战战败后的德国有多惨?苏联军官:200万苏军后裔被留在了德国
-
二战彩色老照片:镜头下全盛时期的第三帝国、恶魔旗帜笼罩欧洲
-
二战后,此国不要德国赔款,只要了数百战犯,如今强大到难以想象
-
日本女兵被中国农民扒光衣服 真相令人震惊
-
[图文]1944松山战役:中国军队第一次全胜的攻坚战全过程
-
同样的空间换时间,为什么苏军打成击溃战,我军为何达成战略目标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这个将军不甘心,带着17个人葬身大海
-
特雷比亚河之战:罗马与迦太基的宿命之战
-
日本投降前与苏联秘密交易:拿中国领土换一样日本最宝贵的东西
-
林肯一生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遭刺杀而亡,而是因为一个女人
-
古人常说: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鞭春到底是什么意思?
-
古墓出现神秘飞行器,改造后还能飞行,4200年前谁创造了它?
-
王世襄出国游学,身后还背了一把古琴,出海关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
基辅战役,德军苏军都损失惨重,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围歼战
-
列宁晚年遭斯大林软禁?许多细节表明有人似乎想图谋不轨
-
老照片:119年前,日本为何要给美国侵略头子竖立纪念碑?
-
此人是萨达姆仅存后裔,公然致信特朗普索求家人遗体,现突遭车祸
-
死刑缓期2年是什么意思?是2年后再执行吗?其实并非那么简单
-
织田信长为何拒绝受封征夷大将军、开设幕府?
-
抗美援朝期间,美国一直没有使用原子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山东发现世界最早茶叶遗存
-
汝窑宋瓷文化中的千古绝唱
-
钱学森回国时接到电报:不要在沿岸下船,如今终于找到发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