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超级轰炸机:让各国海军都担惊受怕的航母杀手

原标题:超级轰炸机:让各国海军都担惊受怕的航母杀手

时至今日,超级轰炸机群与航母编队都还只是少数国家才能负担得起的国之利器。但两者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前者也一直在历史上,扮演让后者忌惮无比的角色。

早年结怨

1913年 保加利亚设计了第一种专业轰炸机

百年前的今天,历史上首次世界大战才结束不到一年。各种在战前就出现的高新科技,被战争洗礼为骇人听闻的大杀器。航母与轰炸机的相继登场,并将彼此间的孰强孰弱之争,一直延续到了战后。尤其是在海军作战方面,双方将展开一场持续至今的经典对抗。

历史上首款专业轰炸机,出现在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但一直到1917年底,这种武器都没有能证明自己在海军作战中的位置。倒是出场更晚的航母,在1918年完成了后来居上。刚刚用飞行甲板取代前后主炮的首艘航母--暴怒号,放出3架初代舰载机,空袭了位于德国西海岸的齐柏林飞艇基地。这次行动也是首次航母空袭作战,被认为具有非比寻常的历史意义。

1918年 同时搭载战斗机与飞艇的暴怒号航母

但轰炸机很快在战后的20年代找回场子。作为美国空中力量先驱的威廉-米切尔将军,尝试用早期的双发重型轰炸机为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的反舰作战测试。尽管有海军的不断阻挠和陆军保守派同僚的不理解,他还是先后进行了多次尝试。他麾下的轰炸机也成功将一批退役或被俘战舰炸沉。

至此,轰炸机对于水面舰队的不对称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军方的认可。这也直接催生了意大利人杜黑的“空中决胜理论”。到后来的二战爆发时,只有少数有远海作战考虑的国家,才为舰队配备航母。

正在进行反舰测试的 NBC双发轰炸机

米切尔本人更是在20年代就提出了他的终极观点:用建造1艘战列舰的钱去生产1000架飞机,可以有效防御更广阔的海岸。

讽刺的是,因为米切尔的杰出成就,美国陆军航空队在后来用他的名字去命名了一款新飞机。这种编号B52的中型轰炸机,在二战中的首秀便是空袭日本本土。但因为航程受限制,整个中队都需要将飞机进行减重改装,再以海军的航母作为起飞平台。

美国空中力量先驱 威廉-米切尔

从航母上起飞轰炸日本的米切尔轰炸机

二战竞技场

马来亚海战中的日军96陆攻式中型轰炸机

随着二战的爆发,轰炸机与水面舰艇间的战斗也日益频繁。作为空中远程打击武器的轰炸机,势必要与担负舰队防空重任的航母,来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得益于航空技术的飞速进步,大型化的轰炸机也开始分为中型与重型两种。他们在与敌军舰队的厮杀中,表现也是各不相同。

1942年初,日本帝国开始全面进攻东南亚地区,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当时的日本海军,拥有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航母舰队。但因为战场从中太平洋一直延伸到印度洋中部,有限的航母和舰载机联队还是捉襟见肘。当英军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被他们发现后,几十架96式中型轰炸机便被派去执行攻击任务。

惨遭96陆攻蹂躏的威尔士亲王号

在这场被称为马来亚海战的空袭中,日本中型轰炸机成功摧毁了英军的Z舰队。这场被丘吉尔认为堪比新加坡陷落的大败,其实并不能反应日本轰炸机的厉害。因为Z舰队不仅遭遇了数量众多的敌机,编队本身也没有航母进行掩护。而当时的航母舰载战斗机,已经完全有能力将大部分高速轰炸机击落。

1942年5月,日本的航母机动舰队开始进入印度洋战场。皇家海军匆匆调来了地中海舰队的兵力抵御,却还是面临寡不敌众的危险。他们唯有依靠印度和锡兰等地的陆基飞机,才能有希望发起联合反击。但在他们发现目标位置之前,日军舰载机部队就空袭了数个港口和基地。空军便在海军航母抵达战斗位置前,抢先出手。

在锡兰战役中用于反击日军航母的布伦海姆轰炸机

皇家空军出动了一队布伦海姆中型轰炸机,企图用战果来证明米切尔当年定下的未来战争理论。但从日本航母上起飞的零式战斗机,却击落了好几架布伦海姆,并让空袭在混乱中毫无成果。这也足以说明,战斗方式更老套的空军中型轰炸机,并不可能对航母形成压制。

一个月后,日本海军再次倾巢而出,剑指美国海军的防御前沿--中途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样面临航母和舰载机数量不足的麻烦,将一批海军、陆战队与陆军的飞机,同时派遣到中途岛机场布防。除了小型舰载机外,最具威力的莫过于B26中型轰炸机与B17重型轰炸机。他们将在战役初期,成为威慑日军航母的最大利器。

美国陆军的优秀中型轰炸机代表 B26

当岛上的战斗机忙于应付日本舰载机空袭,陆军的两款轰炸机也开始了美军的首轮反扑。其中B26因为飞行高度不够,选了加装鱼雷进行低空进攻。飞机高度傲人的B17,将从顶层发起灭顶攻势。

