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芬兰小国,竟然伤亡约40万,苏联元帅:奇耻大辱
原标题:打个芬兰小国,竟然伤亡约40万,苏联元帅:奇耻大辱
1917年俄罗斯帝国在国内人民的反战声中轰然倒塌,苏维埃俄国承接其政治遗产登上历史舞台。然而由于苏维埃俄国的社会制度跟欧洲其他国家完全不一样,不是资产阶级掌权,而是工人阶级执政。
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出于担心本国工人阶级效仿的忧虑,于是打响了“干涉战争”,大力扶持原俄罗斯帝国将领“揭竿而起”跟苏维埃俄国对着干,而英法支援物资的主要路线之一就是途径芬兰。
1918年芬兰当局同意英国人利用它的港口为补给地,对苏维埃俄国的军队进行打击。也正是因为芬兰的这次“同意”,当苏维埃俄国于1922年12月蜕变成苏联,国力开始逐渐恢复之后。
苏联高层一直将芬兰视为“仇人”,认为他是在自己萌芽期帮助英国人扼杀自己的帮凶,并始终怀疑,一旦局势紧张,芬兰依旧会帮自己对手打自己。
同时芬兰的所作所为也让苏联人提心吊胆,出于所谓的大国平衡需要,苏联崛起的同时,芬兰开始大肆的接收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援助。
不完全统计1935~1938年仅英国就向其提供了约2.11亿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德国则更加直接,它除了拿钱,还手把手的帮芬兰构造武装力量。
当时芬兰的大批军用机场都是德国援建,芬兰军中也有着成批的德国教官。因而出于让自己的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需要。
1939年春开始苏联开始告知芬兰,出于对苏联安全的考虑,希望能跟芬兰达成一个领土互换的交易。
即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雷巴契半岛割让给苏联;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补偿苏联拿奥涅加湖西北两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
然而由于苏联让出的土地,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尚未开发的原始地块,而芬兰自身割让的都是城市成熟地区,芬兰选择了坚决抵制。
苏联这方则是为了自身国防安全不惜一战,1939年11月30日,苏联派出第一批人数约为45万的大军进攻芬兰。
对于此时的苏军将领来说,庞大的苏联打芬兰小国,如同大象踩死蚂蚁。但结果是悲惨无比的,因为苏联的轻敌,给予了芬兰人局部势均力敌的可能。
主战场上芬兰用约13万人作战,苏联直接参战的也就20万。此时的苏联未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且因芬兰本土作战熟悉地形,苏联军队则在大雪和森林的影响下疲于奔命,芬兰在局部上一度给予苏联重创。
华西列夫斯基
战后统计整场战争,苏联人付出了约40万的伤亡 ,而芬兰满打满算也就伤亡了约10万出头。面对如此大的差距,事后苏联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不经感叹“对于我们来说,芬兰战争是个奇耻大辱”。
同时苏联高层也意识到了这点,进行了严厉的问责制度,作为除了最高领袖外,苏联军方的第一把手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被直接罢免。
军方二把手苏联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也被“降权”为副人民委员,去负责修建防御工事,丧失指挥一线苏联军队的权力。
参考资料:《二战秘密档案》 索科洛夫
张永强. 永恒的史诗 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 《 国际展望 》
相关文章
-
二战战犯们,名声都很坏,为何隆美尔却能获得对手的广泛尊重
-
德国的领土面积还没有云南大,为何国力远超清王朝
-
开着房车去贵州黔东南的苗寨旅行
-
《长津湖》导演林超贤:开机前忐忑不安,恶补历史课
-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入侵朝鲜,结局如何?
-
毛泽东亲任总部特务团团长,朝鲜战场180师一个整编师被打垮成为其永远的痛
-
[图文]中印战争:中国士兵打到印度大平原反击战出奇地顺利
-
这场战争被誉为英国波澜壮阔的史诗,其实就是一群村长的械斗
-
一锄头挖到“世界第九大奇迹”,民工获奖励100元,自豪至今
-
正月初三俗称“天庆节”,牢记“做2事,忌5事”,寓意平安吉祥
-
萨达姆在监狱里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是否如传说那样受尽折磨
-
揭秘:古代哪个国家竟需要蒙古九次征战?
-
拳打女儿控法老,脚踩强占民女英雄王,赫梯人才叫真正的大国风范
-
博•科普丨时光隽永中的厚重镇江——青少年线上红色历史科普课程第五期
-
[图文]怛罗斯之战
-
[图文]抗战中蒋介石在开封摆“鸿门宴”杀韩复渠新账旧账一齐算
-
30年前,陕西宝鸡出土“寒酸”古墓,结果墓葬中的黄金冠绝整个中原
-
三大领主极度奢靡广大农奴暗无天日
-
饭都吃不上的冈比亚有多强悍,为何敢不把五大国放在眼里
-
骑士版马可波罗:出生十字军而又为三大伊斯兰帝国服务
-
乾隆开始闭关锁国,到鸦片战争被打破,是闭关锁国造成清朝衰败?
-
铁腕总统上台半年,主动向大国挑起战争,结果被判12年软禁至死
-
张三丰见到张无忌的武功后,为何第一个联想到了郭靖而非杨过?
-
卢沟桥事件制造者 司令暴毙先锋烧军旗剖腹
-
此人力压彼得大帝和斯大林,成最伟大俄罗斯人,他究竟有多厉害
-
此人实力不下王重阳,杨过也对他甘心拜服,传人掌控倚天半个武林
-
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为什么感觉日本人不恨美国?
-
工程队炸出中山靖王墓,出土全国第一件“孕妇装”,千金难求
-
抗战老兵洪正春的心事:远征缅甸活着走出野人山(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