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书写战史传奇13个兵14分钟灭“白虎团”
原标题:志愿军书写战史传奇 13个兵14分钟灭“白虎团”
来源:《武汉晨报》
电影《奇袭白虎团》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电影,它再现了抗美援朝中一场精彩的战斗:1953年7月13日晚,金城战役前线,志愿军第203师609团副排长杨育才率领12名战士,以化装奇袭手段,单刀突入南朝鲜军号称“白虎团”的精锐师团——首都师第1团团部,建立奇功。
朝鲜战争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南朝鲜军首都师第1团(号称“白虎团”)的团旗,这面用彩色丝线精工细绣的虎头旗,是由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亲自授予该团的优胜旗,而如今成为志愿军杨育才及侦察班光辉战斗业绩的历史见证。
南朝鲜军首都师第1团是李承晚的嫡系精锐部队,全部美械化装备,团旗上这只凶猛的虎头,标榜军队的“威猛”和“不可战胜”。1953年7月,为了狠狠打击李承晚集团破坏朝鲜停战的罪恶行径,志愿军总部决定发起金城战役。
师长出招化装袭击
203师师长提出,607团要挑一个班,化装成南朝鲜伪军,在突破高地之前,在穿插营里跟进;突破高地之后,华西班插进去。它进去以后,主要的任务就是消灭敌人二清洞的白虎团团部。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应付过去,不要打,直接扑敌人的团部。
10日,杨育才受命组织一个化装袭击班,深入敌后,以配合主力歼灭当面之敌——南朝鲜军首都师第1团。
精心挑选13名尖兵
607团的政委和侦察股长一个一个研究,选了有侦察经验的副排长杨育才,10个侦察员,2个专门做翻译工作的朝鲜族联络员,共13个人。
杨育才化装成美军顾问,因为他个子高,鼻子高,化化装,戴上钢盔,配上雨衣,穿着美军服装,其余12个人都穿着南朝鲜军服装。他们冒充白虎团团部的搜索队,假装掩护这个美军顾问回去开会。
为了便于袭击敌人,杨育才化装成南朝鲜军美国顾问,联络员韩淡年化装为南朝鲜军小队长,其余11人均化装为南朝鲜军士兵,头上戴着钢盔,脚蹬大头皮鞋,做好了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志愿军缴获的南朝鲜军“白虎团”团旗
奇袭途中险象环生
险象环生的路上,一支队伍行色匆匆。13名机智勇敢的侦察员化装成敌军直捣敌人团部。
13日夜,天空浓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袭来。夜色降临以后,志愿军出敌预料,向南朝鲜军发起突然进攻。志愿军西集团在突破前沿阵地后,第一梯队各师组织的渗透迂回支队迅速向南朝鲜军纵深穿插前进。此时杨育才率侦察班,在主力部队炮火的掩护下,向敌人后方的公路上飞快前进。
杨育才他们插入敌人后方以后,走了不远,就发现队伍里多了一个人。13个人变成14个了,原来其中一个是南朝鲜逃兵,就顺手把他捉住了。一下子抓了一个俘虏,口令得到了。
侦察班前进到永金桥的时候,被敌人的探照灯部队和炮兵截住了。两位朝鲜族联络员上去了,说是搜索队,他们当时装成南朝鲜军的排长,一下子就把敌人给唬住了。过去以后,就到了二青洞口,敌人团部的大门口。
英雄的侦察班获嘉奖
14分钟捣毁“白虎团”
“白虎团”团部门前停着大小30多辆汽车。首都师副师长、机甲团团长等正在开会,电灯还亮着。而指挥部外,许多人进进出出,一片忙乱。
杨育才将侦察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头扑向敌人团部的作战室、电台和警卫室。规定以袭击警卫排的第一小组先开枪为号,各处一齐开火,将敌人一网打尽。
杨育才亲率第三小组冲向作战室。作战室内灯光通明,侦察员们悄无声息地潜伏到墙边,从窗口向里望去,只见一名敌军官正气急败坏地挂电话,像是询问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还有几名军官神情紧张地围坐在桌旁。
恰在此时,袭击警卫排的枪声响了起来。杨育才大喊一声:“打!”侦察员包月禄对准窗口投进两枚手榴弹。随着“轰轰”两声巨响,屋里的电灯熄灭了,霎时,屋里屋外浓烟弥漫,敌团部一时搞不清出了什么问题,乱作一团。趁着烟雾,侦察班像从天而降的神兵冲了进去,用机枪扫射,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四处逃窜。敌机甲团团长当场毙命。其余敌军在前有枪口,后无退路的情况下,只好纷纷投降。被俘虏的敌炮兵营长,正忙着撕扯符号领章,想蒙混过关。只有敌副师长、“白虎团”团长等落荒而逃。
战斗结束了。侦察员拧亮手电筒,往屋里一照,只见室内一片狼藉。战士包月禄从墙角的铁架上一把扯下“老虎旗”,兴奋地高喊着:“把敌人的老虎旗拿到手了!”随即,他又轻蔑地说:“什么‘白虎团’,分明是只纸老虎嘛”。他一面将旗缚在腰上,一面说:“这是个证据,免得李承晚那老小子再赖账!”
杨育才率侦察班仅用14分钟就消灭了南朝军首都师团部,共俘16人,其中军官8人,打死打伤54人,击毁汽车40辆,缴获若干的枪支、弹药、电台和这面“白虎团”旗,侦察班无一伤。
相关文章
-
社评:决不允许敌对势力给“7·5”事件翻案
-
[图文]偷袭珍珠港山本五十六犯大错:未毁掉美军油库
-
巴比伦城:何以脱颖而出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都城?
-
宁古塔真的很可怕吗,为何古代罪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被流放至此
-
回顾朝鲜战争中国战俘营:22名战俘舆论下选择留华
-
此人要起义,白崇禧为何不敢抓他?一动他,钢7军就要完蛋!
-
自卑的尽头是自负?韩国人满满的优越感到底是从何而来?
-
证据不足?美国称暂时不会制裁卡舒吉案责任人
-
“不翻身,就翻船?”制造业生产管理到底怎么管?
-
二战期间,德国用此招对付英国,杀伤力连大炮、坦克都比不过
-
日本二战最终计划,每天一万人挖地下壕,天皇必须带3件国宝进去
-
外刊扫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
中国曾成功改造千名日本战犯 重犯无一被判死刑
-
此地史上曾属于中国,后来被美国横刀夺爱,如今已被日本掌控
-
清明本是节气怎么变成祭扫日的?
-
《云南虫谷》献王墓跟神秘的滇国有什么关系?献王和古滇国国王是兄弟吗?
-
专家打开千年古墓,在东南角发现一个盗墓贼,网友:旁边有个油灯
-
【今日历史】11月28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图文]李德裕主持下的唐朝与回鹘的最后一战
-
圣杯人与宝剑人相互治愈成长的爱情故事
-
大英帝国:铁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王室深刻影响英联邦国家
-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举行《中国共产党浙江嵊泗历史》第二卷(1950-1978)首发式
-
厉害,特朗普政府还真实现了美国豆农的部分诉求
-
安倍晋三和菅义伟都曾表示“闹鬼”是真的?岸田文雄不信这个邪!
-
[图文]俄罗斯最强防御武器:恶劣的天气却能办到
-
长子被德军俘获后,斯大林为何坐视不救,还要逮捕、审讯儿媳?
-
二战时,拥有绝对优势的苏联部队,为何攻打柏林却付出了巨大代价
-
秦始皇的子孙后代终于被找到,学者称:4大姓氏都是其后裔
-
加拿大国殇纪念日需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