结果,B26就和陆战队的舰载鱼雷机一样,被成批零式战机击落。其中一架尝试对日本旗舰赤城号发起自杀性攻击,却在最后关头从航母的舰桥旁掠过。B17则因为日本军舰的快速机动而没有命中目标,但整个过程还是让对手心惊肉跳。因为号称当时最强舰载机的零式,居然无法爬升到B17的舒适投弹高度。整个舰队都只能在祈祷炸弹偏离中,忍受对方的单向进攻。

B17的飞行高度 让零式战机无法拦截

正是由于美军轰炸机的巨大威慑,让以航空战专家自居的日本主将南云也无法继续沉着。他断然违反了当时的航母作战条例,要求所有飞机都挂载炸弹,准备对中途岛进行第二轮攻击。这也为他数小时后的彻底惨败,埋下了重要伏笔。而美军两款轰炸机的表现则足以说明,具有更大高度和载弹优势的超级轰炸机,将成为航母的又一个噩梦。

在B17轰炸下只能选择躲避的日军航母

这年8月,从印度洋返回地中海的英国航母编队,开始了增援马耳他岛的支座行动。虽然舰载机数量少于蓄势待发的轴心国空军,但无论德国还是意大利人都没有拿的出手的重型轰炸机部队。最后,无论是俯冲轰炸机还是普通的中型轰炸机,都在英军临时拼凑的舰载机联队面前溃败。这个战例也再次说明,技术进步会逼着武器升级到全新维度。

参与支座行动的各类皇家海军与轴心国空军飞机

中型轰炸机的最后亮点则发生在1943年。集体转投盟军的意大利海军,遭到了德国前盟友的报复性轰炸。后者使用了史上第一款制导炸弹--弗里茨X,将庞大的罗马号战舰击沉。这个异常罕见的孤立,至今都是各国空军反舰作战中的经典。

最早使用制导炸弹的德军 Do217轰炸机

冷战风云

二战后 经过改装的埃塞克斯级航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体量和技术上已完全呈现压倒性优势。轴心国既没有能力再建可靠的航母编队,也没有技术发展自己的重型轰炸机群。航母VS超级轰炸机的好戏,就这样被无限期叫停了。

冷战开始后,世界主要强国都将海战交由庞大的航母编队负责。无论是成为七海霸主的美国,还是日薄西山的英国,都没有想过让轰炸机承担海战时的重要帮手。尤其是前者,虽然创造了全新的战略轰炸机概念,却从未尝试让空军的B29、B36和B47进行对海攻击训练。毕竟,这些空中巨兽的日常,都是准备对苏联进行全天候核打击。不过,因为防空导弹技术的进步,美军在逐步尝试让高亚音速的B47进行超低空高速突防。这也算是为后来的华丽转身,打下了坚实基础。

战略值班中的B47轰炸机

对于海军力量一贯薄弱的苏联而言,轰炸机就是他们对北约海军进行弯道超车的利器。在冷战初期,苏联海军意识到自己必须用庞大的陆基航空兵力量,弥补海基作战平台的诸多不足。但亚音速的伊尔28轻型轰炸机,显然不是理想的反航母编队选项。这种定位尴尬且性能拙计的过渡品,根本不可能突破北约舰队的层层防空网络。

因此,尽管空军非常不满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M4的性能,红海军还是将其收入麾下,执行远距离海上巡逻和打击任务。

伊尔28根本没有能力突破北约海军防空网

在F14跟踪下的苏联M4轰炸机

同时,一群被苏军俘虏关押的德国航空工程师,正在牢里加班加点的工作。他们基于苏联在二战中获得的美军B29轰炸机技术,将其放大为著名的图95战略轰炸机。这款至今仍在俄联邦军队中服役的空中巨熊,也顺理成章的被海军接收。

至此,红海军拥有了对大部分国家航母进行单项攻击的能力。仅仅是从高空投放大量的自由落体炸弹,就能让普通的中型航母感到头疼不已。其海军巡逻版图142,更是被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印度海军相中。

至今仍经常造访英国沿海的图95轰炸机

至于德军当年使用中型轰炸机+制导炸弹的经典,也启迪了苏联人继续研发出图16这样的中型喷气式轰炸机。配上服役不久的早期反舰导弹,就能够在理论上拥有远距离摧毁敌方航母的能力。大量的图16服役,也是为昂贵的图95分担数量需求。苏联海军的轰炸机反航母策略,就这样初步成型。你今天还能在俄联邦海军和任何效仿者身上,看到这种源自50年代的思维模式。

冷战初期 性能勉强够用的图16

但异常倚重航母的美军,对于苏联的动作并非毫无办法。如果说早期的F4舰载战斗机就很难让M4和图16过关,那么70年代后期开始服役的F14则具备了完杀图95之流的可怕战力。其标志性的AIM154“不死鸟”远程导弹,就是为苏联战略轰炸机量身定制。连号称飞出3倍音速的米格25战斗机,都对不死鸟非常忌惮,何况是笨重不堪的空中笨熊呢?

