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声说起:中国历史中的戏曲艺术融合
原标题:从相声说起:中国历史中的戏曲艺术融合
近些年来,随着许多相声新人的出现,沉寂已久的这个行业重新开始焕发生机。作为一门传承百年的民间艺术,相声也体现了中国其他很多戏曲艺术的特点。中国是一个戏曲大国,南腔北调之间,不仅是个人情怀,更是映射了社会和现实。
关于戏曲,南北方发展是不同的轴线,就连各个地方之间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而中国戏曲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经过汉、唐到宋、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其中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因此很多人会认为相声只是下里巴人的喜好,却不知这样的艺术才是真正的阳春白雪。一般认为相声起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而有意思的是,在清朝众多皇帝当中,嘉庆帝才是一位真正戏迷。
但是,相声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清朝的艺人收入不够温饱,还要面临抓上刑场的危险、迫于生计去妓院给嫖客说段子的屈辱。民国篇章,相声艺人还被枪顶着去演堂会。。建国初期篇章,送相声演员去朝鲜战场慰问;文革篇章演出三句半;改革开放初期相声拼不过流行歌曲,晚会上被观众轰下台……这都是每个时期很真实的相声生存状态。
(年轻时的姜昆)
这也形成了南北方不同的相声流派,简单来说,在民国时期,粤派相声就开始逐渐发展,现如今南方风格的相声虽然没有北方那么人尽皆知,但是也有自己独立的受众群体。
我们目前常常听到的相声其实本身的来源就是一些比较老的节目,在现在的相声演员的重新演绎下才能够真正令人捧腹。《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等都是属于上述的节目种类。而往往在相声中也会涉及到很多历史上的事件,当然这些事件可能更多的是从演义中变化而来。
回顾相声发展的历史,中国其实很多曲艺取得大发展的时代都是一些较为和平富裕的年代,而这些戏曲本身也承载了中华文化表达的作用。
比较典型的,我们的京剧名曲中常常会听到的《铡美案》、《白娘子》等,前者谴责了见异思迁,攀附权贵。后者歌颂了为了爱情敢于反抗等等。这就是在正统入仕文化中所流露出来的中国古代人民最淳朴的一些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中国神话的代表——《西游记》同样起源戏曲。
通过对戏曲艺术的分析,虽然不能透过这些故事、传奇、演义来看待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它也是同时期普通人群的思想价值观的体现,它对于文化的传承作用并不低于正统的史书。
而现如今,越来越多人可能已经彻底远离了戏曲这种中华瑰宝,但是,是金子永远不会被埋没,已经有了更多的历史民俗学家开始着力将这些保存下来,继续传承下去。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
北齐朝女相陆贞简介 唯一一位女相陆贞传奇故事
-
三国在位最长的皇帝是谁 大智若愚者蜀汉后主刘禅
-
见过真家伙,谁还信古代武将用几十斤兵器?
-
程万军:李鸿章有两次胜日良机但注定抓不住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故园长歌——五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解说词
-
资中龙:四川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1.8亿年前)
-
悟空翼龙:辽宁小型食肉恐龙(长0.2米/距今1.2亿年)
-
苏莱曼龙:亚洲超巨型恐龙(长25米/距今6500万年前)
-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来自俄国)
-
奠基始于开国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那些往事儿
-
赵子龙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赵子龙在历史上的地位怎样
-
古代秀才真实地位怎么样,真的谁都能随便踩一脚吗?
-
奇怪!中国好像没有尊贵的姓氏……
-
唱歌跳舞、穿衣打扮现在人都喜欢,但你可知道它们的来源吗?
-
真正的中国本土宗教:盛世从不露面,乱世却下山
-
王的女人:春秋霸主晋文公背后功不可没的女人
-
中国历史上“龙”的形象:从有翅膀到五爪金龙成为了皇帝的象征
-
揭秘:黄克诚大将1977年是如何复出的?
-
明清蒙古历史汉籍中被称为“三娘子”的究竟是何人?
-
古代的“秀才”放在现代,属于什么学历?说了你或许不信!
-
山下智久暂停演艺活动什么原因 山下智久为什么暂别娱乐圈
-
小型驰龙科:胡山足龙 体长只有40厘米(外形酷似鸟类)
-
藏界|折扇在明代是真正的怀袖雅物,但清代却并不相同
-
皇帝朱瞻基为什么让宦官读书,使明朝埋下覆灭的祸根
-
一物一故事丨密云区第三中学李若熙:四羊方尊
-
正史上的大乔是什么身份?不仅不是孙策正妻,而且还是一个俘虏
-
中国人为什么讲究房子要坐北朝南?
-
这个省搞土改,遭遇了元帅的哥哥,元帅说按政策办事
-
【新书介绍】杭州南高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