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办坏事,隋文帝的瞎折腾为隋朝灭亡埋下祸根?
原标题:好心办坏事,隋文帝的瞎折腾为隋朝灭亡埋下祸根?
▼
最近翻拍的金庸剧新《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经典桥段,殷素素干翻武当三侠俞岱岩,自己不方便出面,便委托龙门镖局运送俞三侠回武当山,结果没成想这个镖局却把事搞砸了,并由此引起一场浩大的江湖误会。
坑爹啊!命都快没了
像小说中这样弱鸡的镖局在真实的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古代的镖局大部分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毕竟押运的物资都是大宗贵重物品,沿途少不了要和各地的山贼路霸打仗。
有胆子干镖局子买卖的人,不光能打,还得黑白两道通吃。聪明点的镖局,一般不喜欢见贼就硬干,而是靠江湖上给的面子和气生财,见山拜山,见盗打赏,只求能够顺利通关。他们利用自己强大的战斗力和黑白两道的关系,为托运者降低货运风险。镖局的性质现在看来其实就是古代物流业的“保险”。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虽然真正意义上的保险业,是近代社会经济发达后才形成的行业。但正像我国古代曾出现过的保镖一样,“保险”的思想在古代早有源流。
早在夏朝时候,我们聪明的老祖宗就意识到保险的问题,比如《夏箴》中记载 : “天有四殃 ,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 ”翻译过来就是说,人生总有预料不到的意外,所以就可劲攒粮食吧。这是夏朝时最朴素的保险意识。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种五花八门的保险思想也都相继出炉,其中一些甚至已经触及到现代保险业的灵魂。
孔夫子指出应该“耕三余一”,也就是说,种三年地,节余出来一年的粮食,这样灾荒来了就不怕。这是个以缓备急的办法,从理念上说相当完美。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没毛病!
但是光靠人的自觉似乎还不够,眼前的饭还吃不饱,哪有心思准备来年的。所以孟子提出了“敛发”的主张,意思是百姓自己不想干,那就国家出来干:丰收的年份,国家比正常年份多征收一些赋税,等到灾年时候再分发,硬逼着老百姓上保险。
不过啥事从主动变成被动,就很难执行。
基于此,变法家李悝则提出了更先进的保险理念,他主张“必杂五种, 以备灾害”。老百姓种粮食,别吊死到一棵歪脖树上,光逮着小麦种,什么粟、豆、稷之类的,每样都种一点,这样,水灾来了有收成,旱灾来了也能保底。说白了,就是甭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很多现代保险理财,也是这个逻辑。
所以后来你们就发明了八宝粥?
但是老祖宗的经再好,也保不齐歪嘴和尚给念跑偏了,比如隋文帝。
隋朝时候,关中地区经常遭遇饥荒,首都长安也常常无粮可吃。饿急眼的隋文帝让群臣想办法。
工部尚书长孙平献计,子曾经曰过,耕三余一,不怕灾荒。可以按照这个原理,组织各村儿老百姓设立义仓,每年按自家田地产出,往义仓里存储一定比例的粮食,这样,不就达到圣人理想的有备无患状态了吗?
隋文帝一拍大腿,准奏。于是义仓纳粮轰轰烈烈地推开了。
怪我咯?
老百姓一开始挺愿意照着办,可是办着办着发现不对头。有的人家田肥,有的人家地薄,产粮量有高有低,投粮量也是有多有少。但是到了灾年,发粮却按人头而不按当初的比例分发。
产量大的富户们才不傻,凭什么我要多出量?不干了!保险推行不下去了。
但是皇帝没功夫想这些,朝廷既定政策,你说不干就不干?反了你!隋文帝一纸令下,强制“投保”,违令者杀。
不光强制投保,隋文帝还偷梁换柱地把民办的义仓改成官仓,由州县长官管库,没有皇帝允许不准开仓放粮。结果,本该发挥调节丰歉功能的义仓,变成了隋朝聚敛财富的工具,那些数千万斤本该发给受灾老百姓的粮食,被各地长官们死死憋在库里,结果全都成了唐朝的战利品。
这是一种怎样的舍己为人精神?
可见不懂保险原理,就算再勤政,积累再多财富,都有可能一夜归零。
如果说古人因为不懂得保险的基本原理,而为王朝覆灭埋下了祸根的话,那么今天的人则更多的是被保险行业专业的术语、理论和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整得头昏眼花,乃至上当受骗。
面对保险行业的水深复杂和上百条看不懂的条款,以及深藏其中的“猫腻”,很多人往往被忽悠着买错或买贵保险,这也导致很多人一提到保险就深恶痛绝或干脆避而远之,所以有一个信得过的专业人士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晚7点,看鉴君邀请保险专家——小帮规划的CEO徐彬老师为小伙伴们准备了一节免费公开课,专门为你理清思路,做到防伪鉴真,不花冤枉钱。
看鉴读者特别福利
限时免费,限量500人
扫码抢座限量500人报名
1. CEO徐彬亲自讲授,免费答疑。
有任何关于保险的疑问,都可以在群内提出,小帮团队都会认真解答;
2. 讲座中立客观,全程不会推荐任何具体保险。
3. 讲座时间:2019年3月13日(本周三)晚7:00
看鉴读者特别福利
限时免费,限量500人
扫码抢座限量500人报名
到底有没有购买保险的必要?
看完点好看,月入几十万
相关文章
-
泸定桥铁索重达40吨,一万二千多个铁环,古人是如何架起来的
-
这一战,胡琏干掉了王近山的一个旅部,王将军暴跳如雷
-
详细图解古籍版本作伪的手段
-
泾县宝胜寺的两幅楹联
-
大盗龙:阿根廷的顶级掠食者(长8米/距今9000万年前)
-
她是历史上因胖得宠的女子,却成为皇上玩乐的对象,被册封其美名
-
“元旦”起源于埃及,早期的元旦其实为农历的第一天
-
李克农最愧疚的事,特务是如何在毛泽东住处放置了炸弹
-
高渐离为什么要刺杀秦始皇 给荆轲报仇(视死如归)
-
中国历史中最神秘四人,无一例外全部消失,最后一位有可能还活着
-
女红军周起义如何用小脚走完长征路
-
党史天天学|2021年12月27日
-
四川都江堰1944年,彼时的灌县生活
-
重温毛泽东诗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夔牛再读西游|西游最神秘龙王是谁?实力不及四海龙王,或藏玉帝一个秘密!
-
潘金莲为什么会嫁给武大郎?得罪了有钱人(不愿意当妾室)
-
过完年你多大了?
-
解放军班长空手夺机枪,许世友司令员盛赞对越反击战英雄
-
东北乔四的金牌打手,如今过得如何?沿街乞讨靠捡破烂谋生
-
开国少将方槐在汉逝世,享年102岁,曾向长江日报记者讲述成为首批空军飞行员的经历
-
王克勤: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战斗英雄
-
陈赓大将麾下的一位军长,13岁参加黄麻起义,晚年官至副国级
-
长颈龙:远古爬行生物(最长12米/脖子占到身体一半)
-
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清朝初期的反清事件(以吴三桂为首)
-
揭秘三国演义中九大张冠李戴的地方 历史大还原
-
“心学”宗师王阳明有什么故事,为何说他是三不朽“完人”?
-
任常伦:战斗英雄名垂千古
-
北方龙:辽宁巨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8300万年前)
-
湖北出土1男7女合葬墓,专家:赶紧挖!底下有10箱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