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副总裁Diss小米争的究竟是什么?
原标题:柔宇副总裁Diss小米 争的究竟是什么?
之前林斌微博上的一则上手体验视频,总算是坐实了小米双折叠手机的存在。从上手体验来看完成度应该不低,下一步可能就是量产了。为此,小米雷军还专门发了一文《双折叠屏手机公布,小米为什么能够不断创新》,谈到了小米这些年取得的成就,大谈小米的创新以及做产品的思路。
不过,国内的部分友商却不这么看。柔宇科技高管接连狠批小米“折叠屏手机是公然造假”,沽名钓誉。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在朋友圈的一篇长文,让我们知道柔宇为什么会来Diss小米。文章内容指出,小米的折叠屏手机用的明明是供应商的技术,但小米却声称是自己攻克了技术难关。樊俊超表示:“难怪业界那么多人瞧不起他们,因为这种很low的价值观不值得尊重!”
我们先抛开整个文章指出“小米的不是”来看,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指责小米只是在国内炒概念的表面之下,那个“第一”才是柔宇科技要争的东西。如果从产品发布上来说,柔宇科技的FlexPai已经发布很长时间了,在去年10月底便已经推出,今年的CES展上也曾亮相过。樊俊超在文章中说:“目前全球范围内同时有自己核心柔性屏技术(不是固定曲面技术,很多人把以前的固定曲面也称为柔性屏是混淆视听)和柔性终端产品如可折叠手机技术并且两者都能量产的公司,只有柔宇,三星在2019年会是第二家。”
看吧,怎么理解柔宇科技都只是在争这个第一而已,但小米说的是全球首款双折叠也没啥错……不过,如果说到折叠屏技术,三星则要更早,只不过三星一直未将其形成量产产品,更多的是作为概念性手机现身。而柔宇科技的FlexPai呢?10月底发布,通过官方客服得知已经在去年12月底便已经陆续发货(这里就不放图了,我不网购,不点外卖也不定水),而且是骁龙855版本……要知道三星S10系列都还在路上呢,骁龙855真的已经可以真实上手体验了吗?
第二天,小米发言人也对此进行了回应,整体的基调是:这都是污蔑,小米双折叠屏手机是和供应链伙伴一起合作开发,除了柔性折叠屏幕之外,还涉及结构、堆叠、元器件定制,交互设计以及系统适配等等,并不是简单的拿个机器刷个MIUI就能用的产品。
一句话,我们的产品都是真的,柔宇科技构陷的罪名都是污蔑。
小米的创新能力在最近两年颇受质疑,且不说“换皮”的低端产品,就是定位高端市场的手机也没有太多的亮点。小米MIX一代似乎就是它的巅峰,小米MIX 3虽然用了滑盖设计,但是已经有先例在前,即使小米是自主创新也容易让人想到是通过供应链消息来做出的产品,天然就处于被动局面。
小米的困局在于,由于前期产品策略总是突出性价比,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固有的品牌形象,包括小米的家居产品,已经成为了产品的标签,甚至难以更改。像雷军之前打出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一样,它的利润能够投入研发的比例,甚至难以形成研发规模,自然无法与华为这些大厂相比,毕竟华为有技术的底子和专利,投入的研发费用也是世界顶尖。
但是对于互联网手机,真正沉下来做技术创新,其实难度颇高,因为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以创新硬件取胜,而是用贴近用户的体验来制胜。如果贸然投入过多反而会造成企业和产品发展的停滞,更何况小米也在多线布局,智能家居的是其商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真正的自主创新,拿出硬件级的技术来说,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
所以,小米的创新缺乏已经成为死局了?
纵观柔宇Diss到小米回怼,整个事件两个企业可以说是“半斤八两”。柔宇FlexPai在手机行业是新兵,要打响知名度,一个“第一”能够提供较多的加成;即使现在没有迹象表明它已经大面积铺货,已经有消费者拿到了真机。其实从柔宇科技的官方页面来看,FlexPai分为两种销售,一种是定金预售,一种是全款,全款提前排队发货,定金……你懂的。所以,一个声名不显的品牌推出的折叠屏手机,“试错”的人有限,即使它无法实现量产,也可以满足零星消费者的需求,而“第一款折叠屏手机”就是很好的噱头。
而小米呢?已经是上市公司的小米在2018年过得并不如意,在今年刚开始的时候更不能出现一些幺蛾子,雷军也没有太多的精力为这些事情来亲自下场救火。即使小米在创新上真的缺乏,也不能因为行业的一些“污水”来抹黑自己。
所以,一场“骂战”最终都只是为了自己而已,并没有如柔宇说的一般上升到行业的层面上。
相关文章
-
腾讯急转弯,“甩下”腾讯系
-
微信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却不是在回你消息,背后的原因太扎心
-
ofo给还在路上垂死挣扎的战友们留下什么启示?
-
蓝牙aoa精准定位产品行业头部公司进化历程深圳核芯物联前进发展方向思考
-
巨头互抢地盘Robinhood计划推出“提前支取工资”功能对标Paypal
-
SAPLicense:那些售前不会告诉你的ERP系统部署方式的坑坑道道
-
“入城者”拼多多:爱“拼”才能赢
-
特斯拉狂降34万,马斯克成国产车噩梦
-
微信“史诗级”更新要来了?
-
Youtube获千亿估值,收购它的Google做对了什么?(二)
-
智能投顾风口已至解决投资者信任问题成行业发展关键
-
阿里天天特卖启动C2M产区计划将数字升级100个地方产业带
-
专题记录片《统编教材》第三集:以文化人
-
【PW早报】苹果供应商博通公开表示:iPhone12系列或推迟到第四季度发布
-
全新四款iPadPro型号现身苹果官网
-
“元游戏”如何打破“第四堵墙”?
-
神州云动CRM签约华控清交驱动销售业绩增长
-
阿里Antd圣诞彩蛋害开发者被裁
-
外卖“二次战争”结束,美团重新书写服务升级新标准?
-
碾压模式下,直播之后再无风口
-
学会这招,打造高长留的产品增长
-
网络文学格局已定?未必
-
最前线|快手新增电影发现、制作业务,要进军影视行业了?
-
vivo的word文档在什么地方打开
-
元宇宙的未来不止于Facebook的想象
-
2018营收134亿,净利润超34亿,陌陌凭啥闷声发大财?
-
【钛晨报】特斯拉市值首次超越通用和福特汽车总和;外媒:苹果iPhone发布13周年,累计销量将达19亿部
-
苹果手机下载大于150怎么设置
-
最前线|市民排队热情高涨,Costco被监管要求限流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