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还是真上市?旷视科技前路隐忧频现
原标题:狼来了还是真上市?旷视科技前路隐忧频现
2017年旷视宣布完成4.6亿美金巨额融资后,创始人印奇就曾透露过对企业上市的想法,他认为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会有纯深度学习,或纯人工智能的公司走上资本市场。他表示,“这是会发生的,我们希望我们会是第一个。”
2018年科创板开闸在即,旷视被盛传将会在科创板登陆。2018年12月,《经济观察网》曾报道,中关村示范区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的名单,在总计不到30家企业中旷视科技名列第一位,坊间甚至有言论称,“别让旷视科技‘跑了’”。
进入2019年,1月的时候有旷视内部人士曾向外透露,“旷视科技一直有IPO的传闻,但是目前没有发布确切的消息,公司一直在准备IPO,或会跟着阿里上美股”;3月,旷视“计划4月底至5月初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该公司集资规模暂定为5亿至10亿美元(约39亿至78亿港元)。并积极考虑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架构,有机会成为第三间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的传言又开始漫天飞,传的有鼻子有眼。这次旷视科技直接公开向媒体回应:不予置评。
什么时候上市?港股还是美股?旷视不绝于耳的上市消息已经随着版本越来越多而显得有点“狼来了”的感觉。投资方群星荟萃的风光外表下,有些“一波多折”的旷视上市之路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从“人工智能第一股”到逐渐落后
作为创立和成名最早的AI独角兽之一,旷视的开局满分。2011年底,旷视科技从3人团队起步进行人脸识别产品的研发,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推出Face++产品,并靠此一举成名,随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发展与融资进程。
2012年旷视获得联想之星和联想创投数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2013年获得创新工场数百万美元的A轮投资;2014年获得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2015年获得启明创投和创新工场4700万美元的B轮投资。
2017年10月,旷视科技宣布完成4.6亿美元的C轮融资,本轮投资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蚂蚁金服、富士康集团战略领投,中俄投资基金、阳光保险集团、SK集团、渤海华美等大型基金跟投,这一融资金额刷新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笔最高融资纪录。
但旷视的记录也止步于此。随着国内AI行业的火爆,市场已经逐渐从开始时旷视“一家独大”、“人工智能第一股”的赞美中回归理性,AI行业“四小龙”格局显现,更多其他AI领域强手纷纷参与到AI赛道的争夺中来。旷视的声量也从C轮之后就开始有点“戛然而止”,不仅在后续融资进度和规模中落后于老对手商汤科技,更是在估值上落后于“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
从第一到“两强”,从“两强”到“四小龙”之一,旷视在竞争对手们的围剿下似乎经历了一轮“高开低走”的过程,虽然旷视目前在AI领域的实力仍然雄厚,但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它未来的后续融资之路、上市之路。
旷视之路的发展隐忧
最早成名的旷视开始落后于竞争对手,2017年之后的后续融资迟迟未见声音、早早就透出消息要上市却至今未有定论......这些现状或多或少体现了旷视高速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和隐忧。
首要问题是缺钱。不同于老对手商汤后续的融资速度越来越快、融资规模越来越大而完全处于不差钱的状态,2017年旷视C轮之后就没有再有新的融资消息传出,登陆资本市场的消息也迟迟未能确定。而2017年之后正是几大AI独角兽快速扩张烧钱的阶段,旷视也从早期的Face++人脸识别,发展到覆盖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视频云产品、智能传感器产品、智能机器人产品等在内,设计金融、手机、安防、物流、零售等领域的综合性企业。而这些领域无一不是需要绝研发成本、市场成本、人力成本投入的过程。
2月的时候,有网友在网上爆料:旷视科技裁员15%,杭州分部下午全部被裁,提供N+1赔偿,并表示,员工签字同时所有权限关闭,不允许拷贝文件。旷视科技后来官方回复确认了此事,虽然表示“调整将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给予涉及人员最大程度的保障,同时仍持续开放各类岗位招聘”,但企业开始缩减人力开支、裁员的行为无外乎是节省成本、缩衣节食“要过冬”的考量,简单的说,就是融资烧的钱吃紧,缺钱了。
资金问题之外,旷视一直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隐忧就是收入结构的问题。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旷技目前很大一部分收入来安防,但国内安防市场目前仍然以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为代表的老牌安防领域硬件提供商为主,旷视作为没有核心硬件能力的AI智能化“运营服务商”,切入空间有限。据《2018年中国AI+安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传统安防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约为90%,且外界对传统安防企业的忠诚度更高。在此情况下,即使旷视发展迅速,行业壁垒也非其一朝一夕能够打破的事,更何况海康威视们也在发力狂奔,不会坐以待毙。
此外,旷视目前的另一重要落地场景金融领域也具有一定“隐患”。在一些网络投诉平台中,有大量用户曾投诉旷视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方“利用借款时人脸识别的照片进行暴力催收,疑似侵犯用户隐私权”。同时,旷视还曾被质疑“人脸支付”产品具有漏洞,不法分子可利用账户绑定的人脸识别个人信息的视频或照片完成支付。虽然旷视科技曾出面回应上述问题已经进行解决,但这些问题暴露出旷视在其核心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当然这种种隐忧其实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多给一些时间,旷视完全可以去解决和改善,但随着资本寒冬、AI热度消退、行业越来越理性、竞争对手后来居上等不利背景愈发凸显,留给旷视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还想重回AI“第一股”的荣光,它未来还要做的更多。
【本文由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原创出品,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8点1氪|快手今年内扩招一万人;京东4.5亿元入股凯撒旅业;iPhone12最低定价或在600-700美元
-
同心抗疫,音乐相伴酷狗免费送300万VIP共克难关
-
数码相机有哪几种类型
-
续航1000公里的理想智造ONE,现实离理想到底有多远?
-
热点丨网约车第一股Lyft上市首日收涨逾8%市值226亿美元
-
柔宇副总裁Diss小米争的究竟是什么?
-
搜狗财报转亏硬件战略加重营收负担
-
百度又遇问题
-
微信灰度上线交通卡,QQ音乐遭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将推5G手机卡
-
小红书终于要上直播了,但它却说不是为了变现
-
好程序员不写代码
-
中国平安:用科技渡己再渡人
-
苹果应该推出一款15英寸的iPad Pro平板吗?
-
Lutube最新版2021丨Lutube发布页丨支持安卓iOS
-
最宅寒假,B站起飞?
-
「云化」的Adobe:通过数字体验改变世界
-
当网红们开始尝试内容付费,这对品牌来说意味着什么?
-
格力电器财报发布,比小米多251亿,10亿赌约董明珠大胜雷军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网红直播+电商,临沂商城“触网”转型有点酷
-
2018年iPhone产品线未来三个月将减产10%
-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彻底离开,共享单车泡沫破灭了吗?
-
Netflix 11月收入破历史记录,国际市场增长值得注意
-
拿2年前的“旧货”,到中国“救市”,苹果要甩卖创新了
-
人类用激光创造2000万摄氏度高温,比太阳中心还热
-
华为或首次成为年度销量第二大手机品牌,明年将迎来更大挑战
-
中国移动的最大老总boss是谁
-
B面京东
-
入选!省级名单!
-
亚马逊二季度利润将全部用于抗疫,网友:阿里巴巴和京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