航空技术的再一次进步,让超级轰炸机的高度优势,突然变得好似荡然无存。这就迫使各国空军转变思路,将轰炸机的反舰攻击区域转向低空。因为借助地球的圆形曲线,任何雷达的超低空盲区,都会大于远程高空盲点。

正在跟踪图95轰炸机的F14舰载机

因此,苏联海军认识到自己必须在70-80年代开始更新换代。他们首先准备用可以超音速低空突防的图22/26系列的中型轰炸机,替换掉老态龙钟的图16。

因为在一系列发生于中东的战争里,这种飞机的表现都差强人意。尤其是在两伊战争的袭击油轮行动中,携带反舰导弹的图16,战果还不如速度缓慢的黄蜂中型直升机。其具有重大缺陷的技术底子,既不支持极高空轰炸,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超低空突防。自然就沦为了超军旗轰击机和黄蜂直升机之后的第N种选择。

遭到F14跟踪的图22轰炸机

此外,80年代开始逐步成型服役的图160战略轰炸机,也给了苏联海军以新的希望。因为它不仅拥有2马赫的高速,还具有很强的超低空突防能力。美军中的同类武器,是毫无反舰作战训练的B1b轰炸机。虽然无法全部将图95替换,但至少是多了一种让F14也防不胜防的反航母大杀器。

在英国领海遭到狂风F3跟踪的图160

未来的预演

80年代 美国海军开始感到兵力不足

在被苏联海军用轰炸机针对了几十年后,美国人到80年代才开始如梦初醒。由于大量的二战遗留装备退役和越南战争造成的军费开支紧张,他们突然觉得自己的全球舰队数量变得严重不足。于是,最早开创轰炸机反舰概念的美军,以最快速度迎回了自己的光荣传统。

已经服役十多年的B52战略轰炸机,开始被要求拥有反舰作战能力。这对于当时的人而言,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因为B52的设计初衷和越战经历,都和海军没有半点关系。但正如二战先辈和冷战对手的尝试一样,80年代的美军还是很快完成了新的畅想。

开始具备反舰能力的B52轰炸机

从此,美国空军常年保持1-2中队的B52GS反舰轰炸机。这些同温层堡垒依然具备实施高空轰炸和远程核打击的能力,但被加装了海军舰载机使用的鱼叉反舰导弹。通过特制的挂架,每架B52不需要动用机腹内的弹仓,就可以装备上16枚鱼叉。这个火力密度在当时是非常可观的。因为传统苏俄反舰导弹都体积偏大,严重限制了空间有限的飞机携带数量。所以,没有一款同时代的苏军轰炸机,可以具有B52GS的反舰火力。

B52的鱼叉挂载布置

当然,一定会有人觉得鱼叉的亚音速不如苏俄傻大粗系列的超音速。然而,姑且不论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短腿和容易被对手发现问题,使用鱼叉导弹的战机从超低空出击,完全可以获得让对手难以承受的效果。因此,美军对执行反舰任务的B52中队,进行了近乎严苛的超低空飞行训练。飞行员必须驾驶这种庞大而沉重的飞机,进行各种贴近海面飞机,以便躲过地方舰队雷达的扫描。

超低空飞行训练中的B52

得益于美军全球信息网络的发达,以及更多更好的海上作战平台支持,超低空飞行的B52将从对手侧翼发起毁灭性打击。一个中队的2-3论鱼叉齐射,就可能将英法日级别的二流海军失去战斗力。即便是家底更为雄厚的苏联对手,也很难承受合航母编队+B52中队的联合夹击。一直到91年解体,苏联的航母才发展出效率偏低的滑越起飞模式。要这样的航母在突发情况下遭遇B52,别说拱卫舰队的天空,就连自己都会成为需要增援的泥菩萨。

美军近期服役的 AGM-158C LRASM远程反舰导弹

从2018年开始,美国空军再次祭出了新一代的反舰超级轰炸机组合。新服役的AGM-158C LRASM远程反舰导弹,不仅具有隐身能力,还具有极强的智能化水平和滞空航程。从轰炸机平台发射后,还能进一步根据友军的数据链反馈,调整进攻路线、切换攻击目标。而负责发射LRASM的已不仅仅是B52,还有具有超音速超低空突防能力的B1b。

正在投放LRASM的 B1b轰炸机

就连一直深谙此道的俄罗斯海空军,恐怕都要在这样的超级组合面相,甘拜下风。他们已经在苏联解体前替换掉了全部的图16轰炸机,并且在近些年开始升级图160的航电系统。也就只有他们可以在这场新赛跑中先追赶一段。

新一代空天飞机 可能继承当年的B17衣钵

至于当年B17轰炸机藐视日本航母的衣钵,恐怕也不会就此断绝。在X37b等新一代超高音速远程无人机成熟后,航母舰队将会迎来21世纪的又一个噩梦。介时,无论是B52、B1b还是图160,都可能会像我们今天回看的B26或96陆攻一样了。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