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号真的“摆脱”了中国吗?天皇名字为何一直是“仁”?
原标题:日本新年号真的“摆脱”了中国吗?天皇名字为何一直是“仁”?
文/快哉风
今天,日本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令和”出自日本最早的诗歌典籍《万叶集》:“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图:日本新年号“令和”
这个结果并没出乎人们意料,日本终于在年号的形式上“摆脱”了中国。此前长达1300年的历史中,日本天皇的新年号无一例外都来自中国古籍,比如明仁天皇的年号“平成”,出自《史记·五帝本记》中的“父仪、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图:日本青年展示“令和”新年号
不过,“令和”这个新年号,看似出自日本古籍,还是无法真正“摆脱”中国。“令月”是古汉语词汇,意思是“吉月”,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和”则是日本人最喜欢的汉字之一,也是这次日本民间呼声最高的新年号备选汉字。而《万叶集》是日本公元4世纪到8世纪的诗歌总集,从时间上看,无论“令月”还是“风和”,还是源自中国的古汉语。
图:日本女书法家书写“令和”
“令和”的出炉,也意味着日本未来的新年号更会倾向日本传统古籍,但是,还有一项东西日本却无法“摆脱”中国:天皇的名字。
你注意到没有,日本天皇的名字里都有个“仁”字:比如即将退位的平成天皇叫“明仁”,上任昭和天皇叫“裕仁”,再往上的大正天皇叫“嘉仁“,而将于5月1日登基的日本新天皇叫“德仁”。
图:明仁天皇和裕仁天皇
为什么日本天皇都叫“x仁”?还有,他们姓什么啊?
对不起,日本天皇没姓。
图:日本古代天皇像
日本人最初是没有姓氏(日本称姓氏为“苗字”)一说的,日本最早的古书,比如《古事记》、《日本书记》中的人物都没有姓氏,后来,天皇赐予一部分皇族和豪族姓氏(比如平氏和源氏),才开启了日本人姓氏的起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为了为了户籍、征兵等需要,下达《苗字必称令》,强制要求每个日本人都要有自己的姓氏,这才让日本人有了五花八门的姓氏,多达一万个之多,一下暴涨为全世界第一。
天皇本人之所以没有姓氏,是因为日本人认为,天皇是万世一系的神,子子孙孙都是一个血缘,没有朝代更替,所以不需要冠以姓氏来区分。
图:天皇没有“苗字”
那么,天皇的名字又是怎么起的?
最开始,天皇的名讳极其冗长,比如传说中的第一代神武天皇,名字叫“神日本磐余彦”,或者“白发武广国押稚日本根子(即22代的清宁天皇)”,但这样的名字又长又难记,于是日本人开始动脑筋了。从第56代清和天皇“惟仁”(公元858~876年在位)起,日本天皇(包括皇室的男性)的名字就是“×仁”两个汉字,这个惯例一直延续到今天。
为什么用“仁”这个汉字?
图:仁,最高的德
根据日本宫内厅(日本处理皇室事务的机构)的解释,因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就是“仁”,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里面,仁的意思代表“最高的德”——这么高大上的汉字,自然最适用于“至高无上”的天皇。
图:天皇的家系,还将继续“仁”下去
日本很幸运的留在了汉字文化圈,汉字的美丽、精妙和博大精深,将永远泽被邻邦。
相关文章
-
《倚天屠龙记》中六大派的格局,少林武当争霸,华山只配打酱油?
-
[图文]中国空军亮相震惊世界:开国大典战鹰挟弹受阅
-
二战后,此国不要德国赔款,只要了数百战犯,如今强大到难以想象
-
数学王子高斯:被爱因斯坦誉为“超越一切”,却差点成了搬砖工
-
民间故事:老汉买个夜壶,半夜撒尿时夜壶开口说:终于能报仇了
-
“台独”内讧各办“反併吞”游行 丁守中吁民众觉醒:别被民进党当肉票!
-
[图文]《集结号》人物原形:奥运英雄与日军同归于尽
-
抗战最解气一战,中美英加印多国联军打得日军满地找牙,死伤十万
-
很快就喝光:一战英国士兵的宝贝,激励着军队的士气
-
上色老照片:二战中阵亡的德军士兵的葬礼,因希特勒的野心而送命
-
《悬崖之上》细节:张宪臣赴刑场,周乙的一个举动太抓人了
-
【今日人物】3月25日,徐海东、蒙哥马利,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
激辩大英帝国历史功过
-
日本和韩国都宣称拥有独岛的主权,独岛到底是谁的
-
九一八事变后,此人苦撑待变求外援,助中国以大国地位建立联合国
-
德军战术优良,却拿不下苏联一座大楼,23名苏军挡住德军58天进攻
-
苏联特权阶层有多可恶?上面偷偷发红包,钱多到官员不敢收
-
欧美专家嘲笑朱可夫让士兵趟雷送死巴顿表示我也是这样干的
-
科尔贝:奥斯维辛的圣人,顶替陌生人去死,被罗马教皇追封烈士
-
希特勒是如何死的?最后下葬在哪里?苏联绝密资料,揭开谜案真相
-
古朝鲜有一种女医生,被称为“医妓”,有一项任务难以启齿
-
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
《叛逆者》孟安南是特务吗?孟安南真实身份是什么?
-
孝感“母亲河”蝶变
-
印度女子长相完美,为何中国男人都不愿娶?网友:有一点难以接受
-
伦敦墓地出土两具古代骸骨,考证猜测是罗马时期的我国奴隶
-
此人是希特勒的接班人,二战中盟军称他为“海底魔王”
-
一周艺术人物|敦煌研究院迎来新掌门,谁将翻新瑞士百年展馆
-
300块一张、特设皇帝座、影院自制票根…复联4中国预售乱象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