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4000年前面条的成分与制法之谜!
原标题:破解4000年前面条的成分与制法之谜!
据EurekAlert!:面条是世界性大众食品,古代人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与何种方法发明了面条, 一直是有争议的。2005年《自然》杂志曾简要报道了中国青海省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层出土的距今4000年的粟类面条,是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学界对于喇家面条的成分和制作方法一直存在疑问,最近一项研究解开了喇家面条之谜。
相关的研究论文题为“青海喇家遗址出土4000年前面条的成分分析与复制”,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等人发表于《科学通报》2015年第8期。研究者通过分析面条残留物中植硅体、淀粉和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古人以粟、黍为主制作面条的系统证据,并利用传统工具复制出与出土面条成分、形态一致的粟类面条。
由于面条极难保存,长期以来缺乏早期面条的直接证据,古人何时何地发明了面条,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一直悬而未决。2002年,考古人员在发掘青海喇家遗址F20齐家文化房址时,于房址地面东北角发现一只倒扣的陶碗,陶碗中保存有面条遗存(图)。这不仅提供了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而且为研究古代面条成分和制作工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通过分析鉴定,该研究在这些面条残留物中发现了丰富的农作物颖壳类植硅体,共有三种类型,其中粟植硅体含量约95%以上,占绝对优势。面条遗存中也发现了丰富的淀粉粒,都呈现出一定的糊化特点,对所有完整淀粉颗粒的测量表明,淀粉粒平均大小为 8.2±2.8mm,与现代粟、黍淀粉粒形态和大小相近。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的结果也表明样品中的分子标志物明确来自于粟。这些证据证明了喇家面条的成分主要是粟并混有少量的黍。
然而,小米面团粗糙易碎,拉伸性差,无法用制作拉面的方法做成面条。有鉴于此,研究者经过多次模拟实验,在吸取民间锤砸、烫面增加黏性的知识基础上,利用传统饸饹面制作工具,借鉴挤压糊化凝胶成型方法,在没有添加任何增黏剂的情况下,成功模拟制作出长度达1米长以上的小米面条,从而证明小米是可以制作面条的。小米面条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创新成果,为世界饮食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喇家面条是真实存在的罕见的古代食物遗存,为深入认识史前人类饮食文化特点,以及探索粟类淀粉面条制作工艺等提供了新证据和新视角。研究集成了考古发掘、考古材料分析、古文献调研、传统工艺调研以及实验室模拟制备等方面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相关文章
-
青藏高原曾出现长牙巨兽,3米獠牙重达6吨,剑齿虎见了都绕道走
-
抗清失败后,天地会在东南亚建立两个国家,面积都大于日韩
-
数字藏家首发敦煌元宇宙数字藏品上线秒售罄
-
二战德军口袋里的私藏照片:与敌同眠的欧洲女孩
-
一战前的英国有多强大?美国和日本都得绕着走
-
五分钟了解古代斩首刑罚:真庆幸我们生活在文明的时代
-
抗美援朝前,毛主席下死命令:解放军必须改名,之后众人恍然大悟
-
琅琊榜最大bug,靖王身世成迷,两个细节,细思极恐
-
最早脱离苏联的加盟国,现在混成了发达国家,却很不待见俄罗斯
-
美军高官刚刚口出狂言,剑指中国南海台海,释放危险信号
-
清王朝为何要放弃贝加尔湖地区的1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
-
高卢债务起义:罗马军团大战角斗士的铁罐头
-
这个日本将军取得了一场空前大胜,山本五十六为何气得直跺脚
-
基于担当,萨达姆死前让律师转告女儿不要为其请求免除死刑
-
复飞,为何常常出洋相?
-
日本战败细节:鬼子列队集体学习如何切腹自尽,场面悲壮
-
中越战争,为何许世友要血洗凉山?看看被越军俘虏的我军战士的下场,就知道了
-
对越反击中 越南女兵不穿内衣竟是为了那个
-
汉服行业数据分析:2021年中国58.45%用户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汉服
-
让许多人鲜少知晓,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9个奇怪的工作
-
二战时,南美洲的阿根廷为何亲近德国?
-
不再隐忍!以色列多架F16越过边境,这次打击的却是另一个国家
-
[图文]俄罗斯军队用充气式道具掩护军事力量 内在性能足以乱真
-
日军修炮楼不怕被我军炸掉吗?其实说来很无奈!
-
印度要采购世界第一主战坦克!根本不理睬美方警告:不需要你们管
-
秦始皇的子孙后代终于被找到,学者称:4大姓氏都是其后裔
-
坠入爱河的女孩遭亲母囚禁阁楼25年:看到照片后,全法国都怒了
-
完全没想到!后羿的野心竟然是想当帝王!可惜结果死的太惨
-
此人堪称“盗墓行”的祖师爷,金银财宝在他眼中就是个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