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巴顿,让他自豪的不是血战沙场的骄人战绩,而是奥运会成绩
原标题:军神巴顿,让他自豪的不是血战沙场的骄人战绩,而是奥运会成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报纸对二战名将巴顿推崇备至,尊其为“军神”。但让巴顿引以为豪的不是他血战沙场的骄人战绩,而是他的奥运成绩。他在很多场合都宣称:“参加第五届奥运会才是我一生的骄傲。”
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在瑞典首都举行,时任陆军上尉的巴顿自费参加了现代五项比赛项目,获得游泳第7名、击剑第4名、马术第6名、跑步第3名、总成绩第5名的好成绩,是个不折不扣的奥运体育明星。
在第五届奥运会上,由射击、游泳、击剑、马术和越野跑五个项目组成的现代五项首次进入奥运赛场。这是一个军事训练综合项目,能培养军人勇敢顽强的品质,因此参赛者多为军人。
当时还是上尉的巴顿从旁人那里得知消息后,自视为现代武士的巴顿认为这是挑战体能和毅力的绝好机会,便决定自费去瑞典参加比赛。当时有32名选手参加了这场比赛。这场比赛中,总成绩前4名都被瑞典选手夺走,27岁的巴顿夺得第5名。
这项比赛十分艰苦,巴顿游完300米后,是被人用船钩从池子里捞上来的,因为他已经没有力气了。跑4000米越野赛时,巴顿在离终点线50米的地方不幸撞墙,挣扎着走过终点之后,便精疲力竭昏倒在地。尽管如此,他仍然取得了该项的第3名。
在射击比赛中,巴顿一共打出169环(两次脱靶),排名第21位。巴顿还和裁判就两发子弹的环数起了争议。巴顿用的手枪口径过大,因此造成标靶上的子弹洞口过大。当连续出现两次脱靶的情况后,巴顿向裁判解释是后一发子弹从前一发子弹留在靶心的洞口中穿出,但裁判仍然坚持巴顿脱靶。
对此,巴顿表现得相当大度,说:“参赛的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真正的军人气魄,我们都把彼此看作是好朋友、好战友,而不是竞争对手。这种友谊绝不会被对胜利的渴望所取代。”如果确实是裁判误判了其射击环数,巴顿在第五届奥运会的成绩还会靠前。
正是由于他在奥运赛场上不错的表现,打动了美国将军潘兴。在潘兴眼里,一个标准的军官首先应该是一个标准的斗士,而参加过奥运会军事全能比赛的巴顿无疑具备潘兴所要求的品质。随后,巴顿被潘兴招入部队,迈出了他在军界发展的重要一步。
巴顿不仅对很多体育项目感兴趣,对冒险性项目更是情有独钟。早在西点军校读书时,他就是学校跨栏赛纪录的创造者,在田径运动项目上打破了学校纪录,同时还是最优秀的击剑运动员和步枪、手枪射手,达到了A级运动员的标准。后来成为叱咤风云的将军后,他还在美国各地举办的马术比赛中获得了400枚奖牌和200个奖杯。
长期的体育锻炼使巴顿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这对他的军事生涯很有帮助。在二战强渡莱茵河的战役中,巴顿率领装甲集群五天推进了两百多公里。他手下的一名军长和军械处长因为劳累都病倒了,而年近花甲的巴顿依然神采奕奕,保持着很好的精神状态。这不得不说和巴顿长期的体育运动有关,难怪他会认为参加奥运会才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骄傲。
有趣,有料,有深度
关注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
作者|刘继兴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相关文章
-
都从苏联解体出来,阿塞拜疆为何被亚美尼亚分割成两部分?
-
把全国富二代拉去战场,雅典人打起仗来可以有多野?
-
日本视为神物的樱花曾想如军旗一样遍布中国日军插枪上烧杀抢掠
-
日本新年号真的“摆脱”了中国吗?天皇名字为何一直是“仁”?
-
将星闪耀-符氏百将谱连载——符彦能后周楚州防御使
-
报复?黑鹰坠落25周年之际,美军袭击索马里干掉大批恐怖分子
-
[图文]公元前世界最强的军队:秦军一支创造了历史的军队
-
1890年的沙俄皇都莫斯科,无不显示着帝国气派
-
朝鲜战争的失败 麦克阿瑟最大的罪过莫过于彻底低估
-
二战时苏联人恨透了德军,俘虏在这个国家得不到任何怜悯与仁慈
-
志愿军中最可恨的叛徒,害死6000名战友,申请入韩籍结果惨被拒
-
毛泽东亲任总部特务团团长,朝鲜战场180师一个整编师被打垮成为其永远的痛
-
山东兖州农民挖沙,挖出长7.5米重1.5吨的巨剑,今成国家一级文物
-
文艺排面拉满,《国家宝藏·展演季》用“电视策展思维”让国宝活起来
-
他没日没夜的造假证,导致妻离子散,却救了一万多人的性命
-
米芾趣闻轶事多:曾沉迷于奇石而拜石遭弹劾
-
照片上这两个杀人比赛的日本军官,知道他们在中国的最后结局吗?
-
老照片揭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真实影像
-
向问天:中国二把手有多难
-
美国总统遇刺事件的巧合之处
-
日本老照片:“千人针”可以防弹?“总玉碎”原是谎言
-
悬棺之谜:这是何人所为?真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吗?
-
日韩不高兴了:中国海军战舰刚走,空军侦察机又到
-
安徽,为什么看起来像16个省?
-
二战前期,面对德军碾压性的优势,苏军如何避免士兵出逃
-
解放军这个红军团参加对越反击战,第一仗就打出了八面威风
-
库布其治沙,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
德国最给力的仆从国,疯起来连苏军都怕,如今德国还在照顾其老兵
-
民国才子李叔同,遭遇“伤情”选择出家,后世如何对他感念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