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隋唐时期“娘炮”盛行宛如现代人妖
原标题:趣闻!隋唐时期“娘炮”盛行 宛如现代人妖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畸形审美情趣:男女着装佩饰以“阴阳颠倒”为美。女子常着男人装,而男子则“为妇人之饰”,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过分注重其仪容的修饰与化妆,用面脂、唇膏、簪花等女用化妆品粉头饰面,一度成为一种时尚。身为男子却爱化女性妆、佩女性饰。
这种畸形审美情趣,古月清照认为与时下的“伪娘”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各朝各代中此文化无疑以隋唐五代最甚!
从史书上我们不难发现,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子中多“小白脸”。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便是典型的“小白脸”。《旧唐书》上说张氏兄弟是“傅粉施朱,衣锦绣服”,那张昌宗更是被美誉为“人言六郎(张昌宗排行老六)面似桃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
男子弄得油头粉面,扮装得像一个现代“人妖”,大概跟武则天、太平公主等大唐权贵妇人喜好“小白脸”有很大关系。武则天挑选陪侍美少男的标准就是“洁白美须眉”。
既然上层权贵妇人喜欢“小白脸”,朝野上下就竞相仿效之,男子做美容、化女妆,装饰打扮标新立异,日渐成为一大时髦。《新唐书》记载唐朝末年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矜严盛饰”,不仅相貌雄奇、性情严谨,还喜欢修饰外表,每当他梳洗时,便命侍者前后置放两面大镜子自照。
唐懿宗时代的诗人李山甫姿容秀美,头发长达五尺余,每次沐浴后便让二婢女把长发“捧金盘承而梳之”,遇到有客人造访时,常常会将其误认作女子。
唐代小说家沈既济最早借“狐仙”拟人的《任氏传》一书中,描写了一个风流才子韦崟,这韦崟打探到朋友新近物色到一位绝色美女(实为狐仙),“遽命汲水澡颈,巾首膏唇而往。”从中可知在当时男子使用唇膏是件很平常的事儿。当然,韦崟之类的风流男子也惯于“傅粉施朱”,打点粉底再抹面脂,在武则天时期的男子中已经流行。
相关文章
-
一头公牛加一头母牛猜三个字 这个题目的答案其实很简单
-
沈玉萍|蒙元时期回回“哈只”考
-
解密:宋庆龄在瑞士银行给给邓广殷的“秘密遗嘱”
-
论古代王朝“正统”,皇帝加持最后底牌,屡试不爽的甩锅侠
-
北京展区的月季花为何提前绽放
-
此人的历史地位比陈赓高,帮助王近山解围,攻克党军王牌活捉黄维
-
潘迪龙:英国小型蜥脚类恐龙(长2米/生于2亿年前)
-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如果爆发瘟疫,古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
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如何养老?
-
在道教和佛教文化中有鸿钧老祖这个神仙吗
-
似鹈鹕龙:西班牙小型恐龙(长2米/牙齿多达220多颗)
-
成吉思汗设一官职,全城新娘都归他管,元朝灭亡,却被朱元璋杀光
-
密林龙:巴西大型恐龙(长9米/出土于亚玛逊森林)
-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朱祁钰(二人各有千秋)
-
黄埔军校名将众多,但是能够配得上千古名将称号的将领,只有一人
-
颠覆你观念的历史故事之尧舜禹禅让的历史真相
-
一物一故事丨怀柔区怀北学校韩岳洪:后母戊鼎
-
这个省搞土改,遭遇了元帅的哥哥,元帅说按政策办事
-
朱元璋制定制度 致使中国的落后?
-
武则天发明的“玉女登梯”到底有多恐怖
-
明朝“土匪”阁老,以三个“温柔”招数,令全国贪官生不如死
-
三把刀:将兵器戴在发髻上的女人们 | 传统的服饰
-
工人运动先驱——林祥谦
-
诸葛亮口中的南中大捷,原本却是个烂摊子,幸好此人留守收拾
-
寻古迹的莲莲:孔孟之乡嘉祥史迹
-
周厉王的贪婪与粗暴 周厉王开资源使用收费的先河
-
陈赓大将因什么事欠周总理三个响头?
-
轩辕黄帝麾下七位神将分别是谁 他们分别有哪些本领
-
湖北一盲人在深山“登基称帝”,设立后宫,最终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