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子治安官:冷战时代的美国海军A5远程攻击机
原标题:核子治安官:冷战时代的美国海军A5远程攻击机
在冷战的前期,凡是有能力国家的海军都会尝试与空军争夺核武库的优先使用权。这不仅意味着可以在战略地位上压过对方,也能够从拨款预算中获得更多比重的军费开支。美国海军的A5核子攻击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A5的前任A3 已经是航母上的大块头了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海军就为同空军轰炸机竞争而开始研发专用的重型攻击机。以至于第一代的A3设计定型后,还因为尺寸过大而不能放置在二战中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上使用。一直等到中途岛级完成改装,美国海军才正式拥有了可靠的战术核攻击飞机。
A3虽然非常不错 但只是亚音速攻击机
新型的福莱斯特级重型航母
但A3本身只是一款高亚音速战机,执行各类辅助任务非常可靠,唯独不适应要求渐长的核攻击需求。美国海军只得继续招标,希望继任者可以在具备大航程基础上拥有超音速性能。恰逢更新式的福莱斯特级重型航母问世,新的超音速舰载攻击机的设计受限也大为宽松。于是,美国人迎来了海军历史上最大的攻击机--A5。
早期飞行测试中的A5原型机
平心而论,相比前任A3来说,新的A5已经是一款非常典型的轻型轰炸机了。其使用的J79发动机,是美国在著名的F100问世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军用发动机。先后被用于F104、F4、B58等经典机型。甚至经过多方转手,成为了后来飞豹战斗轰炸机的核心驱动。
A5的前排座舱仪表盘
大名鼎鼎的J79发动机 至今还是很多空军飞机的心脏
所以,A5不仅可以将飞行速度提高到2.1马赫,还同时具备优异的高空性能和超低空突防能力。在携带炸弹的情况下,甚至有过爬升到9000英尺高空的傲人记录。考虑到这款飞机是要部署在空间有限的航母上使用,其尺寸也势必受到一定限制要求,可以说是非常不易的成功设计。而且海军舰载机普遍要求比空军的同类型飞机航程更远,A5也因此具备2000多公里作战半径。
A5成为了美国舰载机联队中的巨无霸
重型的A5攻击机与轻型的A4攻击机 体积比较
由于A5的诸多特殊性,让其在美军中都很少有同类型飞机做对比。不过,大西洋对岸的法国人却有可以与之相比较的幻影4轻型轰炸机。两相比较,就不难发现作为攻击机的A5在作战半径上几乎超过幻影4达一倍以上。当然,也就只有财大气粗且技术储备丰富的美国海军,才能玩得起这样昂贵而紧密的舰载机。同时代能在航母上部署战术核弹的还有英国皇家海军。但他们的弯刀攻击机,对比A5来说实在是差距甚大。
同时代英军执行战术核打击的 弯刀攻击机
A5的绰号同样是意味深长。 Vigilante虽然经常被翻译为“民团团员”,但其实也有地方治安官的意思。作为一款执行核武战备值班的飞机,这个绰号可谓是恰如其分。
正在降落的A5攻击机 先前的A3沦为背景帝
然而,A5纵有傲人性能,却很快就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一方面是海军自己的潜射飞弹逐步成熟,另一方面是新式的防空系统发展迅猛。这都让传统思维下的核子攻击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于是,数量不足60架的A5开始转型成为高空侦察机使用。但在此后的越南战争中,这样的尝试效果不佳。不仅容易受到防空导弹的袭击,还因为缺乏必要的自卫手段而出现过被米格21击落的尴尬记录。
改行成为侦察机的A5
在海外市场上,A5也尝试同空军的F111和法国人的幻影4竞争。但由于其本身定位是进行核子攻击,所以在载弹量方面表现并不凸出。结果,招标的澳大利亚空军选择了最为稳妥的F111战斗轰炸机,将A5与幻影4这队难兄难弟都淘汰出局。高昂的维护成本,也是这类飞机入驻盟国空军的拦路虎。
在澳大利亚空军竞标中击败A5的F111战斗轰炸机
到了1979年,残存的A5机群连侦查任务也难以保住。美国海军发现,原有的F4战斗机足以完成大部分侦查需求。刚刚开始服役的F14战机,则更是在综合性能和效费比上完胜了A5。因此,这批世界舰载机史上的绝对异类,便在服役不到20年后就匆匆退役。
F4战机承担了很多原本由A5执行的侦查任务
新服役的F14则让A5失去了存在必要
若是换在其他国家,A5完全可以服役的时间更久。法国人在改进他们的幻影4时,就通过为期配备远程导弹等方式,继续维持着必要的核打击能力。而A5本身的体量,也足以挂载各类巡航导弹或反舰武器。
退役后封存在加州的A5攻击机群
但在选择众多的美军看来,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没有必要。倒是计划被A5替代的A3重型攻击机,因为效费比划算而被赋予各种侦测、电子作战和空中加油任务。在A5被迫退役之后,还在美国航母上服役了10年以上。这不得不说是设计定位与技术成果本身,同人类开的一个玩笑。
相关文章
-
他1938年参军,1961年授衔少将,65岁去老山前线,活了100岁
-
老照片:30年代的德国国防军的确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
美国“汤普森号”科考船停靠台湾高雄港 中方回应
-
牧童河边捡到“巧克力”,专家鉴定是2500年前的国宝,估价上亿元
-
希姆莱打了败仗想撂挑子,古德里安趁势拔掉了这颗钉子
-
二战战犯们,名声都很坏,为何隆美尔却能获得对手的广泛尊重
-
古巴那么反美,为何美国始终不敢发动战争?真实原因有三点
-
英国小说大师和诗歌巨匠托马斯·哈代诞辰
-
权游:“初生牛犊不怕虎”,年幼的他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埃及艳后的石像被发现,专家经过研究,最终破解了一个历史谜团
-
这个日本首相公开反对天皇,天皇却对他一直非常信任重用
-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启动
-
偷袭珍珠港成功,为何日本没有趁势进攻美国本土?这里告诉你原因
-
二战时苏联最后沉没的潜艇对日本难民船狂轰后离奇消失
-
长征路漫漫:一个古罗马士兵的行军日志
-
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延续千年?
-
[图文]诸葛亮手里的王牌是一支“外籍职业雇佣军”
-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为何会将赔款退还给我们?难道良心发现
-
[图文]老人细说辛酸劳工经历 回想在日本被迫挖铜矿
-
[多图]历史揭秘:为何大赦日本战犯
-
解读:萨达姆狱中穿囚服照及其他照片被曝光之始末
-
远古文明的猜测
-
大水冲了一座400年古桥,重修要花4980万,打捞的构件场面惊人
-
日本天皇平常的生活是怎样的,也像中国皇帝一样,权力无边吗
-
地球最北渔村仅23位居民,政府:答应个条件就给你们修高速
-
中国五大“贵族姓”,其中一个能管天地人,看看你姓氏的典故
-
火了十三年的宝藏综艺,这回又玩出了新高度
-
消失的民主德国:发展水平很高,被誉为“社会主义的橱窗”