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原标题:古训: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图片源于网络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有一个富翁整天感到不快乐,便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
然而,他翻越万水千山后,依然没有找到快乐,感到非常沮丧,便一屁股坐在路边唉声叹气。
这时,一个樵夫挑着一担柴走过来。富翁就问樵夫:“我家产万贯,衣食无忧,却找不到快乐的感觉。请问,我为什么没有快乐呢?”
樵夫放下那担沉甸甸的柴,擦擦脸上的汗水,舒心地说:“其实快乐很简单。对我来说,放下就是快乐啊!”
富翁听了,顿时恍然大悟:是啊!自己背负那么重的金银财宝,整天忧心忡忡,怎么会有快乐呢?
后来,他将携带的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这样,他放下了压在心头的负担,心灵由此得到滋润,终于找到了快乐。
布袋和尚
人这一生,最容易背负上东西舍不得放下,所以常常被名利、权力等欲望所吸引,欲罢不能,越活越累。
佛经上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如果说向上是一种品格,一种气度,一种胸襟和一种风范。那么,放下则是一种智慧的沉淀,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一种面对人生的理性选择。
布袋和尚有一首诗:“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放下,才能卸去身心的重负,让生命的旅途更为轻松自在。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面对无奈却又必须去承受。有时候,放下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一种回头,一种拾阶而上的从容和淡然。
图片源于网络
放下即解脱
一个居士,到寺庙里去拜访一位老禅师。
坐下后,居士与禅师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梵呗声声,茶香袅袅,很是惬意。
过了一会儿,居士忽然想起,来的时候,在路上看到的一件有趣的事,禁不住脱口而出,冒出一句:“为何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师随口答道。
居士听了,目瞪口呆。禅师见状,问道:“为何如此惊讶?”
“我惊讶的是,师父怎么会知道我看到的事?”
居士接着说:“今天在来的路上,我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挣脱绳子,到草地上去吃草,可是牛的鼻子被绳拴着,吃不着,就围着这棵树不停地转圈子,师父是怎么知道我看到的那件事情,并且知道原因是绳子没有断的呢?”
老禅师哈哈大笑,告诉他:“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缠绕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佛说,人生三千烦恼丝,又说人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八万四千烦恼,就是八万四千根绳子。
有时我们就像那只牛,被无形的绳索绑缚,困顿而彷徨。但是我们比牛幸运,因为那绳索就拴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我们只需要放下就可以解脱。
菜根谭
放下即回头
人生一世,毕竟其梦分明,使人不能不爱;人生一世,毕竟其味逼真,使人不能不恋。
生命中,总有一些事,明明知道是错误的,却一直坚持着;明明清楚是不好的,却一直守护着。
《菜根谭》中用“飞蛾投火”来形容人的痴迷,不懂放下自在,不愿及时回头,“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佛说:“不受第二支箭。”
已经受过一次伤害了,就千万不要再给自己雪上加霜,再给自己一次打击,也是提醒人及时回头的意思。
南京鸡鸣寺观音殿内供奉的观音像是面北而坐的,所以殿内有一副对联: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无独有偶,“八仙”中的张果老“倒骑驴”,《东游记》中用一首白话诗来赞颂:“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放下即从容
心若被困,天下处处是牢笼;心之所安,矮瓦斗室也是人间天堂。
有一个人挑着一副很沉重的担子,坐竹筏到下游的镇子里去。
上竹筏后,他硬是挑着,不落担。主人问为何不放下,他说怕筏沉了。
主人说,你放或不放下,其实都一样,你这样挑着,反而更不稳,更危险。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个人,心被困住了,放不下,也就无法从容地生活。
人生在世,承载着很多的劳苦重担,而人生就是一叶扁舟,行驶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死扛着这些重担,被弄得精疲力竭,伤身伤心!其实这些重担不放下,与事无补,徒增苦痛烦恼而已。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放下了官位俸禄,也就获得了从容,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从容,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
陶渊明写道:“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
寄情于山水间,托心于明月上,散愁于清风里。亲近大自然,可以让你放下,享受从容。
书籍也是让自己放下的好办法。在书籍中,你可以穿跃时间空间,遇见知音,你可以将心情交付给文字,获得超然和从容!
相关文章
-
太上老君最大的本领是什么 主要炼什么丹?
-
“美猴王”真的美吗?最符合原著的孙悟空,不是六小龄童而是他!
-
《闲人闲事》第九辑:坐观卧游
-
四大判官之一钟馗 钟馗是如何成为判官的
-
「这双AJ12的气质最符合大圣孙悟空,因为心只为此燃!」#XH55视觉#
-
巨人影业游改电影《征途》再发海报,疑似撤档?
-
“第一印象很重要吗?”是的,不仅重要还真实
-
云游的布衣——画者张绿萍印象
-
神话故事之三皇伏羲降龙的故事
-
梼杌一词从何而来 关于“梼杌”是什么的探究
-
接引道人的由来 接引道人和如来佛的关系
-
蝉声,生“禅”
-
通玄先生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张果老通玄先生的故事
-
女儿国的人为什么不嫁人?难道是对男人不感兴趣吗
-
十八罗汉——骑象罗汉 他是如何成神的
-
猪八戒的幸福规划为什么会泡汤,究其原因,原来是这么回事
-
十殿阎王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如何
-
长春微光|你我眼中的桂林路是不是一样
-
关于河伯的神话传说 河伯教大禹治理黄河的办法
-
猪八戒是什么神仙:曾是天蓬元帅(取经后为成净坛使者)
-
只知道孙悟空有师傅,他更有4大徒弟,人神佛魔全都占了
-
西游记三大美女:嫦娥上榜,榜首曾把悟空迷得神魂颠倒!
-
猪八戒为什么要咬死母亲,啃死兄弟?背后隐藏的秘密鲜为人知!
-
封神榜法力排行榜 元始天尊仅仅位列第五 鸿钧老祖最强
-
十八罗汉——挖耳罗汉 挖耳罗汉的形象来源
-
西游记给我们讲述的道理,你能理解几点呢?
-
【喜报】厉害了!深圳卫视在“2019中国综艺峰会”拿了五个奖!
-
关于麒麟的传说 为什么人们称麒麟为“瑞兽”?
-
我唤春风到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